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鷹架與原住民工藝打造社區浴室及廁所(馬來西亞)
WHBC Architects 2017年2月 Vol.257
作品檔案1503
建築鷹架與原住民工藝打造社區浴室及廁所(馬來西亞)
Scaffoldings and Indigenous Walls-The Making of a Bathroom
WHBC Architects 武霞建筑
攝影:Boo Chung、Wendi Ching、Wen Hsia
彭亨,馬來西亞Pahang,Malaysia
平安村(Kampung Pian),坐落於彭亨州自然生態保護區裡的克勞小溪上(Krau River)。是一個由五十戶嘉護原住民(Jahut Tribe)所組成的小村落。
他們的生計方式因自然環境的不同各有所重。如地處平原以農耕為主,包含耕田,種菜,玉米, 或在毗鄰的油棕及橡膠園謀生。近河流以漁獵為主,還有在原始森林采集如藤本植物及臭豆。大部分的原住民都住在木構建造的小屋裡。茅草屋頂和竹牆,歸於自然的構造元素。
平安村在2013年8月有幸被選為世界原住民慶典的主辦單位。為了籌備及應付兩百名代表的出席,公共浴室及廁所必須額外建造。這個公共場地也被視為未來活動的主要場合。
公廁的設計理念主要啟發於簡樸且精緻的生態建築。利用當地的建築文化及元素承接了一種共生形態,也包含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
原住民的屋子建在木高腳上(Timber Stilt),以便有效的防備突如其來的洪水,還有野生動物的入侵。遠大於屋身的屋頂設計(Overhang)和原生料的牆面取自竹子和棕櫚葉,提供了良好的遮蔽及通風環境。雖然如此,民間建築還是有它的弱項-木與木的接合處多由藤繩捆縶,這種接合法讓屋身在數年之後變得不穩固。這時原住民會回收還有利用價值的舊屋材料重新打造下一個建物。
在這個社區公共浴室及廁所項目裡,為了賦予建築物所更長久的壽命,利用現代建築的技巧改良傳統建築的弱點,及配合其優點。設計理念是提供一個簡單的結構,創造一個堅固的橋樑和平台讓原住民的工藝得以發揮。建築表皮從原住民的生活元素裡獲得靈感,取之大自然的材料讓原住民可以繼續維修,無需依靠他人。
這個項目只有大約六個星期的期限。因此我們必須尋找在市面上可輕易購買的材料,並且在短時間裡容易組合和建立。建築施工鷹架(Metal Scaffolding)成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它不僅是相對廉宜的建築材料,而且在組裝及運輸上也非常快速方便。此外,一個基本單位(4尺 x 6 尺 4' x 6')恰好就符合一個廁所尺寸。利用八個單位組成的建築鷹架嵌入混泥土地基形成了穩固的鋼骨結構,足以支撐屋頂的木桁架和亞克力板Acrylic)。
在當地取得的棕櫚葉(Bertam)和葺草(Nipah)編織成牆,利用藤束紮綁在竹上,然後把竹竿系在鐵架上。這就成了大自然的外牆。廁門則巧妙地結合了防水的塑料帆布及彩色的紗籠。木雕是當地原住民的技能特色之一。由巧手打造的孔雀木雕嵌入在屋頂上起了點睛之筆。亞克力板的屋頂讓廁所室內採光明亮,編織的外牆使得通風涼快,將浴室及廁所保持在一個乾爽明亮的環境裡。
這個項目絕大部分的人力資源來自當地的原住民,加上一些義工協力完成。義工們有一部分是學生,有些是施工人。通過這個平台也相互交換的彼此的知識與技能。原住民非常熱衷地學習以及詢問現代科技技術,如供電和排污管理。
通過這個項目為原住民示範了一個良好的排污管理,也和未來人口增長息息相關。義工也通過這次的機會了解更多不同種類的植物的特性,當地的手工技能及寶貴的民間建築知識,讓祖傳的智慧永遠相傳。(文:WHBC武霞建筑)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建築鷹架與原住民工藝打造社區浴室及廁所 (馬來西亞)
地 點:彭亨,馬來西亞
用 途:公共浴室及廁所
建 築
事 務 所:WHBC Architects 武霞建筑
主 持 人:洪雯霞、洪武聪
參 與 者:Volunteer groups led Hui Yein, Karlye Tam, Wendi Ching and Alexis Teo
組 織:JOAS (Jaringan Orang Asal SeMalaysia), COAC (Center for Orang Asli Concerns)
捐 贈 者:MyKasih, CHB Construction, Ming Seng Construction, Loke Electrical, WHBC, Siang Tek Enterprise, Yee Ming Corporation, Megaplas Corporation
施 工
建 築:man Harun, Harun Lamat, Yusri Ahon, Batin Mohammad, Hitam, Ajin, Tahir, Eddy, Fandy, Beng, Hui, Lam, Olang, Sumantri, Banbang, Mus, Putih Yatim, Yatim Baning, Colin, BC, Wen Hsia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7年2月號,Vol.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