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蝦子,碳排比牛還多?!


GREEN綠雜誌 2010年4月 Vol.004
5294 2016-08-22
關鍵字 :  碳排放

▲蝦子最近暨牛肉之後,成為環保界關注的焦點,包括它的養殖方式恐對環境造成沉重的壓力,每單位熱量的碳足跡也遠高於其他肉類。

 

 

 

 

吃蝦子,碳排比牛還多?!

 

 


文字:張揚乾
圖片:fatknowledge.blogspot.com,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台灣曾經號稱「草蝦王國」,養蝦技術與出口量在全世界都佔有一席之地;近年養蝦業雖受「白點症病毒」以及沿海水質污染而沒落,但國人平均一年仍會吃掉近六萬七千噸的各類蝦子,光草蝦一年每人就吃約十隻。然而,蝦子最近卻暨牛肉之後,成為環保界關注的焦點,包括它的養殖方式恐對環境造成沉重的壓力,每單位熱量的碳足跡也遠高於其他肉類。

環保署近日召開《低碳飲食指南》研商會,幕僚人員在會議中公布一份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2008年所作的研究,文件指出若是由於以卡路里換算,蝦肉每提供100卡的熱量,就須排放3.1公克的溫室氣體,比羊肉要多0.5公克,並是吃牧草肉牛排碳量的兩倍。

美味海鮮的代價
蝦子對環境衝擊,也不僅只於碳足跡。加拿大及的知名記者泰拉斯(Taras Grescoe),在其2008年所出版的《海鮮的美味輓歌(Bottomfeeder:How to Eat Ethically in a World of Vanishing Seafood)》中,也詳實記錄了在印度的養蝦戶,如何像調雞尾酒一般,把各式的化學品丟下來餵蝦子,卻造成附近海浬嚴重汙染。他也發現,由於開發中國家養蝦池的不斷擴張,已破壞全球38% 的紅樹林面積,也使得許多人口密集的海岸,對颱風或海嘯等天災的承受能力大幅減弱。
 
養蝦會破壞環境,但野生抓回來的蝦同樣糟糕。泰拉斯發現,因為蝦子是底棲生物,所以漁民通常是用底拖網「犁」完海床才能抓到;且往往抓一磅的蝦,會抓到五到二十磅人類不吃的雜魚,這些無辜被抓的海洋生物,往往還沒被丟回海里時就已斷氣;而整個面目全非的海床生態,還得靠幾十年的光景才有可能自己恢復。

改變養殖方式,為高碳足跡解套
台灣去年全國各類蝦的產值也接近八十億,面對國際上對於養蝦不環保的指控,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也是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的冉繁華助理教授,則認為隨著養殖方式的改變,目前台灣的養蝦業不見得對環境的衝擊會這麼大。
 
「過去台灣是超集約式的在養蝦,投入的能源較多。」冉繁華指出,台灣養殖戶過去每平方米至少會投入100尾以上的蝦苗,「蝦子愈擠,愈需要打氣的設備,也就愈耗能。」

但他認為,至若養殖戶能採每平方米40尾以下的粗放方式養蝦,並配合引入藻水自然產生氧氣,則海藻至少能滿足一個蝦池約40% 的氧氣,且另還有固碳的效果;至於氧氣不足的部分,則利用夜間離峰用電期間,在啟動水車打氣補足,也讓電網的負擔更少。冉繁華表示,目前漁業署也已經開始針對打氣設備,補助加裝太陽能板等再生能源裝置,將使得台灣的養蝦方式能更減碳。

而長期投入在無毒蝦養殖的吉品養生創辦人劉吉仁,也以自身經驗支持冉繁華的說法。他說把養蝦密度降低後,蝦子就較少因打鬥而受傷感染,自然就不需要在蝦池投抗生素,既能減少整體資源的消耗,也能養出一池無毒蝦。

除了讓蝦子活動空間變大外,劉吉仁另一個幫助養殖蝦減少碳足跡的方式,是捨棄過去一整箱蝦子直接加入冷凍包裝的方式,改採一隻隻蝦子單獨冷凍成形。劉吉仁採取的這個方式,能讓消費者要吃幾隻蝦子時,就能選擇解凍幾隻蝦子,而不是讓整箱蝦子反覆結凍與解凍,這個方式既能避免讓蝦肉茵一再解凍而變「粉」,也能幫消費者省下再結凍時的用電量。「消費者解凍是為了吃蝦子,不是為了要解凍水。」劉吉仁說。

以上讓養蝦更環保的作法,雖讓養蝦的成本高了許多,但海大教授冉繁華認為,與其養一堆在市場上便宜出售的蝦子,不如養有品牌價值的,這時就可以配合農產品的生產履歷,讓消費者可以知道蝦子的來源與生產方式,生產者也更願意對產品負責。

少吃紅肉,仍是上策
雖然蝦子每單位熱量的碳排放較高,但一般而言蝦並不被當作主食,且若以每50克蝦肉僅含56卡換算,一公斤蝦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碳足跡大約僅等同於製造一個免洗的塑膠杯,遠低於相同重量但高卡路里的牛肉排碳量。因此,如果為了對抗暖化,少吃紅肉仍然是應對氣候變遷的第一選擇。

過去早有學者明確建議,若全球能把食用牛羊等紅肉的重量,降至每人每天50克,將對減緩暖化其實就有莫大助益(McMichael 2007)。而瑞典國家食品部與環保署所擬定的《友善環境食物選擇指南(Environmental Effective Food Choice) 》,更明確希望國民能減少肉類的攝取,包括像每公斤會排放15~25公斤溫室氣體的牛肉。

低碳飲食,人人有責
蝦子只是低碳飲食的一隅,環保署目前所正研擬的低碳食物指南,就希望能廣邀各界意見,也正參考衛生署所發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希望能提出適合台灣的低碳食物建議。環保署規劃是希望能在一年內推出相關指南,好讓國人也能從日常飲食上對抗全球暖化。

但即使國家現在沒有公布標準,但消費者仍可以藉著選購在地的食材,或是詢問農產品的生產履歷,來降低自己在飲食上的碳足跡。而參與由當地農民所自發舉辦的農民市集,也是一個很好的場合來了解食物的由來,以及比較不同產品在能源投入的多寡。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社會上每個環節都有各自可努力的地方,國家要制定更多能應對未來挑戰的政策,企業要擔負更多社會責任以及降低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媒體與非政府組織要發揮更多監督的力量及引領社會邁向永續的未來,個人則是可以朝向降低物慾或利用消費者或公民選票的力量,來改變整個社會。當然,如果個人覺得改變社會的責任太重大了,至少可以先從改變所點的食物開始吧!

 


 

5294 2016-08-22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7640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979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6475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