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桑那州的沙漠永續小鎮(下)
阿柯桑蒂 Arcosanti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 2017 FEB/MAR Vol.45
3853
2017-01-26
▲ 倒映山色的圓形水景。
travel
亞利桑那州的沙漠永續小鎮(下)
阿柯桑蒂
Arcosanti
文字、攝影:楊天豪
阿柯桑蒂(Arcosanti),一座試圖在沙漠中實踐永續環境價值的小鎮。在上一期專欄中,已經介紹過它的歷史脈絡以及生活樣貌,甚至是「阿柯學」的概略描述。不過,這套運行近半世紀的理論,究竟套用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策略可供參考?透過我的觀察與描繪,逐一拆解成陽光、空氣、水等層面,一一與各位讀者分享。
精準地玩弄陽光,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同樣是北美沙漠地區的太陽,在夏天與冬天之間,有著「毒辣」與「和煦」的天壤之別。整座阿柯桑蒂社區中,最醒目也最常有人在戶外活動的建築物,就是半圓形薄殼拱頂的戶外廣場,以及半圓球體的風鈴工坊。看似奇異的外貌下,蘊含著沙漠建築在夏天與冬天之間,對於陽光取用的智慧。
夏季的太陽角度高,無論是半圓型拱頂廣場、半圓球體風鈴工坊,都藉助著刻意向內退縮的戶外工作區,讓建築物的邊緣形成一處絕佳的遮陽板,為夏天的酷熱,打造一處得以喘息的遮蔭空間。
不過,隨著冬天的太陽角度偏低,需要藉助太陽熱能的需求也就跟著提升。因此,原來在夏天會形成陰影的工作區,不僅在冬天可以得到陽光照射的溫暖,刻意安排的窗戶角度,也能讓位在二樓的住家,有效吸收白天的太陽熱能而保持溫暖,減少暖氣使用。
▲ 建築形體與光影關係的說明圖。
除了善用冬夏之間的太陽角度差異,更精準的地方在於,當地居民會在地面上刻意畫出夏至與冬至的陽光投影線,藉此更自由地安排不同季節的活動區域,靈活地在「陰影區」與「陽光區」之間切換。有了這樣一層體會,沙漠豔陽不再是局限生活的限制,反倒成為了生活步調轉換之間的愜意選擇。
▲ 導引通風的開窗口。
環境整合的巧思,為室內空間加濕、加熱
當陽光的問題已經在建築形式中被妥善處理,與之呼應的空氣對流,就扮演著平衡夏天與冬天之間,室內空間在熱舒適度方面的重要角色。我所觀察到的阿柯桑蒂,透過水景加濕、熱氣導流、溫室增溫等方式,巧妙地兼具環境整合與視覺美感。
先從乾熱夏天談起,如果能在遮蔭下的室內空間,帶入些微濕氣,對生活其中的人來說,舒適度會大幅提升。舉例來說,從社區望向河谷對岸的峭壁,視野壯闊,可是為何偏偏有一處圓形小水景?原來,那是在設計討論後,最能兼顧視覺美學與環境調節的方案。在建築挑空底層的上風處設計水景,不僅反映壯闊山色,集中視覺焦點,同時也能藉由風的吹拂,將蒸發的水氣送進建築物氣流導引的窗口。如此一來,風的溫度降低、濕度增加,讓沒有配置空調的室內空間,也能保有一定舒適。
▲ 水景與濕氣增加關係的說明圖。
若在冬天能妥善地利用熱能,也是減少暖氣使用的好辦法。工作區與住宅區的搭配結合,讓能源使用的效率大大提升。風鈴工坊在燒製風鈴時,需要四百多度的高溫,當地居民刻意將排風口與二樓室內空間的座椅結合,形成一條密閉管道;讓熱氣可以先繞行其內,再透過水泥壁體把大部分熱量傳入室內後,最後再將熱氣導引至另一端的出風口排放。如此的設計搭配,可以在夏天時關閉排風口,保持水泥座椅的沁涼;同時也能在冬天時,將毛毯披覆其上,搭配窗戶引入陽光,為室內帶來溫暖。
▲ 風鈴高溫燒製區。
▲ 與室內空間設計融為一體的封閉管道。
除此之外,有一戶住家也善用了溫室加溫的特性,達成自我的冷暖調節。那戶人家刻意將入口退縮,同樣希望藉由建築物的邊緣產生陰影,減少夏日炎熱。不過,同樣的退縮空間,在冬天卻另有妙用。這戶人家在外側安裝了一處玻璃拉門,夏天開啟保持通風,冬天關閉就能在退縮空間形成一個小溫室,藉由陽光來加溫空氣,也間接保持室內空間的溫暖。
透過這些小細節的觀察,可以發現阿柯桑蒂的居民並非像超人一般可以耐熱禦寒,而是嫻熟地理解物理現象,與設計搭配整合,在盡量減少冷暖氣使用的條件下,讓生活更能隨著氣候變化而調整。
▲ 入口退縮與玻璃拉門的夏冬調節說明圖。
從山頂上到山腳下的水循環
很多我們朗朗上口的雨水回收、中水系統、生態池淨化等常用的省水措施,雖然聽來已習以為常,但是這些觀念對於阿柯桑蒂的居民來說,卻是一套已經使用半世紀的用水哲學。
圓弧的建築造型除了有陽光的考量之外,更著眼於良好的導水效果。無論是雨水或是生活用水,從屋頂到地表面,再進入地面下的雨水回收池,再沿著峭壁一路向下的階梯溫室,最後再來到底層的生態淨化池,這一氣呵成的系統盡量藉由重力來完成最有效率的空間安排,也成就了今日所見的阿柯桑蒂樣貌。過程中,真有必要利用到馬達來抽水,當地人也善用了沙漠豔陽的優勢,以太陽能板作為馬達運轉所需的電力供給來源。
▲ 地面的導水土坡。
▲ 山腳下的生態淨化池。
唯一的衝突,是半山腰上有一座與周圍荒漠極其有違和感的泳池。當地人解釋說,生活與休閒仍要維持,不過美國家庭普遍是家戶一座泳池,太浪費水;在此他們強調共用,因此仍然維持一座泳池為居民提供休閒需求。這番解釋或許有些「阿Q」,但不得不承認,當夜晚徜徉在浩瀚星空下的泳池,劃開銀河倒映下的池水,浮沉間仰望流星倏忽即逝,那份與天地暫時合而為一的恬靜,實在美好。
▲ 阿柯桑蒂的施工完成全貌。
在美學與實踐中傳承永續價值
對當地人來說,永續價值除了是一套可推廣的「阿柯學」理論,更重要的是結合美學,從實踐中修正,探尋更好的可能。這些信念,可以在作物的栽培與成長中發現,可以在風鈴製作與建築巧思的工藝中發現,可以在團體導覽與藝廊販售的服務中發現,可以在工作營與世界各地專業者共同的勞動中發現。
對我而言,有幸參加工作營,除了能與世界不同國家的專業者溝通交流,分享彼此對於永續環境的看法與作為,更重要的是我能夠透過親身勞動,近距離與長時間的觀察,了解當地居民們如何將永續價值融合成他們生活態度的一部分。在這裡看到的一切,台灣不一定得照單全收,但是確實可以幫助我們在構思自身的永續環境目標時,從外部提供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
你呢?有興趣成為近半世紀以來第五位參加永續工作營的台灣人嗎?去吧!期待你自己的發現。
* 更多細節請見《綠建築》Vol.45,2017年2月號
3853
2017-01-26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7775
2016-08-01
6008
2015-10-12
16553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