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曲、浮界、棲,夢巢、部落
建築繁殖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3月 Vol.234
作品檔案1296
隙,曲、浮界、棲,夢巢、部落
建築繁殖場
攝影:建築繁殖場
隙,曲—空間奏鳴與自然協奏
隙曲是一首由各種體感凝聚而成的空間樂曲。聲音來源包括空間體驗的片斷感受、與自然環境相處的共感氛圍和創作經驗養成的空間敏感體質,當彼此相互滲透融合與咀嚼重現後,曲子的內容與意境是隙曲所要表達的層面所在。試著在置入後的空間結構中使人真正地看見自然的魅力,並與基地環境相融不衝突、與人能產生共感,而期望這樣的情感最終能達到地方感的認同。(文:郭秉泓)
浮界
創作的初衷就在於「如何藉由延續既有場館動線的同時,能夠在既有的場地中將不同的使用行為、模式疊加於其上」。一方面能夠讓人們在這片草地上多加停留,也能將使用的層次拓展得更為豐富。藉由高起的「步橋」,提供可停留的座位、平台及美術館本體和二期之間動線的連繫。而「浮橋」、「扭橋」的設置,使此區能在不同使用行為發生時,自然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氛圍。並在樹周圍設置座位、靠背、動線,在使用者使用及停留的同時,將此區的活力逐漸帶入以往鮮有活動的中央草坪。(文:蘇峻毅)
棲,夢巢
弧形館舍廊道、大樟樹、垂直向上的圓洞天井、草地廣場與遠方雲煙裊裊的都蘭山鑾,塑造了台東美術館在地獨特的風景。構「巢」,以介入大樟樹場域中構思佈巢;圍「域」,突破界線、圍合空間場域;引「流」,誘惑與引發流動體之動態行為,甚至是留下動態迂迴之軌跡;築「夢」,觸動過去曾經驗之記憶,進而構築、延伸無邊遐想空間,再創嶄新之場域記憶。「夢巢」的存在是為了能讓觀者體驗大樟樹獨特的場域情境特質與環境氛圍才產生的。(文:游雯嵐)
部落
這是一種在圖紙上無法預期的線條,能夠連接整個場域的進程韻律,是身體性的操作,亦是部落般的生活體現、情感交流的平台。試圖藉由高塔本身的凝聚特性,以及陰影的變化,讓漫步者在參與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場域中的時間性以及進程效應,進而觸發遊走過程中的反思,回頭關照整個場域的布局,加深塑造出新的記憶與形象刻畫。猶如一場得體以及合適的動態風景,流串於整個場域,現地即時播放,也同時交相映入其他觀者的眼簾。(文:鄭乘騏)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隙,曲、浮,界、棲,夢巢、部落
業 主:台東縣立美術館
地 點:台東縣立美術館
用 途:地景藝術
建 築
創作團隊:建築繁殖場
總 監:呂理煌
參 與 者:領航員/鄭乘騏、王士豪
主奏/十四代:蘇峻毅、郭秉泓、游雯嵐
協奏/十三代:吳志強
十五代:顏妤真、徐莘
十六代:許士庭、王婉柔、陳思涵
結 構:建築繁殖場
施 工:建築繁殖場
材 料:鍍鋅扁管(60mm×30mm)、鍍鋅方管(30mm×30mm)、平鐵(125mm×6mm、65mm×6mm)、2×4(S.P.F)北美杉
設計時間: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
施工時間: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5年3月號,Vol.23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5
8075
7441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