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龍市場及社區重建工程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3月 Vol.258
19425 2017-02-24
關鍵字 :  住宅 台北 曾永信 住宅


 

作品檔案1513

臺北市大龍市場及社區重建工程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提供: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概念
台灣大部分的傳統市場經常給人一種骯髒、灰暗、甚至腥臭的視覺及嗅覺感受,而複合性大樓內部的辦公及住宅也都常因此受到拖累與波及,不僅如此,市場外部環境大多缺乏舒適的樹木綠意及宜人的生活情境,而內部動線又通常盤根錯節、錯綜複雜,整體室內外空間難以給人優質友善的使用體驗。有鑑於此,本案在整體社區營造上,希望可以全面改變既有現況,開創宜人的休憩空間、開闊的綠意環境、嶄新的市場形象、摩登的洽公空間及舒適的居住品質。

設計過程
雖然我們抱著極大的理想企圖改變國人對市場、公宅及複合性大樓的刻板印象,但是本案的執行過程卻是自開業以來最複雜也最辛苦的案件了。我們身兼多職、扮演多重角色,工作內容已非合約上的建築設計而已,某種程度來說,更像是「社會設計」。我們的業主單位從原先單純的都發局,演變成九十六戶的住宅居民、八十二戶的市場攤販、五金商業同業公會、社會局、環保局及工務局。除此以外,需要同步協調的單位包括住宅重建委員會、市場重建委員會、區公所(區民活動中心)、老人日間照顧中心、老人服務中心、身障日照活動中心、蘭州清潔隊、公廁管理隊及環保稽查大隊等。

發展「設計」
為徹底改變國人對傳統市場的負面印象,我們決定從景觀環境開始著手進行改變。首先,我們大量退縮建築量體、創造全街廓的環狀人行步道,同時搭配連續性的喬木灌木及街道家具,試圖提供居民一處充滿綠意的人行環境及友善社區。除此之外,為吸引民眾前往採購洽公,我們選擇在重慶北路的主要面向上設置挑高大器的入口門廳。民眾從此進入後,往左往右可各自進入市場的熱食區及一般販賣區(詳平面圖),往中央直行則可以來到辦公樓層的主要梯廳,訪客於此可搭乘電梯直通二至五樓的市府辦公室進行洽公。住宅的主要出入口則設置在相對寧靜的街廓東側,此配置原則可確保住戶的隱私及動線的獨立。除此以外,基地的南北兩側設有市場次要出入口,東北角則設有U-Bike及地下室停車場出入口等設施。在確定景觀及整體配置原則後,接下來就是市場內部的改造了。除全面規畫現代化的設備管線以外,在整體設計概念上,我們試圖轉化並連接周遭的廟宇意象,並透過對材質與顏色的掌握與運用,企圖營造一個既現代又別具歷史意義的新大龍市場。不僅如此,我們還結合台北世界設計之都的團體組織,深入參與市場的品牌識別、形象包裝、指標系統及室內的設計等額外工作,目的即希望能協助打造精緻細膩的商業空間,引導傳統攤販進行營業觀念的改變及販售型態的轉型。

除了一樓的大龍市場以外,我們也精心設計了二至五樓的市府辦公空間,期待前來洽公的民眾及長期駐地辦公的市府人員皆可以感受到嶄新的空間體驗,因此特別將室內設計的範疇全面擴展至各層的公共大廳、梯廳、走廊、茶水間、男女廁所甚至是五樓的戶外景觀露臺。在六至十三樓住宅的部分,由於原住戶要求將平面恢復至三十年前的配置格局,因此我們調閱了當年的建照藍圖作為此次的設計依據,並著手進行相關設計變更。新方案的平面配置恢復至原雙塔量體的規劃模式,每塔樓由八個樓層堆疊而立,每層分別由六戶住宅單元組成,單元分成甲、乙、丙三種戶型,每戶型又按照住戶們最新的需求做出二至三種差異化的平面格局,最終總共規劃出十三種不同的格局,平均分布在九十六戶的雙塔量體中。然而由於三十年前的平面規劃部分格局不佳、空間破碎畸零、少數廁所也無通風採光,我們認為有修正之必要,因此經過溝通與協調,住戶也都能認同居住品質的重要,最終所有平面皆能達到格局方正、通風採光的最佳設計條件。

進行「研發」
本案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內,早期有非常多日治時代所留下來建築,丁掛磚材為當時普遍採用的建造特色。有鑒於此,當我們有機會在此區域重新打造一座新建築時,我們除希望能善用現代的手法語彙進行設計以外,同時也期待能賦予具有歷史情感的營建材料,結合過去與現在,創造一座具有溫度的當代建築。我們發現,丁掛磚的規格是由日本所訂製的,其寬度尺寸是以三公分做為基數單位,長度有十一公分及二十三公分兩種,厚度有1.2公分、1.5公分及1.8公分三種,表面則有岩面、劈面、釉面、直溝、橫溝等多種紋路。我們收集了市面上各式常見的丁掛磚進行研究,並從中篩選了不同長度、寬度、厚度及紋路的種類進行編輯組合,目的在於企圖創造一棟既精緻細膩又富具韻律變化,同時也充滿手工質感的溫度建築。

結論感想
  台灣傳統市場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市集,更是大家兒時記憶中的感情聯繫。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市場的管理方式及營運觀念皆因未能相對提升改善,導致民眾前往採購的意願大幅降低,許多傳統市場面臨歇業或倒閉的窘境。我們希望能藉由大龍市場的重建,徹底改變國人的刻板印象,並透過我們對建築、室內、燈光、景觀、識別、指標等項目的設計呈現,全面翻轉既有的負面觀感,進而豎立優良典範,促進市場的再生計畫。

(文: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台北市大龍市場及社區重建工程Dalong Market Mix-use Building
業       主:台北市市場處
地       點: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
用       途:1F為市場、二至五樓為辦公室、六至十三樓為住宅

建        築
事  務  所: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曾永信、曾柏庭
參  與  者:曾柏庭、李逸仁、張峰溢、孟義傑、楊康倫、葉聿菁、蘇筱媛、
                 胡伊姿、何勇翰、康良宇、王晟瑋、邱子淇、張瑋玲、董依婷、
                 廖聆含、許志璋、黃瑞勳、林世驊
監       造: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結構、水電、空調:ARUP(英商奧雅納工程顧問)
燈光、室內、景觀: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綠  建  築:禾鼎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智慧建築:建伸智慧綠建築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丁掛磚、氟碳烤漆金屬板
開       口:鋁門窗
室       內:石英磚、木紋磚
景       觀:止滑石英磚、塑木

基地面積:3577㎡
建築面積:2425㎡
樓地板面積:32032㎡
層      數:地下四層、地上十三層(高度:46.15m)

造      價

建      築:新台幣790,000,000元

水      電:新台幣185,000,000元

空      調:新台幣9,500,000元

室      內:新台幣160,000,000元

景      觀:新台幣2,500,000元

設計時間: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
施工時間:2016年4月至迄今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7年3月號,Vol.258)

19425 2017-02-2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里院
里埕設計工坊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3月
Vol. 210
21443 2015-02-25
剩閒居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31183 2015-03-04
水上流
葉熾仁
台灣建築雜誌2011年3月
Vol.186
18287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