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48


TA台灣建築雜誌 2008年1月 Vol.148
3058 2015-05-14
關鍵字 : 

 


 

新  聞

 

作品檔案646」美善臻品/丁茂盛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647」獨道/歐新通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648」黑面琵鷺保育管理及研究中心/立建築 AMBi.Studio

評論」水上的摺管:七股黑面琵鷺保育管理及研究中心的地景論述/羅時瑋

 

作品檔案649」淺草青春新天地-台南市西門市場改造之觸媒工程/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歷史角落的青春漣漪—談台南淺草青春新天地的設計與社會意涵/張玉璜

 

作品檔案650」東道築/禾象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651」國立泰山高級中學圖書資訊大樓新建工程/郭恆成建築師事務所

 

專欄」邊界與十字路口/黃恩宇

專欄」建醮的建築與城市省思/傅朝卿

專欄」建築的另一種國際化/褚瑞基

 

特別策劃」更安全的城市

【主題一】如何透過規劃設計提升空間的安全

集合住宅共用空間安全維護設施評估研究/蔡淑瑩

都會區低安全感空間及改善對策-以台中為例/李素馨、張淑真

打造女性安全公共空間/謝園

【主題二】現代主義規劃思潮下都市的空間特徵

以都市與維護角度談友善社區/辛晚教

城市的安全感/劉可強

【主題三】提升空間安全性,手段背後的意義

提升空間安全,手段背後的意義/畢恆達

街角的聲音:主動打造的安全社區/楊長苓

【主題四】更多提升空間安全性的可能方式

別無選擇的未來-治安社區的下一步/許主冠

從友善空間到友善城市/鄭晃二 

更安全城市的國外案例-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挪威/李宗勳

 

社長的話

 

 

 

 

 


 

社長的話


經由環境設計來防止犯罪


Oscar Newman在“Defensible Space”一書中比較聖路易僅一街之隔的兩個住宅區:Pruitt-Igoe與Carr Square Village的不同,前者是43棟11層樓的集合住宅,最後因為無人居住與高犯罪率而遭炸毀;後者是低矮的連棟式住宅,雖然較前者早建造,但規模較小,居住率始終保持著百分之百;他的結論是:低層住宅居民彼此容易熟悉,形成領域感與自然監視的效果,而高樓居民對戶外空間的歸屬感和責任感相對缺乏,容易產生犯罪行為。即使這是上世紀七零年代就證實的研究結果,回過頭來看國內的諸多眷村改建或國宅建設,仍然千篇一律的改建成高樓,不禁搖頭嘆息,雖然多數地方的法定容積率仍是公寓的225%,還是蓋成與都市涵構斷裂、住棟彼此關係斷裂的單獨個體;原有的鄰里關係破壞不打緊,表面上空地多了,卻多是無法使用的邊緣空間,即使有少數尚可使用的戶外空間,人們也因上下樓不便而降低地面的使用率和參與性,甚至因為大片開挖地下室的關係而基地透水率反倒減少,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鄰里性削弱,和自然的關係疏離,如此「建設」是改善?還是破壞?

以犯罪心理來說:多數犯罪是經過一定的選擇、判斷、分析做出的理性行為,犯罪的人、事、時、地四個環節中,若能透過環境設計破壞之,使犯罪風險極大而收效極小,潛在的罪犯便會因環境的壓力而打消其犯罪意圖,這就是經由環境設計來防止犯罪的理論基礎,「CPTED-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 Design」一詞由C. Ray Jeffery首先使用,研究發現:有清楚的領域性、明晰的意象環境,可利用人們的自然監視,讓活動與活動彼此看得到,減少犯罪的可能性;沒有視覺死角的公共空間,可以看見走入這領域陌生人的行為、舉止;清楚的巷弄視野、門廳及樓電梯間有視覺可穿透的門窗、人們行進時預知前方的空間活動,可以增加安全感;輕易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方位、出口與通道之空間特質,則即使發生危險也比較容易逃逸。另外,以行為支持空間、將合法的行為引入不安全的地帶,也可帶來使用者,抑制犯罪(例如社區籃球場的設置)。找出並改善危險地點、增設適當的照明、監視器系統,建立緊急通報、社區聯防或求救系統,這些都是以環境設計減低犯罪的方法。

環境設計可以減低犯罪行為,但絕對無法根絕犯罪,真正打擊犯罪、改善治安的工作,一般人直接歸之於警察的責任。的確,犯罪來自於罪犯的引誘以及鬆弛的犯罪司法體系,強化秩序與法律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但結果亦可能造成警察國家的憂慮。其實,犯罪不是單純的警政問題,多數犯罪來自於貧窮、社會崩解、邊緣性家庭,治本之道,應是透過教育及創造工作機會來防止犯罪行為,並整合到都市公共生活的不同面向之中。

一輛車子的「破窗理論」說明了形象與良好維護管理的重要性,陰暗、髒亂、荒廢、閒置,都是犯罪的溫床;鄰居不相往來,關係不密切,且無管理員之住宅區最易引來盜賊;良好的鄰里關係將令犯罪無所立足。透過環境規劃過程的改變,將空間設計的權力下放到使用的居民身上,讓居民從對居家與工作環境的關心與了解出發,針對社區提出具體的改善提案,與地方政府合作,可能更容易達到建造安全城市的目標;一方面可以解決實際的空間問題,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居民對空間的認同感,進而鼓勵活動的產生,並提高居民自身控制空間的能力。

以日本為例,他們是以縱向的從公部門、地區自治團體、民眾三者合作,以及橫向的嘗試以建立法制化、鼓勵建商與警察單位的協商建立安全住宅優良評選,提供民眾安心的居住環境;之後,則是要由居民自發性的、長期投入日常的鄰里互助聯防,來維護居家安全。空間改善、警力配置及社區參與,另加青少年教育及改善經濟及就業輔導等方向,才是完整的防止犯罪策略。

 

 

 

 

3058 2015-05-1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98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93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222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