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09


TA台灣建築雜誌 2004年10月 Vol.109
3032 2015-04-29
關鍵字 : 

 


 

新聞

 

綠建築‧綠健築

專題討論」
綠建築設計時應考量的氣候與地域因素/江哲銘

度量綠建築的脈搏─電腦輔助設計系統的角色/邱茂林

新世紀永續性「集村」之技術實踐及其社經內涵意義─德國生態村建設的啟示/黃志弘

論綠建築是建築科技或是建築理論/陳錦賜

 

推展綠建築面面觀」
政府部門─如何落實法制化?/鄭元良

學術單位─建築教育的綠色觀念養成文安

產業界/技術研發─綠建築的科技應用新發展/徐瑞鐘

 

綠建築推動與落實座談會

 

「綠」的科技」
綠建材標章基準及推動方向/王榮吉

技術材料

設備能源

示範案例─台大綠房子/韓選棠

 

作品介紹
作品檔案443」德國太陽能社區/羅夫‧迪西建築師事務所(倪晶瑋撰稿)

作品檔案444」IslandWood/Mithun(賀鴻楚、劉淑瑛編譯)

作品檔案445」南投縣生態教育資源中心(第一期)/李俊仁王立甫建築師事務所、林昭喜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446」南投縣內湖國民小學九二一震災校園重建工程/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447」昇陽國艷/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448」天母富邦集合住宅大樓/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社長的話

 

 

 

 


 

社長的話


什麼綠建築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農牧業及工業活動已造成地球環境的重大負擔;二十世紀更因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升高,環境惡化,森林銳減,沙漠面積擴大,臭氧層破洞,極地冰川消融,全球暖化,氣候反常,許多生物瀕臨絕種。

面對這樣的全球環境危機,1989年聯合國成立『政府間氣候變化特別委員會』(IPCC),並於1992年召開地球高峰會議,討論全球環境變遷及人類發展的議題,決議推動『二十一世紀規劃』(Agenda 21)。1980年世界自然保護組織(IUCN)在《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pment」的概念,在《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宣言》中則首次提出「綠建築」一辭,就是使環境和經濟方面的關係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也就是永續經營的特點。

什麼是綠建築?來看看不同國家的說法:
歐洲稱為「生態建築」或「省能建築」,強調生態平衡、保育與物種多樣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生能源及節能等。
日本通稱「環境共生建築」,重點放在減低環境衝擊、與自然調和以及居住舒適性三大特性。
美國稱之「綠建築」,具有能源效率與節約、室內空氣品質、資源與材料效率、環境容量等特性。

至於台灣,成大建築研究所林憲德教授將綠建築定義為「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定義綠建築為一符合「生態、節能、減廢、健康」(EEWH)的建築物。所以我們也許可將綠建築下這樣的定義:「在建築生命週期 (生產、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過程)中,以最節約能源、最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環境負荷之情況下,提供最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人及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

如何「降低環境負荷」、「與環境相容」,又「有利於居住者健康」?舉例來說:一個人如果活了100歲,有90年時間待在建築物室內,然而室內環境往往無法全部透過規劃與設計滿足人類需求,尤其是隨著都市化發展伴隨而來的建築大型化與高層化趨勢,建築設備及其管理扮演了相當吃重的角色,國內夏季建築物的空調尖峰用電量,占發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據成大建研所的統計,市面上優良與不良的建築外殼設計,空調用電量竟相差四、五倍之多,所以設備系統的效率與適當的管理可滿足健康、衛生與舒適之人類需求,同時又能達到環境保護與節約能源的目標。

再從建築生命週期來看,如何將建築資源發揮到極至,是另一項重要的課題。建築資源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舉凡一棟建築物從無到有生產過程中,所必需要的各項資源,包括建築材料、基地、施工機具、人力、設備、資金等,均可說是建築資源的一種;所謂的〝利用〞,可以分作〝有效利用〞與〝回收再生〞兩個層次。一是指針對某一有限之資源,作最有效率的分配與使用,使其物盡其利,避免造成任何浪費;二是指由無中生有,從原本無用之廢棄物中,經由資源回收與再生之技術,使得有限之資源可以達到重覆再利用之目的。

以美國為例,除了由環保署推動「能源之星」計畫、輔導民間企業對舊建築進行能源使用效率的升級與改建外,各州政府也相繼成立綠建築計畫,其中較著名的如德州奧斯汀市推動「綠色建設方案」(Green Building Program),就是以市場機制 降低新建工程對生態環境的衝擊,並針對水資源、能源、建材、廢棄物等四個要項進行準則的研發,完成「永續建築準則」。

美國的綠建築發展是由民間自發性地研發建築準則,國內雖有學術界投入研究,但最後的整合與準則制定工作,仍由官方主導,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綠建築評估標準只有四項,國內的評估標準則結合了多國的發展經驗,高達七項之多,也兼具科學化、量化及簡化等多項特色。

可惜的是儘管綠建築已成風潮,綠色科學的調查目前仍在草創階段,分辨什麼是「綠色」、什麼不是「綠色」,在公共辯論上也很少觸及這個議題,也尚未有科學的共識出現。消費者只能猜測他們是否真正被引導到永續的生活方式。檢驗許多建築物及營建材料的環境分類系統發現,即使大部份有合理且客觀的評估標準,有些仍然相當主觀且深受政府及社會大眾態度的影響(Woolley et al, 1997)。我們希望有專業科技及產業的「綠色」檢驗方法,更希望從環境規劃專業者到普羅大眾都有正確的共識與習慣,進一步以「綠建築」為基礎進而擴展至「綠社區」、「綠都市」,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3032 2015-04-2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046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13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00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