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indhorn: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 Architect(泰國)
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 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7月 Vol.298
©Puttikorn Kaityuttachart、Pat Phuchamni
Rabindhorn: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 Architect(泰國)
這是一個從舊的體育館,轉變成21世紀的新建築學院──隨著環境的轉變,教育方式也發生變革,對於建築教育而言,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空間會是什麼?建築教育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又是什麼呢?
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的成立,是為了支持Arsom Silp藝術學院「做中學」的理念。Arsom Silp藝術學院是一間至力於「漸進式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的非營利高等教育機構,其理念希望學生以實務經驗、問題發現與解決作為教育根基,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教育理念能夠對社會產生影響。在運行七年左右的教學課程後,學校意識到連結教育與實務之間的最佳方法,是要強化並豐富老師、學生與業界實務之間的生態系統,並且讓生活與工作在同一個空間,就像建立一個社區環境般。因此,學校提出「一個屋頂(One Roof)」的教學概念。
一開始校方將此設計課題分配給三年級的學生研究,從探索到發想建築師的社區學習空間。學生與Arsomsilp的建築師們組成工作坊,一起設計、討論如何規劃這個生活與工作共存的空間,最後組織並統整學生們的想法以實踐這些設計可能性。
儘管舊體育館已被改為建築工作室,新的設計仍保留舊的木製桁架,作為對舊體育館的紀念。此外,學校也強調對於「一個屋頂」的學習空間構想。另外一個個玻璃房的設計與配置,環繞在中心開放區域,區隔出每個建築師團隊和學生的工作空間;接著以樓梯串連垂直與水平空間的關係,從而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並營造出學習氛圍。在玻璃房相互的空間中,可作為小組討論與學習的公共場所,從而營造內部與外部緊密的綠空間,並產生橫跨式通風效果。
為了創造各種學習空間,依據相異的教學程度將樓層規劃成不同用途,並可進行彈性活動與對話的空間平台。譬如東北側的木製桁架被抬高以創造更多的工作空間,同時又可容納一百個座位的會議室,這顯示該空間能夠與社區展開學習活動的可能;另外也將位於一樓的舊音樂室牆壁拆除,以創造更多彈性空間,像是多功能食堂、圖書館與工作坊。
新的Rabindra建築巧妙地與周圍其他Arsomsilp校園連結。如西南側增設大草坪台階和咖啡店,提供帶有綠化的開放空間外,更連接原有的水塘景觀,進而讓人們可以在此休閒活動。沿著正門入口會經過竹藝廊再到主樓梯,接著進到大廳空間,這樣的場所轉換營造出通透溫暖的氛圍,並歡迎訪客到此共同學習。
由於Arsomsilp機構致力於「漸進式學習」,促使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以及Arsom Silp藝術學院並非只是一個讓建築系學生使用的封閉空間,而是一個作為建築教育的交流平台。這個想法讓學生、老師、建築師、社區以及整個社會一同成長學習,並藉由共學交流和設計互動的方式,帶動社區與社會走向正面的發展。(文: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
作品資料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0年7月號,Vol.29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3
8072
7440
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