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築


跡.建築事務所(TAO) 2017年12月 Vol.267
5296 2017-12-15


作品檔案1612

林建築
Forest Building

跡‧建築事務所(TAO)
攝影:XIA Zhi、Su Shengliang

摘要/
本文記錄了跡‧建築事務所(TAO)的作品林會所建築設計的思考過程,建築師受到Archizoom在上世紀六零年代基於不確定主義思想提出的未來城市構想—No-stop City的啟發,試圖在建築中探索一種能夠應對功能不確定性的基於單元同構的空間生成策略,以及回應場地與環境特徵的結構形式以及建造體系。

關鍵字/
跡‧建築事務所、不確定主義、單元同構、域、無邊界建築、標準化與靈活性


  2011年,一位元認識多年的朋友找到我,說想在運河邊的樹林裡建一個房子,那裡環境很好,但是功能不太確定,也許可以是餐廳、咖啡館、酒吧、也可以是展覽、會議的地方,朋友還憧憬了很多其它的也許。
  我一直認為建築作為場所來說空間與人在其中的生活之關係及其重要,空間的尺度、形態、光線、氛圍之營造等無一不與其中的事件相關。如果事件無法定義,空間似乎也無從開始思考。所以遇到這樣模糊的設計要求我很猶豫是否做。然而在當下這種建築的不確定性可謂非常普遍,經常出現不明確功能就開始設計或設計過程中甚至建成後功能被改變的情況。這當然很大程度是市場、資本、政策、土地使用權屬等外部條件的善變所致。

  義大利的Archizoom在六零年代末敏銳地提出,城市做為資本主導下的生產與消費體系之機制的產物,大都市已不再是場所(place),而變成一種條件(condition)。[1]他們因而提出一種大膽的城市圖解——No-Stop City,在這個提案裡,城市成為一種同質化的網格體系,具有連續平面,可無限蔓延、及局部微氣候等特徵。Archizoom藉此宣稱城市將成為一個被程式化的、各向同性、無邊界的系統,而所有類型的功能可以在這樣一個同質化的領域中(field)隨機實現。[2]城市由此變成了一個無等級、無形的、裝備精良的停車場。仔細觀察Archizoom這個看似瘋狂的帶有烏托邦設想的平面,雖然看似這種不確定主義完全消解了我們對建築作為形式存在的傳統認知,但不得不承認Archizoom對資本作用下城市空間形成機制有著深刻的認識與批判性。

  想想當下的中國,作為消費對象的建築之狀況與Archizoom觀察之城市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建築短壽、易變、投機、引起欲望又很快被厭倦。而這一切無不是建築追求詩性想成為紀念物的阻礙。面對這種無處不在的狀況,建築是否存在一種策略可以去應對這種使用的不確定性?是否可以有一種均質、蔓延、無等級的No-Stop Architecture去容納這些易變的需求?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接受了這個項目。

  一般來說,如果任務書不能帶來明確的啟示,我會從場地中去尋找設計的觸發點。
  基地位於運河邊的一個公園裡,場地擁有河的景觀,以及一片樹林。除此以外也沒有其它的了。場地中的樹給我一個啟發,坐在樹下看風景是一種美妙的感受,樹具有天然的空間的遮蔽感,由此想能否創造一個類似於樹下空間的感覺,由一些樹形結構來支撐。樹的枝幹將相互連成一種結構形式並在其遮蔽之下形成空間。
  樹,作為空間原型的靈感,同時隱含了「單元」的概念。一棵樹作為基本單元,可以被複製,而成為林。這一狀況就暗含了一種基於網格的均質空間的可能性。樹林不正是這樣一種空間狀態嗎?想像一下在樹林中也可以發生很多不同的人的活動(散佈、休憩、野炊…等等)。因此腦子裡開始浮現出建築內部就如在樹林的空間裡就餐、聊天、聚會的場景,當光線從上面灑下來還可以創造很動人的氣氛。
  樹林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邊界自由、可無限延伸,因此建築如果是這樣的空間體系,可以很好地適應場地,例如自由的邊界可以很好地結合地形、避讓要保留的樹木。而可延伸則意味著平面的靈活性,可以在任意處截斷,因此很適合分期建設,而每一期建設的平面自身都具有完整性——因為邊界是自由的。由此形成的平面是一個沒有等級差異的一片域(field),而非一個形狀。就如你不太會記得樹林的形狀,只記得樹林裡的氛圍。
  而基於樹狀結構單元的體系從建造上恰好可以採用預製裝配式的建造方式,以適應在公園裡建造的條件,縮短工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基於上述種種,設計開始自然浮現。首先發展的是以柱子為中心並伸出四條懸臂梁的樹一般的基本結構單元,然後是確定格網的尺度,這與想營造的空間高度具有一定的比例關係。樑柱單元在格網基礎上重複組合形成整體的空間結構。柱網非常規則,就如停車場,但我們讓梁的軸線加了些曲折以獲得些變化,柱子的高度有三種,正如自然界的樹是一類,但每一棵又不盡相同,這樣整體的空間就產生了起伏,而屋頂也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人造景觀。自然真是給予我們的想像無盡的養分。應該說,這樣一種基於單元同構而又允許適當變化的生成方法很好地實現了控制與自由的關係,即可標準化生產,又能製造豐富性。這類似于伍重基於對植物的觀察發展出additive architecture的方法,也類似阿爾托提出的靈活標準化(flexible standardization)。[3]

  這樣一個出發點,讓我們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木結構——樹林的氛圍、輕質、加工安裝快等特性都符合設計意圖。之後,我們讓整個木結構的建築座落在一個飄浮的混凝土平臺上,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木結構防潮,另一方面,將機電設備系統及檢修空間佈置於平臺之下,使屋頂解放出來不用再做吊頂,還原為純粹的結構和空間。結構單元形成漏斗狀的屋面單元,雨水彙聚後從隱藏在柱子中心的雨水管流到平臺下麵。

  建築外部為了強調樹性結構的形式,有意識地將結構呈現在立面上,因為木材本身是隔熱材料,技術上恰好可以這樣做,建築的圍護牆體則有意採用不同的材料以凸顯結構。圍護結構以玻璃幕牆為主,以便外部的風景最大化地進入內部。局部的實牆體我們就地取材採用現場基礎施工挖出來的土做成了夯土牆。作為主體材料的木材和夯土,一方面它們的自然質感呼應了場地中的泥土與樹木。這些材料可以自然呼吸,有效調節室內外的相對濕度溫度。另一方面,由於木和土都是理想的保溫隔熱材料,無需再單獨做保溫,結構和牆體都是單純的實體構造而且內外一致,因此建築從外部和內部均使得結構和牆體的構造關係得以清晰呈現。
  室內的形式邏輯是夾層、房間等空間元素均採用其它材料(鋼板、夾紙玻璃等)與木結構在視覺上脫離,形成或懸浮或散落於木結構所營造的樹林空間之中的意象。

  地面的碎拼石板意在加強空間的無方向性,深灰色調則加強木結構從地面的上升感。屋面的木瓦外露表面完全不做防腐處理,經過自然風化後色彩將變灰以期更融入環境。室內的照明主要由兩種燈光構成,懸吊于三米高度的燈罩滿足地面照度的同時,在夜晚的高空間中又形成了一個低空間尺度,以保證人在坐下來時候的尺度親密感。在柱子和梁交接處的洗頂燈則完成了對頂部結構空間的描繪,使得在晚間屋頂的空間形式可以被感受到。

  在完成的建築中游走,空間本身不具有明顯的方向性。視線總因循於外面的風景,正如在樹林中漫步。傢俱與陳設佈置的變化賦予空間完全不同的使用方式,容納不同的活動——展覽、酒會、婚禮等等。在這個建築裡,場所的特質因此不依賴於某種特定的使用方式而更多依附於建築本身——空間與結構的形式、材料、光線,以及它們與場地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氛圍。(文:華黎Hua Li)

注釋和參考文獻:
[1] “The metropolis ceases to be a ‘place’, to become a ‘condition’.” Martin van Schaik, Otakar Máčel. Exit Utopia: Architectural Provocations, 1956-76. Delft: IHAAU-TU Delft, 2005: 158.
[2] “The city no longer ‘represents’ the system, but becomes the system itself, programmed and isotropic, and within it the various functions are contained homogeneously.……The factory and the supermarket become the specimen models of the future city: optimal urban structures, potentially limitless, where human functions are arranged spontaneously in a free field.” Martin van Schaik, Otakar Máčel. Exit Utopia: Architectural Provocations, 1956-76. Delft: IHAAU-TU Delft, 2005: 160.
[3] “In Utzon’s work, addictive architecture should be seen as a method more than simply a concept or vocabulary. Aalto used a concept similar to addictive architecture, ‘flexible standardization’……Aalto st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chn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standardization is that the technological path leads to one type, whereas sensible standardization leads to millions of different types.’” Michael Asgaard Andersen. Jørn Utzon: Drawings and Building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14: 163.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林會所
業     主:北京美景天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地     點:中國 北京
用     途:接待、餐廳、會議、酒吧、辦公

建     築
事  務  所:迹‧建筑事务所(TAO)
主  持  人:华黎
參  與  者:华黎、赵刚、姜楠、赖尔逊、陈恺、Alienor Zaffalon、张芝明、张雅楠、白婷
 
施     工

建     築:木結構

建築面積:4,000㎡(一期/1830㎡)

設計時間:2011年至2013年
施工時間:2012年至2014年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7年12月號,Vol.267)

 

5296 2017-12-1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峇厘島棲息屋計劃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6年12月
Vol.255
4207 2016-12-14
溪頭銀杏橋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Capstone課程「溪頭木橋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7月
9150 2017-07-05
綠.縫合-新竹市文化綠廊環境景觀縫合工程
合寬建築|預景設計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7月
Vol.274
4251 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