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09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3年2月 Vol.209
封面繪圖:姚仁喜(法鼓山農禪寺)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新聞延伸」2013第四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入圍名單公布
特別策劃」姚仁喜及其佛教建築
[作品檔案1087] 法鼓山農禪寺/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88] 巴黎佛光山/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89] 佛光山維也納禪淨中心/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90] 佛光山北卡羅萊納禪淨中心/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91] 養慧學苑/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92] BM計畫案/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93] 寧國禪寺/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94] 九華山大覺寺/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對談] 不真實的存在/姚仁喜×宋立文×王俊雄
[評論] 「水中月,空中花」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所展現的佛理與建築思考/宋立文
書介」導讀─建築為何重要/吳光庭
論壇」路口與眺望:亞洲現代都市的改變與能量/阮慶岳×林崇傑×謝英俊×劉曉都×WINY MAAS×龔書章×王維仁×SAND HELSEL
論述」Stacking Green/沈榮欽
專欄」期待一場台灣住宅建築的「文化」文藝復興/傅朝卿
專欄」請走吧!劉德華/曾旭正
作品檔案1095」東急PLAZA表參道原宿店/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 & NAP Architects
作品檔案1096」國立台北教育大學MoNTUE北師美術館 Museum of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豐田啟介/noiz architects, design & planning
作品檔案1097」「愛麗絲的鏡子」華山電影館/禾磊建築/禾磊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098」流轉/花蓮平地森林國際藝術節/禾磊建築/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99」白盒子計畫「游。樂園」White Boxes Project URS13 PlayGround/禾磊建築/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00」YD office/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的地方」消逝的黃金歲月:台灣城鄉景觀的今昔之比/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時值農曆春節,本期特別策劃「姚仁喜及其佛教建築」。
在台灣由於佛教徒眾,相信成為佛法護持者的建築師並不少。然而除了稀少幾位外,我們卻難得看到建築師以佛教建築為創作對象。尤其像姚仁喜這樣在世俗建築上非常成功的建築師,探討他的佛教建築,某種程度上是揭露了他少為人知的一面。不過更令我們感興趣的,是他的佛教建築是否與他的世俗建築之間有所差別?信仰佛陀及修研佛法,是否為他的佛教建築帶來一番超凡的境界,進而給我們帶來啟發?然而,從另一角度來說,這些問題本身似乎就不是問題,因為佛學並非為實用而生,其有用正在於其為無用。法鼓山農禪寺為本特輯重點,也是姚仁喜近期最重要佛教建築,這件作品不但和他14年前完成的養慧學院前後輝映,而且似乎也說明了他在思想上的進展。雖說「水中月、空中花」來自聖嚴法師的提示,但抽象語詞要成為具體空間,並非容易之路,必須要打從內心有真切理解才行。其歷程正如在特輯中對談裡所說,2004年的BM計畫案是個關鍵,真實必須藉由虛幻才能真正真實,就如藉著平靜之水的水中倒影形式才能圓滿,而這計畫案早在農禪寺開始設計之前兩年即已完成。在這裡我看到的是對智慧的追求,而非僅僅是任何物質上的成就,然而,智慧並非空無或無為,而是虛幻與真實之間的辯證,真理似乎就在這辯證之中,而這正是宋立文評論文章中所表達的。
本期還刊登數件優秀作品。首先,是兩位日本建築師的作品,作品一在東京,一在台北。中村拓志事務所在東京所作的「東急Plaza表參道原宿店」,去年完工以來,即引起多方注目。除了因為基地位於表參道轉角,本就容易引人注目外,還跟其具體實踐立體森林的概念有關。他在時尚商場的頂樓打造一座空中公園,努力克服各種技術問題讓樹木茂密,又以城市餐桌聚合人群,最終在繁忙的市中心成就一座令人驚訝的夢幻綠島,頗具啟發。豐田啟介是在台灣發展的年輕日本建築師,本期「北師美術館」可說是其創業的重要作品之一,雖然這個作品著重室內,但其手法嫻熟流暢,空間層次豐富,又合於小型美術館使用,不像是新手之作,所以其創作後勢頗值期待。其次,本期也包含禾磊建築的三件作品。禾磊由梁豫漳、蔡大仁和吳明杰三位優秀建築師組成,台建之前刊登過位於高雄的「收摺盒」,受到很多人的矚目。最近禾磊又因為「光點華山」電影院完成,更加受到注意,因此本期除光點華山外,又特別商請他們提供流轉和白盒子兩案一起刊登,讓讀者能進一步認識其設計理念和方法。簡單地說,禾磊的設計嘗試回到建築的樸素本質,在簡單的幾何關係中,利用方盒(其實是一種原型)追求空間的純淨,他們的幾何操作直如教科書般的簡潔有力。此外,本期作品還包括「YDoffice」,這是原典建築師事務所(陳俊言)在本刊的處女秀,他的設計看似無為,實則清新簡約,材料組織和空間構成毫不做作勉強,是很好的一件作品。
本期文章首先是吳光庭為「建築為何重要」一書所寫的書介,該書原作者為紐約時報建築版專欄作家Paul Goldberger,而該書該一出版就洛陽紙貴,因為書中內容坦白直陳美國建築普遍對於公共性不夠關注之缺短,而吳老師之文章深入淺出,很能掌握該書要旨,顯然深有同感,是很值得一讀的導言。接著是忠泰基金會提供的論壇文字,是基金會在成功創辦中山創意基地URS21之後,為該基地周圍地區都市再生特別舉辦的論壇,並邀MVRDV和謝英俊各提出計畫來供討論,其創意構想是很好的都市論述。再來是沈榮欽以他親身經驗,為我們介紹他在胡志明市自宅的建築探險,他將之稱為「Stacking Green」,文章生動感人,充分從業主和居住者角度,說明建築和人的關係,在台建這個多數是建築專業人閱讀的雜誌刊出這文章,應該格外令人有感。最後,陳其澎在臺灣的地方專欄提供的「臺灣城鄉景觀的今昔之比」,讀畢除了令人警惕之外,其實也有令人振奮的一面,因為台灣之美還是值得我們期待,因為美醜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只要警覺,或許改變只是在一念之間。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9
8079
7444
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