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13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3年6月 Vol.213
封面繪圖:朱弘楠(國揚天母)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書介」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黃俊銘
新聞延伸」「IN-theWhere/田中央,工作中」建築展/林與欣
作品檔案1128」國揚天母/金以容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29」華固天湖集合住宅/高松伸建築設計事務所、王銘鴻建築師事務所、華固建設設計部
作品檔案1130」鄉林淳風/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31」陸江當代/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32」大將首馥/丁茂盛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33」上海御華山/姚仁喜+會元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專輯」2013第四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集合住宅類
首獎│先得月
優等│All in One
老屋新生特別獎│永和堂
環境友善特別獎│大平窩村
初選入圍名單
[初選會議紀錄]
決選第一次會議紀錄
決選第二次會議紀錄
[評審感言]
初選評審感言/王增榮│甘銘源│侯貞夙│黃長美│黃明威
決選評審感言/團紀彥│王俊雄│張晃魁│楊逸詠
專欄」台灣工業遺產「去工業」的危機/傅朝卿
專欄」光景大好的建築文化消費,你在哪個位置?/林芳怡
台灣空間文化」貝聿銘在柏林/郭秀鈴
台灣的地方」台灣地方的痛苦經驗:石門水庫移民的故事/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本期重點之一為報導本社主辦的「台灣住宅建築獎」第四屆得獎作品。首先恭喜這些得奬者。住宅獎籌辦於2006年間,當時就預計每兩年舉辦一次,2007年 第一屆得獎作品揭曉,今年邁入第四屆。將住宅設為一個特定的獎項,不能說不合理,但總歸有些偏頗,因為理想上來說建築就是建築,僅指定某一類型來進行評 比,是有些奇異。但實際上來說,住宅在創作上直接表達不易,因為各種原因,又容易失之瑣碎,競賽時比起各種公共建築,天生上常居於弱勢,所以得獎較少。而 努力不為社會肯定,自然逐漸退縮,創造力降低的結果,住宅建築設計遂落入品質日益低下的惡性循環。然而,住宅不但與生活最為接近,每年建築生產百分之九十 以上皆是住宅,其重要性和數量優勢,其實左右了整體建築生產的品質。簡言之,住宅建築設計若不改善,台灣建築的品質是不可能提升的。有見識之士當年因此提 議創辦台灣住宅建築獎,用意即在於此。 而住宅獎持續幾屆辦下來,沒有半路夭折,確實要感謝歐陽社長和上圓陳聰亨先生大公無私地全力支持。也因為有毅力地持續,住宅獎的聲望逐漸增加,功效也逐漸 能發揮,將住宅建築設計當成一種創新,提高居住者的福祉,雖不能說已蔚為風氣,但的確比起之前,受到重視的程度增加許多;而更重要的,致力於此路線的建築 師和業主單位,如元根、劉偉彥、張景堯、金以容、林友寒、半畝塘、府都、宏銓等,可以得到相應的鼓勵。但他們的努力得到回報,只是公平而已,談不上錦上添 花。除了讚譽之外,對於住宅獎的舉辦方式,其實也有些質疑的聲音。這些批評聲音中最常的,就是得獎作品都是昂貴的豪宅,所以有點指謫住宅獎為虎作倀之意, 或是用鼓勵的言詞,希望住宅獎能堅持頒給平民化又高品質的住宅建築設計等等。作為辦理單位,這些批評我們都聽在耳裡,也應該堅持,但住宅獎的舉辦本身就是 一個轉變既有事物的過程,如果不是感覺到住宅設計的重重問題,也不會起身舉辦這個獎,而我們也瞭解這將是個漸變的過程,無法一蹴可幾,必須耐心才能走出新 局面。
對應住宅獎優秀的得獎作品,本期刊出的居住類作品,也有 可觀。本期刊出甫得大獎的金以容和朱弘楠新作「國揚天母」,本案為都更案,限制條件較一般更多,但處於具有地標性格的基地,因此可以看到建築師如何梳理這 些令人生畏的繁複,透過不懈的努力掙扎出一個一般建築師難以做到的正面形象的都市建築。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曾是日本後現代建築的代表人物,尤其他的鋼彈造 型建築,近年來雖然影響力式微,但透過本期刊出的新竹「天湖」,仍能感覺到他洋溢的創造力。住宅瑣碎細節被處理成細緻的金屬之間關係,天湖呈現出來那種超 乎真實的非物質感,是很動人的,也給了我對於住宅另一種境界的想像。相較起來,「陸江當代」和「大將首馥」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表現不如前兩案傑出,但也各 有其著力點,值得細看。「御華山」案細緻的外牆處理,則可以和新竹天湖一較高下。
而暑期將屆,近幾年在台灣逐漸形成的建築展覽風氣,即將 達到頂點。因此我們特別整理了幾個主要建築學院的展期資訊,方便讀者參觀。而宜蘭田中央的第一個個展「田中央工作中」,也將在六月初展開,這個展覽由王增 榮和我擔任策展人,本社亦是協辦單位,所以不好在此自吹自擂,但期待是個獲得好評的展覽。受人矚目的日本代謝論展覽,將是台灣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次建築展,即將在七月初舉行,本刊亦擔任媒體協力角色,這期首先刊出展覽資訊,接下來其活動詳細內容,將在本刊詳細披露,請大家拭目以待。
最後,台灣空間文化專欄中,中正大學歷史系郭秀鈴教授替我們介紹貝聿銘在柏林的作品,觀點清新,非常值得一讀。而陳其澎的台灣的地方專欄,本期以石門水庫說明台灣地方塑造的辛酸過程,角度原就特殊,尤其寫作資料來自田野調查,更令人動容。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6
8076
7442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