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小屋計畫 I 至 VII


蕭有志、吳慧貞 台灣建築雜誌2014年4月 Vol.223
1999 2015-08-20


作品檔案1215
 
自由小屋計畫 I 至 VII
蕭有志、吳慧貞
攝影:蕭有志、劉中揚
圖片提供:禾磊藝術、伊通公園、伊日美學、孫崇傑、富邦藝術基金會、張哲寧、黃龍翔
 
 
    延續2009年的「搖籃書房」、2010年的「旅行的大洋蔥計畫」,「自由小屋計畫」起始於2011年5月,是另一個基於「大量交織」的構想所產生的空間創作行動與場所擾動計畫。
    在空間創作的硬體發想上,這三個計畫有一個共通的企圖;即針對台灣另類建築營造體系展開調查,透過一個個微型建築實體的生產,探索各種另類建築的可能性。以自由小屋為例,它使用現今台灣慣行的木造鴿舍預製工法,在台南的鴿舍工廠內由技術熟練的木工匠師手工打造,整個房子主要分拆成兩個部分,並且裝設輪子,可在台灣各地自由行動並隨處落腳組合,成為真正的「自由小屋」。這同時也是一棟沒有鴿子的鴿子屋,想像鴿子出去飛翔,獲得真正的自由,這也是「自由小屋」命名的另一層寓意。
    在另一方面,這系列的計畫皆期待透過一個個在各地旅行的微型建築與伴隨旅行引發的各種內部空間活動,希望在這個疏離、網路化的當代生活環境中,真實地聯結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並且透過「關係」的誘發與建立,使人與人之間既存但無法看見的聯結性被重新看見。這也是為什麼自由小屋到了新的旅行站點,有時會邀請其他創作者合作發想小屋內部空間主題或裝置設置;除了希望藉由不同創作者的合作引發作品在不同地點發生新的空間詮釋,也希望藉由這些裝置與活動事件的策劃,讓小屋及其所在的空間場域產生「場所精神」的改變,希望藉由這樣的方法撞擊場所原始狀態,誘發更多的人們因為此一植入的空間氛圍而來到此地,或進一步思考建築介入作為擾動場域狀態的可能性。
    旅行中的自由小屋歷經近兩年的旅行,在台北各地參與許多藝文展演活動,遠至台中霧峰後又回到台北,前後旅行了七個站點。近期它邁開更大的步伐前往台灣東海岸,遊走在太平洋邊的土地上,除了內部空間因地制宜地持續改變外,也將在特定時間策劃適合民眾參與的活動,讓觀者能置身其中直接感受小屋、活動與人的生活三者的聯結,並為在地環境植入一種差異性的空間經驗。自由小屋計畫期望引發人們對開放的公眾生活場域更多的想像與對話的開展,讓在地的場域生產更多事件的發生,也讓更多人能夠親近場域的所
    自由小屋起始於2011年新一代設計展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展場,透過「大量交織」資源聯結、跨方案分享資源的構想,在完成系上展場設計的同時也啟動一個個人新的創作計畫。這個創作計畫起始於對台灣是否有「工廠預製房屋」生產體系的追問,之後透過對南台灣鴿舍製作工廠的現地調查,將其慣行的門窗模矩及木造房屋單元模組重新調整出一個「居所」的單元。在調查期間發現鴿舍製作工業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工廠預製房屋」生產體系,只是其消費對象為養鴿主人,內部住戶為賽鴿。工廠生產這些鴿舍慣用的材質為柳安木,日治時期木造建築常見的無雙窗、推拉門及雨淋板是主要構成元素,藉由無雙窗的開闔,控制不同所在、風向所造成不同的內部空氣對流需求。構造方法則如模型屋一般,在地上做好四向立面後立起組合,再放上屋頂即完成。最神奇的是老闆接單時往往只在一張A4白紙上簡單地畫上平面單元方塊及相關記號,交給工廠師傅後即可生產,完全不須繪製詳細的設計圖面或施工圖(當然我還是畫了)。自由小屋分為八呎寬及六呎寬兩座,長度皆為十四呎,放置在四十公分高裝設有輪子的C型鋼框架上,主要考量遇有不便施作的設置地點時,可在寬廣處組裝後再推到設置地點就位。
    自由小屋第二站來到南港瓶蓋工廠參與禾磊藝術策展的URS13「Play Ground游.樂園」。與其他藝術家作品多設置在瓶蓋工廠範圍內不同,自由小屋落腳在瓶蓋工廠馬路對面的東明公園內。東明公園與台肥新村相鄰,此區域屬於早年台肥二村的範圍之一,台肥新村現為出租國宅,與南港其他新興開發區域豪宅化的氛圍相比,此區域的空間氛圍與過往在地生活明顯有較多的聯結。自由小屋在東明公園的大榕樹下,化身為一個供居民泡茶聊天的小型室內空間。這個構想源自對南港著名的經濟作物「包種茶」的想像,一個至今仍在山區少量生產而過往使用港與河(基隆河)作為運輸管道,對老一輩南港人來說是一個在記憶深處曾由先輩們在生活中傳遞過的生活印記。東明公園既有的場域感也因為小屋的介入引發了改變;原本只能做露天活動的公園突然多了室內活動的可能性,透過香氣濃郁的包種茶作為介質,人們來到小屋內或坐或臥,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希望能藉由身體、味覺與行為的改變,觸動居民們對此一「公園」與「場所」更多關於過去的記憶與未來的想像。
    今年剛度過二十五歲生日的「伊通公園」是一個坐落在台北市伊通街上,在藝術圈相當知名的當代藝術展演空間。伊通租用了一棟三層樓街屋的二、三樓作為據點,三樓是主要的展覽空間與行政區,二樓則除了一個小展覽間,其他空間由伊通主要經營成員之一的劉慶堂在今年成立了名為「伊通生活空間」的藝術複合空間。與「伊通公園」對藝術展覽的純粹支持相比,「伊通生活空間」其實扮演了「伊通公園」經濟救火隊的角色。劉慶堂在藝術界是出名的好客,在二樓他刻意布置的大陽台上常常可見藝術家、策展人在此出沒,他總以拿手的好酒好菜讓座上賓們在杯晄之間暢談藝術種種,使這陽台儼然成
為一個台北藝術圈重要的社交場域。在幾次接受劉慶堂盛情的款待後,主動地提案希望讓自由小屋能落腳在伊通頂樓,想像藉由小屋悠閒的空間氛圍結合劉慶堂的好廚藝,提供一個台北藝術家們不同的飲宴體驗,為劉慶堂充滿熱情的招待所賦予一個特殊的空間印象。另外也希望這個空間在設置期間可被外界租用,讓一向耗費財務的創作計畫翻轉角色,轉而為「伊通公園」挹注一個新的經濟來源,讓這個難得的藝術場域及其背後純粹的理念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長期以經費支持地球日活動的伊日美學生活,在2013年春季的地球日活動中由策展人蔡宗霖以「末日美術館」為題,於台灣博物館外廣場的地球日活動場域中,邀請許多新銳藝術家參與這個聯展。自由小屋在這個活動中化身成「末日美術館」的主體,並利用主辦單位給予的展覽經費將自由小屋進一步改裝,實現這個計畫最初始期望,但當時受限經費未能實踐的部分。在這個被暱稱為「自由小屋2.0」進化版的空間中,在改變了大門的開設方向,在玄關一側設置了廚房設備,在六呎寬的小間以活動隔間區隔出了睡眠空間與浴廁空間,藉由這些改裝,自由小屋最原始發想的「居所」終於得以成形。展出期
間,新銳藝術家們的作品也充分利用這個「居所」的各種角落,將作品與各個角落的不同氛圍結合;使空間氣氛與作品形成了相互的影響,在「日常」與「異常」之間,末日美術館所欲傳達給觀者的感受最終得以曖昧地在自由小屋中浮現。
    位在台中霧峰的「光復新村」與位在南投的「中興新村」是1950年代,當時的中央政府為了實行「疏遷計畫」,一前一後規劃的大型省府眷舍新市鎮計畫。而由於921震災的影響,區內的光復國中被規劃為「921地震教育園區」,政府並於2005年開始催促住戶搬遷,準備切割地塊標售。地方居民及文史工作者透過「文化資產保存法」向地方政府積極爭取光復新村原地保留,做為文化及建築史博物館,也促成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於2012年指定並公告了「光復新村」為台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透過長期在霧峰當地從事社區營造工作的孫崇傑邀請,「自由小屋」來到了光復新村,落腳在當地居民及志工營造的自然農法菜園旁,提供居民、志工及訪客一個落腳歇息的好所在。
    富邦藝術基金會從2001年起始,而自2007年以來每年都策劃執行了「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這是一個以無牆美術館的概念在台北東區的大街小巷,與店家合作或利用各種空間,讓民眾在城市熱鬧的街道裡尋訪一個個因地制宜設置的藝術作品。繼2010年粉樂町,「大洋蔥」於台北東區及政大校園的合作後,2013年「自由小屋」受邀於松菸文創園區甫落成的台北文創大樓一角展出。在這次的展出中,邀請了在「搖籃書房」及「大洋蔥」都曾經合作過的王榆鈞與阿發小姐再次參與合作。在寶藏巖經營「尖蚪」咖啡店的阿發小姐除了是個情感豐沛,創作能量很高的美術設計高手,也是個擅長營造空間氛圍與綠色環境的綠手指。透過她的巧手裝置,小屋各個角落充滿了許多綠意,讓小屋作為「居所」的想像更添了幾分生活感。擅長音樂與聲音裝置的王榆鈞則在小屋的四個角落;入口、書架、馬桶及臥室設置了不同情境的聲音裝置,進入小屋的朋友們在原本小小的空間中因此拉長了時間的體驗。榆鈞並在一個週末的下午,以小屋為舞台背景,開展了一場草地音樂會,雖然那天的風有點大,但是坐在草地上聽著榆鈞以吉他彈唱一首又一首動人歌曲的朋友們卻表現得異常安靜,那是一個短暫但讓人留下美好感受的午後時光。
    自由小屋受台東縣副縣長張基義之邀,這次的旅行跨過台灣西部,繞過南部,一路來到了台東。小屋這次落腳於台東美術館的大馬路邊,鄰近的草皮上正好展示著建築繁殖場的作品,與這些作品相互呼應似的,小屋來到這戶外場域以各種民眾可參與互動的活動一起逗熱鬧。這次的台東行特別邀請了甫移民到台東半年的張哲寧(強泥)作為合作對象,熱愛料理的強泥之前在台中開了一家叫「日和三一」的咖啡館,目前住在知本並以此為據點慢慢熟悉並挖掘自身與台東能碰撞出的火花。在獲得美術館支援接水通電後,強泥在小屋內部布置了幾張他自己畫的蔬菜素描與自製燈具,在假日帶著瓦斯桶和快速爐在小屋外燉煮起咖哩蔬菜湯與民眾分享。之後在幾個月的展期中,強泥持續在週末假日煮菜做麵包與大家分享,並陸續邀請了台東在地與路過台東的許多創作者在小屋內部輪番上陣,舉辦了各種民眾可自由參與的活動,例如淡水男孩與來訪的友人們在小屋裡快樂地彈唱,知名的台東青年藝術家見維.巴里則幫大家上起了版畫課,阿薩夫熱鬧地分享桌遊之趣。知名的唱片製作人鄭捷任,也化身賊阿滷理髮廳的老闆在小屋旁大家「剃頭髮」。在四月底展期結束前,除了即將上場的彈唱與茶會、剪紙活動,小屋內外還會陸陸續續上演許多另人意想不到的活動。藉由小屋與這些民眾互動活動的場域介入,美術館脫去了嚴肅的外衣,並位移到了大馬路邊,不斷吸引著一個個意外闖入的訪客,在某些特定的時間裡,在主客間留下了難忘的體驗與回憶。
 
 
活動名稱:自由小屋VII─自由小屋作自己
策展單位:台東美術館、張基義
內部裝置創作及互動事件策劃:張哲寧(強泥)
展覽地點:台東美術館戶外展區
互動事件一:小屋音樂分享╱淡水男孩余浩瑋+陳彥竹
互動事件二:小官的塔羅牌一下午╱官佩穎
互動事件三:見維.巴里版畫教學╱見維.巴里
互動事件四:阿薩夫的圓桌有事╱阿薩夫
互動事件五:賊阿滷的理髮廳╱鄭捷任
互動事件六:暫別台東茶派對╱張永薇(Kahimi)
互動事件七:Linqueen的暫時剪紙人生╱黃琳群
其他互動事件持續策劃中⋯
裝置協力:黃龍翔、賴丁丁
展覽時間: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4年4月號,Vol.223)

 

1999 2015-08-2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活出場所展
黃聲遠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8月
Vol.239
6596 2015-09-04
Methematics: The Winton Gallery Science Museum(英國
Zaha Hadid Architects (ZHA)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3月
Vol.282
2925 2019-02-26
Gallery in Nangang
Noiz Architects
台灣建築雜誌2019年3月
Vol.282
2610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