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6×2策展人/王喆
2015 6×2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紙上展覽 呂威穎│徐子涵│洪文懿│鍾良錚
材
材料循環與蘭嶼自然週期
呂威穎
呂威穎的作品如風箏的風,伴著時間的重力卻充滿想像地吹拂起飛。
透過一連串敏銳且細膩的蘭嶼研究,找到基地、材料、及構築裡時間與空間的微妙關係,進而於溪流的上中下游裡,建立一套十八年的材料生長、利用循環及構築建造的自然周期,並將之轉化為一實作教育的流程,流程中在地材料的尺寸與細部的構思均非常動人。是一極度理性而昇華為詩性、且近於宗教性的難得作品。(文:王喆)
蘑菇
aqua-mush[room]
徐子涵
徐子涵的作品如風箏的風,伴著材料的重力而充滿想像地吹拂起飛。
跨領域與生化和土木專業領域合作,培養菌絲混合食物廢棄物而成的「香菇磚」,其不可思議地承重上百公斤,並進而在廢棄的礦坑內設計出一種新型態的生態構造,此構造一方面藉由菌絲的生長而可填補礦坑裂縫所造成的結構弱化情況,一方面又可提升既有礦坑內菌菇培育產業的發展。是一邏輯清晰並具高度實踐可能性的難得作品。(文:王喆)
SECOND SKIN
記錄關係中的情緒,反映當下最真實存在的模樣
洪文懿
洪文懿的作品如風箏的線,於空中牽引出一條細韌的應用潛力至地表。
由一種相當偏執且喃喃自語的切入點,轉化為一種近建築古典的X向韻律秩序,再以縫線方式生成出Y向度的皺褶形式後,產生了Z向上位移而增加了「紙」材料形抗的結構強度,三個向度的操作交織一道動人的形態,隱含其中的秩序、形式、強度更為建築中重要的課題。是一細膩的思維過程,且具高度建築應用潛力的形態設計方法。(文:王喆)
園
改造老家
鍾良錚
鍾良錚的作品如風箏的線,於空中牽引出一條細韌的設計方法至地表。
由尚未參訪園林的揣摩、到真實對園林的觀察與歸納和日常生活方式的想像,譜出一套內化性的空間設計方法,迷人之處在於其除了形式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其透過漫遊式的空間經驗而創造出了質感氛圍。雖應用在自宅時難免受限於真實的尺度與機能需求,但仍讓人著迷且深信其具非常大的的應用潛力。是一具韻味的修養過程且具高度建築應用潛力的空間氛圍設計方法。(文:王喆)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7
8078
7443
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