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品局
建築繁殖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7月 Vol.214
1724
2015-08-24
作品檔案1134
隱‧品局
建築繁殖場
攝影:建築繁殖場
建築繁殖場的每件作品,企圖論述的皆是場域(Field)議題;並直接以面對空間挑戰及破題的方式進行自我訓練,以便團隊在每次面對環境課題時,皆能運用自身累積的空間開發經驗值,見招拆招地建構出與當下環境涵構對話的作品。依循著空間涵構的不同,建築繁殖場從作品:非間帶2005、開放實境2006、迷宮2008、域崗2009、祕境2010、忘域2011、隱‧品局2012、城市絮語2013、協奏/變奏2013,依序完成了不同空間議題的場域創作訓練。(文:呂理煌)
STUDIO 94空間使用者以一種自我遊戲的方式去架構出環境對應物來切合自身的使用場域,在此大環境中,是以建築創作者的身體為工具,也是一種與大環境溝通的介面系統,然而在空間開展的特質上,仍具有自由的特性,隨著使用者和創作者的個性有所變化,空間充滿驚奇和手感,也帶有機能和創意的生命力。(文:鄭乘騏)
破除房間的區隔,瓦解建築的內與外,在開放中使人聚集、停留、與環境互動;藉由向外延伸的活動尋回對自然的渴望與知覺,以身體實踐連結空間與在地生活故事。(文:緯鴻)
在都市裡創造了人與自然學習的空間場所,讓空間與環境進行著「四季轉換」。屋頂下的空間隨著環境改變讓自然進入了生活;生活收藏了自然。讓空間與人進行著戲劇變化,環繞在中央火爐小島中,進行生活經驗感知系統的啟迪。(文:國信)
以聚落構築生活的方式進行意識風景的建造,所謂聚落,指的是人類聚集生活的一個集合體,與過去聚落不同的是,繁殖場的成員源自不同的生活及成長背景,進入團隊後藉由對同一空間進行創作而共同生活。與聚落相似之處是由於聚落的組成是基於一種共同幻想的作業來完成。(文:逸薰)
身體作為接收外在訊息的受器,透過直接且明確的身體反應形成一種綜合性的感受。生活即是這些感受的不連續片斷,並發生在不同或相同的場景空間。身體的感覺系統藉由場景的變化轉變為知覺系統上的空間圖示。(文:士豪)
將光線與徐風引導至室內,將遠處的山巒重映現在空間中。參觀者透過身體的行為在行進與休憩的過程之中去感受空間與時間的交織變化。場域中的一草一木皆成了空間中的指引,指引著人們在此細細品味空間中的局。(文:雨祥)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隱‧品局
業 主: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
地 點:台北市仰德大道二段(陽明山)
用 途:基金會會址、展演空間、駐村
建 築
創作團隊:Interbreeding Field建築繁殖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總 監:呂理煌
一 期
領 航 員:陳宣誠
第 十 代:王國信
第十一代:陳逸帆、吳緯鴻
第十二代:張復嘉、王士豪、林雨祥
第十三代:吳志強、林楷軒、劉佳豪、游騰延、洪逸薰
二 期
領 航 員:鄭乘騏
第十二代:王士豪、林雨祥
第十三代:吳志強、林楷軒、劉佳豪
第十四代:游雯嵐、郭秉泓、蘇峻毅
結構、水電、室內、景觀:建築繁殖場
施 工:建築繁殖場
材 料:C型鍍鋅鐵(100mm×50mm、75mm×45mm)、鍍鋅扁管(100mm×50mm、60mm×30mm)、鍍鋅方管(30mm×30mm)、實心鐵棒(19mm×19mm、12mm×12mm)、 2×4(S.P.F.)北美杉
基地面積:980㎡
建築面積:786㎡
樓地板面積:2,515㎡
層 數:地上三加一層
設計及施工時間: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3年7月號,Vol.214)
1724
2015-08-2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6684
2018-10-05
15453
2018-10-05
26161
2015-02-26
熱門首選
HOT
10626
8076
7442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