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新銳Pre-emerging|IEAGD+挑戰的建築教育vol.279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8年12月 Vol.279
4786 2018-12-28

封面/隱喻地景©李宜臻


封面/待補©

編輯室手記

新聞

前-新銳Pre-emerging|IEAGD+挑戰的建築教育

論述」建築教育的本質?/褚瑞基
對談」事務所與學校教育的角色與變遷-成大建築畢業設計講座/吳光庭╳邱浩修╳柯純融╳蕭有志╳陳昀╳鍾博宇

建築是什麼?/主編五選
   
後設物質之自主構築-自主構築之於物質性形態發生結構/陳威廷
自由曲面灌注-機械手臂輔助熱熔絲切割模板研究/陳瑀
PRC of PRC-次級社會主義人民城/方北辰+駱曉東
柳美術館的建造一個摸索自身建築價值的選擇/楊廸
白日 夢列車/許聿文

論述」畢業設計是一種卡夫卡式絕症的業的內心戲/ 顏忠賢
論述」建築的輕與重/林家如
論述」思與辯的再持續:觀察現代大學建築設計教育/謝宗諺

IEAGD/台灣學生

月臺儀式—海線鐵道的敘述與重生/吳宗軒
日日:時間旅館/蔡佳蓉
越域-多重複雜文化的囚禁與自然的救贖/伍家慶
庇護之所,家屋。/闕暐桓
金屬連續折疊形態產生和製造-金屬表面的形態找尋和機械手臂製造/蔡秉勳
身分裁判所-─法院建築與身分定位之關係/陳思安
432HZ -從戰爭機器到慾望機器/鄭喬文
隅白:微域網絡/林毅妮
無何有之間/藍子閎
建築成林-建築是否能不再作為一道分界成為融合人與環境的媒介?/曹記嘉
隱喻地景/李宜臻
浮游山-都市更新與老舊墳墓郊山的下一步/劉康之
顯影-無名紀念碑(一個人的旅館)/鄭家源
詮釋的真實-竊竊私語的教堂/李映萱
散場的留白 : 櫟園森陵/詹承昕
遇見再見/陳怡君
行為之間/賴冠妤
台北島 城市記憶轉譯站/陳彥蓉

論述」IEAGD展後感/林靜娟╳林家如╳漆志剛╳陳宣誠╳梁豫漳╳周書賢
   
IEAGD/國際學生

建築的生命化/渡辺顕人
密集恐懼症之集合建築/須藤悠果
屋廊下的市街-由建築基礎構建開放式私人空間/平井未央
住宅構法の詩學/谷繁玲央
摩埃的航海-從鹽出發的島嶼之未來/柳沼明日香
自由樂園/張光寧
亡者烙下的喘息地/馮嘉怡
橫渡泰晤士河防洪閘-氣候變化下基礎建設的舊建加新/梁安裕
與沙同樂:沙丘,群島,沙灘/林德榮
埋葬恐懼:打造無核日本的建築手法/崔耀洋
花園城市的人造寓言/張愛雯
森林城市/高峴浙

論述」IEAGD評後感/王維仁╳吳光庭╳清水有╳郭旭原╳裘振宇╳賴啟健
對談」建築教育的課程及期待-成大建築畢業設計講座/吳光庭╳邱浩修╳柯純融╳蕭有志╳陳昀╳鍾博宇

論述」微建築作為重新思考建築設計的機制/張懷文╳黃瑞茂╳鍾裕華╳張志豪


            


建築教育

  建築教育有趣之處來自於它既介於科學又介於藝術之間,這既是優勢,也是其麻煩之處。尤其當業界(建築師事務所、各種顧問公司)天天焦頭爛額在解決各種執行問題,「藝術」這兩個字常常一閃而過,落在後處;要不它只出現在大師講座中聽到諸大師所說夢境般的飄逸字眼;然而當我們建築師們走出講廳,回到事務所桌面也只能面對數字預算、執行的事物,而黯然神傷。

  建築教育要讓一位畢了業的學生會什麼?沒人真的說得清,但觀點不外乎懸盪在論述學生未來更加自由的專業選項,或是要能準確地對應建築師業務的需要及執行。另一說法則是安排建築教育偏向於藝術一些,還是偏於科學一些。

  畢業設計常是被用來做為檢視建築教育成果的尺標,每年大量人力、財力資源投入於此,各項觀摩也是讓人眼花撩亂。學生的創意既是令人驚艷,也常讓人困惑。而更令人困惑的莫過於建築專業界發現了一股「找不到人」的窘困;每年至少1200人的畢業生似乎不見了。許多業界人士把矛頭指向建築教育的不切實際。但真實的答案則是這產業的「生成及技術」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同時「建築專業」的職業項目變得非常寬廣,新的職業吸走了許多畢業生。

  如果相信歷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轉變/存活」的三部曲,進化或突變是唯一可以應付存活危機的方式。如果建築師事務的競爭力消退,自然不是被迫消失,就是只能進化以求生存。幾個可預測的趨勢包含:中間尺度事務所的逐步消失、大型或極小事務所成為主流、專門事務所的出現、技術分包大量崛起、新類型服務專業的出現、科技更加具主導性…。

  建築教育是否跟得上整個建築生產鏈的變化,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建築教育不過就是讓受教者能在畢業後能夠有一個面對未來的知識以及技能基礎,然而真正形塑他們的絕非單純這份教育的內容,而是未來的科技、社會以及產業的變化及趨勢。建築教育給他們的是面對這些變化的態度,而非技能。

建築媒體–A journey

  我自2016接了《ta台灣建築》總編輯,至今三年。我將於這一期編輯完畢後卸任。三年來加在身上的媒體人角色,讓我有機會近身觀察台灣建築專業媒體的角色、意義、變化及挑戰。

  台灣建築媒體有一些市場性問題,但這不是重點,而是「建築」作為publicité 的一環,由出版到被出版的過程中出版的內容和大眾脫節,甚至很彆扭。這一個問題其實在1921年當柯比意以及Ozenfant在出版《新精神雜誌》時便遇到,他們在第四期時換掉了總編輯Paul Dermée,也換掉了副標題,其目的是將「日常生活」介入到雜誌的編輯中,而換掉了「美學」這一個較為深澳的概念。

  台灣建築雜誌不若中國大陸的市場之深之厚,他們可以「分流」分眾,於是有了學術性強的《時代雜誌》,也可以出現了如「有方」或是「一条」的新建築媒體,而各自都有其影響力。大陸那市場行,但台灣就很難。

  台灣淺薄的專業市場並不足以支持分眾,於是建築出版成為一種邊界的夾縫事業。在這次媒體以及新媒體冒出的速度達到驚人速度的年代,紙媒體最終還是得面對變化。如果有一個好榜樣,台灣的紙媒應該整合為像TOTO出版事業般的角色;它要成為台灣建築發聲的喉舌、作為引介一般市民與建築連接的平台(透過策展、小出版),同時也是國際建築文化交流的平台。雖然理想與現實是有一大段距離,但許多努力正在進行中。

核心關鍵字:「建築媒體」需要重新給定義!

  過去我的身分只是學校中「很純」的老師,如今被加諸上「建築媒體人」的角色,是我生涯中有趣的經驗。雖然將離開這位置,但我仍然會以「建築媒體人」角色持續出現,不論在紙媒或社交平台。也許,那一天我成了「建築live streamer」或「建築YouTuber」也說不定。

 

總編輯  褚瑞基

 

4786 2018-12-2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建構的實踐 I
年輕人小作-建構的實踐 I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11月
Vol.266
3851 2017-11-02
建構的實踐 II
年輕人小作-建構的實踐 II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11月
Vol.266
3670 2017-11-02
社會的實踐 I
年輕人小作-社會的實踐 I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11月
Vol.266
3292 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