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32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5年1月 Vol.232
封面:元根 SHARE HOUSE(陳弘暐 攝)
編輯室手記
新聞
作品檔案1278」元根 SHARE HOUSE/元根建築工房
作品檔案1279」元根洞屋 空間演繹/元根建築工房
作品檔案1280」元根 工房之家/元根建築工房
評論」從框內的風景到框外的社交─探訪三個元根近期作品/薛丞倫
作品檔案1281」南山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南山高級中學大中至正樓/劉致錚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282」宜蘭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新增教室+永續校園/光+影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283」1/2 體育場(中國)/空格建築
專欄」遺產與景觀作為人類價值─佛羅倫斯宣言的意義/傅朝卿
大觀園城堡」內部與生態/謝宏昌
日本當代建築論談」解讀日本當代建築不思議:從「現象的」以及「物質的」自然系觀點剖析/謝宗哲
論述」從仿生建築所學習到的 生きた建築からの学び/岩崎遊
論述」MOOM來到台灣! MOOMが台湾にやって来た!/蔣美喬
日說新語」Fluid Direction/小嶋一浩×王俊雄
編輯室手記
新的一年又到來了!在此一年開始,本期特別安排刊登元根建築工房作品三件,來一清氣象。元根建築工房為台灣重量級建築事務所,除了作品每每讓人感到啓發外,更重要的是理念清晰而且始終如一,是描繪台灣當代建築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他們重新發掘透天厝─這種台灣現代化過程自發形成的民宅建築類型,發展其空間的可能性,實用又帶著居住的詩性,樸質的白牆映著南台灣陽光而成的獨特光影,靜謐中透出愉悅,返照出心靈安適所在。然而,要達成這樣的場所塑造,並不容易。元根苦心發展出一套從開發、規劃、設計、工法到營建都自己掌控的體系,並承受較一般建築生產更大的風險,才能走出如今這廣闊的天地。
在台建的力邀下,配合元根最新完成的「Share House」, 本期一併刊出之前完成的「洞屋」和「工房之家」,期望如此能清楚說明元根一路走來所嘗試的脈絡和軌跡。這三件作品都是元根自力開發的住屋,雖然「工房之家」是事務所使用,但可見其原型亦為住家。「洞屋」和「工房之家」都是元根成名作「碧波飛」第一期的一部分,屬於元根較早期的作品,而這兩件作品一為住家使用一為工作使用,似乎預示了元根最近在「Share House」嘗試的工作和居住混合。混合使用原就是台灣透天厝的主要用法之一,其下層供工作上層住居,頗符合台灣中南部的生活型態。而在近年創意經濟興起的刺激下,工作和居住混為一房也方興未艾,「Share House」因此也不僅反映已存在的建築類型而已,其嘗試事實上具有某種前瞻性。「Share House」延續「洞屋」和「工房之家」的空間品質,但分割空間為下二層工作上三層居住,善巧運用前後院關係,讓工作空間具有住居空間的親切品質,又和樓上居住之間緊密相扣,形成生活上的連續性,流動之間各有獨立性不受干擾,尤其上三層住家空間的天井,讓其空間感覺和下兩層工作空間略有差異,整體中帶著細膩變化來反映使用上的差別,這三件作品之間透露的同與異、斷又連的微妙,絕對值得讀者細細品嚐。而薛丞倫提供的評論,也能析入元根的細妙之處。
本期的另三件作品為學校建築,分別是「慈心華德福中小學」、「南山高中大中至正樓」和「1/2體育場」。位於宜蘭的「慈心華德福中小學」,其有機形式的配置和空間的流暢,頗能呈現宜蘭鬆闊的環境品質,而其活潑的顏色和細部運用,讓此學校擁有一種令人每天都想來上學的感覺。對比於此的「南山高中大中至正樓」則是都市型學校的校舍,高密度的使用讓此建築必須在垂直向度上尋找創造空間的機會。劉致錚準確地把握了這個要件,從地下一層開始就以綿密的細小有致變化企圖打破一不小心就會固著的沉悶,這一點尤其展現在他平面和立面的經營上。來自中國空格建築的「1/2體育場」,雖然規模不大,但其揮灑自如,讓此原屬小品之作有了廣闊的氣勢,其不拖泥帶水的直接,頗值借境。
文章方面,本期四個專欄文章都非常精彩。其中謝宗哲的「日本當代建築論談」是新開闢的專欄,謝宗哲為年輕評論家中之佼佼者,以其熟悉日本當代建築發展之背景,過濾出極有啓發性的現象評論,讓人對此專欄非常期待。謝宏昌的「大觀園城堡」本期討論「佔領運動」,其犀利卻又不帶火藥味的夾議夾敘,帶領我們進入都市社會學的深處。最後,「日說新語」中安排小嶋一浩的訪談,詳細敘說了他的設計方法和人文關懷,尤其如何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近乎渾然天成的MOOM,非常值得讀者深入閱讀。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5
8074
7441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