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專訪:何黛雯
2024 9th Taiw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ward
501
2023-09-07
家場是建構屬於自己的「歸屬感」
訪談時間:2023 年8 月8 日
受 訪:何黛雯/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採訪撰文: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目前與林雅萍建築師聯合開業的何黛雯,20多年前曾擔任台北市都發局的規劃師,對都市規劃設計、住宅政策長期關注,開業後則投入歷史街區的聚落建築調查及修復再利用,尤其是街屋結合店鋪與生產及居住混合的類型,對這種混生住居類型著迷。因為空間的再生產多與人接觸,而多以參與式設計方法,讓歷史空間的修復再利用,連結起過去與現在的人們,讓當代社會及生活有新的連結。
建構屬於自身的歸屬感
兒時成長於北市眷村的她,喜歡緊密的街坊鄰里關係,各家戶間不鎖門也彼此認識,院子是家戶室內的延伸,也是兒時遊戲場所,還會組隊去後山及街上老屋探險,目前因工作常會進入廢墟的歷史空間調查,往往連結到兒時探險經驗。眷村空間的公私領域界線非常模糊,覺得整個眷村都是家場,而非回到家、鎖上門,才覺得到家。加上父親每幾年就會調整格局,來適應家中人口成長跟需求的變化,她曾睡在廁所,因廁所變成通鋪,有時廚房又變成客廳,也影響她現在修復歷史場所的態度,盡量保留空間彈性來應對未來的可能,也盡量不被建築類型框住。後來眷村改建成住宅大樓,公私領域變明確與鄰居的關係反而淡了。
因此,婚後與先生在找尋居住的處所時,就將自然跟能建立家場的歸屬感列為重要條件,最後選政大景美溪旁,離市區較遠也相對較舊的公寓裡,但因步行距離有傳統市場、圖書館、游泳池、更緊鄰台北盆地的淺山自然環境。日常與老公帶小孩輪流買菜做菜,前幾年因疫情不能遠行,反而更關注居家周邊自然環境,去後山運動與溪畔釣魚、騎自行車,從家出發的日常步行身體經驗,培養對土地的情感與場所記憶。而家中沒有沙發跟電視,而是留一個可安放大木桌的大空間,是書房、是餐桌、也是影音室,能圍在大木桌工作用餐,是朋友來訪交流的所在,也是家人生活重要的家場。
保留線索建構歸屬感與存在感
在搬至現宅前,她曾居住在高層集合住宅裡,雖有許多公設空間,但使用率卻很低也少維護,最佳經驗是垃圾回收間。表示因每位居住者想的都不同,有喜歡聽蛙鳴蟬叫,但也有鄰居嫌太吵,最後多為便於管理跟減少紛爭,許多公設空間被迫停用或改造。因此在集合住宅設計中,建築師約只能做到40分,其他60分需仰賴使用者共同營造。近年許多建築老舊,安全上有疑慮,為創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都市開始進行更新,舊的街區紋理跟生活記憶因拆除而消失,何黛雯表示在都市更新後,若周邊還部分留有過去遺跡,這些空間意識會連結現在跟過去的自己,而產生存在感與歸屬感。古蹟修復也是如此,透過線索揭示自己生命是延續而非斷裂的。過去曾有私人業主或建設公司委請她們評估集合住宅設計,但多關注在容積率、建蔽率及各種獎勵上,卻極少有機會及充裕的時間去探索空間、探索生活可能性,因此都未有緣份合作。而今與建設公司的交流則常是因在其新建案基地上,有老房子或被列管的大厝欲拆除,而拜訪瞭解法令限制,雖多倡議讓老房子被保留活化,如改進後作為社區圖書館或公共服務設施,來延續社區鄰里的記憶,但也少有成功。找尋當代居住的本質及真實當代的居住行為正在改變,但觀察似不易激起學校及學子的關注,她指出原因之一是建築教育太強調公共性,較少引導學生瞭解住宅公共性的可能延伸的想像。但隨著政府推動興建社會住宅、合作住宅,已多有改變。再來全球化下,短居、移居或混居的趨勢,怎麼在滿足居住需求並建構場所歸屬感,都是當代重要課題。何黛雯舉自己為例,較少主動報名參加獎項,而是以雜誌與學刊發表方式,若主動報名目的是推廣不同領域建築的設計,分享經驗期待交流。本次擔任評審,她將站在本質性跟真實性兩點來評選,理解設計者如何定義家場與意圖營造的居住樣貌,並與之進行交流。
何黛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博士
學經歷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博士
一元創合設計顧問公司負責人
簡介
為臺灣女建築家學會共同發起人與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投入公共事務的推動與參與審議工作,透過評論寫作、演講論壇以及國際學術研討,長期投入教育志業。創作實踐方面,主要關注領域為空間敘事設計研究與建築作為行動的各種可能。各項專案研究計畫中,結合務實的方法論與專業學術知識,進行跨領域的整合,同時反應人文關懷、設計涵養與創意價值,敏察環境變遷與時代脈動對於多樣生活發展的影響。
501
2023-09-0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1670
2021-09-07
3072
2021-09-07
2119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