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龍國小崇聖樓與靜思樓整修工程
澤木設計+建築事務所(ARMU d + a)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10月 Vol.289
作品檔案1834
設計說明
面對我們受委任的建築設計工作,我們一直相信設計能達到的境界,不是只將空間作為容納各方需求的容器,更能進一步揭示存在於場所本身,獨特的環境能量。以都市小學校園設計工程而言,將空間融入整體教學計畫中,一直是我們努力與校方合作達成的工作重點之一,而當校園基地本身同時存有文化資產時,空間於時間累積而成的價值,就更需要透過謹慎的設計梳理,才有機會在建築團隊退場後,自然的移轉至學校教學團隊的手上,成為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境。
以大龍國小與國語實小兩案為例,兩校均已具備特色教學之既有架構,校區內外也都呈現大量新舊並陳的空間元素,大龍國小舊校舍結構補強與再利用範圍內有六間登錄為歷史建築的教室,國語實小則是全校區位於植物園遺址之上,而這些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在委託建築設計規劃之前,都處於「存在卻未曾好好被看見」的不利狀態,我們如何為這些凝結的時間重新發聲、證明價值,並整合成為有特色的空間教育,是校園設計工程的主要挑戰。
大龍國小位於台北市大同區,於民國前十六年(西元1896年)8月29日成立,校名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創校初期,師生以大龍峒保安宮作為上課教室,民國前八年(西元1904年)校舍落成,才正式遷入現址,為台北市少數建校超過百年的小學。本案處理的「舊校舍」(崇聖樓與靜思樓)即日本時代建成的校舍,原為U形(開口朝北)的配置,於民國98年新建校舍工程進行前,拆除部分舊校舍,以空出足夠空間設置操場。新建校舍工程於開挖階段「訊塘埔文化大龍峒遺址史蹟」出土,遺址年代約距今四千五百年,出土文物選定舊校舍六間指定為歷史建物的教室設置常態展。
我們於設計初期即面對零容錯率的壓力,但因舊校舍未曾做過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報告,設計的前期研究就非常仰賴校方校史檔案與校友會的協助。我們同時也發現,由校史的角度所建構的歷史,是由歷屆校友的記憶共同堆砌而成的「時間層」。不同於年譜式建構的正史觀,而是著重於場所活動的事件記載,這提供我們許多豐富的設計養分,我們只要能在每個角落透過各種空間修復設計的手法,串接起不同世代的記憶斷面。那些曾經被抹去、被刻意隔離的空間關係,就能重現屬於大龍歷史的常態展,而不會被侷限於教室之中,如此一來,歷史的學習環境便能融入校園日常活動的空間裡,而不只是在課本或展櫃裡。
作品資料表
作品名稱:台北市大龍國小崇聖樓與靜思樓整修工程
地 點:台北市
用 途:學校
建 築
事 務 所:澤木設計+建築事務所(ARMU d + a)
主 持 人:許麗玉、李明澤
參 與 者:李明澤、黃于恆、李雪雁
監 造:澤木設計+建築事務所(ARMU d + a)
結 構:施忠賢結構技師事務所
水 電:吳建興機電技師事務所
設計監造時間:2012年至2014年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9年10月號,Vol.28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3
8072
7440
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