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都市裡的自然循環


半畝塘環境整合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 2017 AUG / SEP Vol.048
13784 2017-08-07
關鍵字 : 

 
▲ 外在綠環境是建築得以舒適的源頭。
 
 
WORK
啟動都市裡的自然循環
半畝塘環境整合
 
採訪:藍雅萍
攝影:張雅雲
 
 
車到竹北,還沒走出高鐵站,在月台上就可以看到整個特區的高樓大廈此起彼落。一座城市的表情,就在這些建築上漫開。往後退縮的田園界線,標示出都市化的漸趨完成。只不過,隨著田園界線的消失,自然風光被遺落了,大自然調節溫度的能力更失去了啟動的契機;而人們,也將錯過與環境互動的感受。
 
當半畝塘環境整合有機會在竹北特區規劃一塊土地時,他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把自然帶回都市,在建築裡建立新的田園界線,憑藉自然原則來調整房屋與環境的溫度。遂以樓為山,植樹於每層每戶;以台為島,翻土栽林成生物棲地;再以建築手法引風過水,一座可以被新鮮涼風吹拂山頭、綠葉熠熠的建築─若山,就這麼誕生了。
 
 
涼感設計始於直覺與感受
 
七月天,沿著林樹蓊鬱的入口走到若山一期(若餘山)的一樓廊道,剛吹過水池的涼風迎面而來,滿身暑氣頓時散逸。舒服涼爽,即是身在若餘山裡的第一個感受。「做建築,其實我們是很直觀的。」半畝塘環境整合顏偉純研發長說,「我們做的建築,要帶給使用者什麼樣的感受?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怎麼做?」這是半畝塘每開發一塊基地時,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因為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團隊就會去傾聽土地、會去與環境和業主互動,這些傾聽再隨著建築涵養的本能,便知如何回應。所以,建築的涼感並非偶然,卻也不是刻意,而是以直觀感受為前提,順著自然物理延伸出的觀念與設計。
 
「像是若山二期每戶裡的合院,採用深遮陽的設計後,半戶外空間也不燠熱。其實一開始我們只是在想,家裡的餐廳有沒有可能像在戶外用餐一樣,自然風光就在身旁?」源頭就是這麼直覺而簡單,但團隊會因此開始去思考風要怎麼進來、怎麼吹,才是涼爽舒適的風?由此再往下思索戶外該是怎樣的環境,才能降低整體溫度?最後,帶來涼感的設計解法就這樣一連串出來了。
 
 
 
▲ 半戶外的合院空間,讓人可以親近植物產生互動。
 
 
建築在都市裡的角色:人與自然的介面
 
半畝塘由思考到實踐的過程,直觀順暢,是因為它建立在團隊最簡單也最核心的價值觀:傾聽與回應。「傾聽」,來自於半畝塘對人、對自然、對建築,這三者關係的思考。「如果我們從生活出發,在人與自然環境之間,我們的建築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顏偉純說,「想知道建築扮演什麼角色,你就必須傾聽人與自然。」面對人,你將談得多深?面對自然,你要談得多廣?而半畝塘的回應是,無論如何,建築都只是一個背景,人跟自然才是主角,「會活的東西才是有生命的,才是主角。」因此建築作為人居,它的角色即是人跟自然的介面。
 
「為什麼半畝塘很愛種綠?」原因就在這裡,包括在建築裡導入生態,也是有意識地在回應建築與人及自然的關係,「只是我們的解法是用有生命的綠當操作元素,因為植物會讓建築有了生命力。」對半畝塘而言,植物在建築裡的意義不只是景觀,他們看重的是植物隨環境與四季變化的「活」,能讓人們與之產生互動,甚至形成一種對待環境的觀念與生活態度。「我們希望把自然帶回都市裡,再把人帶回自然裡,只不過我們是透過建築這件事情。所以我們做的是介面,那個可以容納人跟自然的背景,而不是實體本身。」
 
 
 
▲ 建築是背景,植物才是主角,它讓建築有了生命力。
 
 
 
▲ 把植物帶入生活,透過植物感知環境變化。
 
 
微氣候─地景尺度的建築設計
 
此外,種綠也是希望植物帶來的自然循環,能夠回饋給襯托它的建築。這就回到了建築如何傾聽人、如何回應居住的基本需求與生活感受。關於這一題,半畝塘的回答是:舒適。「我們要帶給住戶什麼?最簡單的字眼就是舒適。」顏偉純說,「可是它其實涵蓋很多,尤其是你談溫度,它就碰到陽光、溫度差還有水,這些影響舒適度的因素彼此牽連;如果又從人的感受出發,那麼其實很難透過一個皮層、一個空間的設計把熱隔絕。」因為人是會動的、會開窗進出,一旦空間的介面打開,「你就必須得去談環境這件事。」所以要問的是,我們應該塑造什麼樣的外在環境,來支撐建築去滿足人的舒適度?
 
建築體沒有辦法獨立存在,除了基礎的物理環境設計,「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塑造外面的環境,讓外在本身就是一個健康的物理環境。」換言之,先在建築之外塑造一個微氣候的環境,再來談建築內要做什麼。因此,植物與延伸出來的生態,在這裡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綠環境就是半畝塘要塑造的微氣候環境。「植物、水、景觀缺一不可,這些要素是帶給我們舒適環境的源頭。」因為要讓一株植物存活,必須提供健康的環境它才能生長,也才能夠回饋我們想要的微氣候效果。
 
「一旦一個物理環境成形,你再把它引進來,那就相對省力多了。」顏偉純舉例,假如房子外圍是柏油停車場,這樣的鋪面導致四周都是熱空氣,房子裡面怎麼會舒服?「你就只能先用主動的方式去塑造綠環境,無法被動式地去操作。」如此一來,基地的周遭環境與建築座向也很重要,顏偉純說這個時候的建築人,是站在地景的概念來思考建築,「你透過地景來思考你的房子是什麼,等到這個環境我沒有解法了,我才用單純的建築思維,來談建築本身的被動式設計;再等到被動式處理了還是沒辦法,才用主動式。」
 
 
 
▲ 大樓外圍的綠環境。
 
 
 
▲ 若餘山跳島上的風景,已自成一個小生態。
 
 
涼帶、風道、天井:讓風遊走空間
 
此刻明白了,當我們一進入若餘山,吹到的涼風、感受到的舒爽,其實是這樣被啟動的。源頭做好,外在有一個健康的綠環境,建築內部的舒適設計才有機會讓人「有感」。但這不代表建築本身的設計不重要了,諸如創造涼帶產生正負壓引風、碎化空間形塑風道、打造天井通風等手法,還是需要一番巧思,才能真正啟動綠環境帶來的微氣候。
 
「尤其是都市裡的微氣候,我認為跟基地的天文地理條件沒有太大的絕對關係。」顏偉純說,在若山感覺到風可以從各種方向來,而風會來,主要是正負壓的概念。像是利用水池與綠植創造的陰涼帶,在空間中產生了溫度差,熱空氣就會往這裡跑而帶動了風。所以她認為,在都市空間或住家環境裡,想要有涼風提升舒適度, 溫度差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溫度差,「風就會自己找方向。」
 
 
 
▲ 水池創造涼帶,產生正負壓帶動氣流。
 
 
此外,還得力於碎化空間所創造的廊道,風才有路徑可以進來。顏偉純與我們分享,有一次半畝塘去新加坡考察的時候,發現他們明明大樓也很多,地面層卻十分涼爽,「這是因為新加坡種很多樹,而且地面層是完全開放的,甚至被拉高了,所以風可以在都市裡自在流走。不像我們被一家一家的店鋪封死了,唯一可以暢通的地方卻又是高溫的柏油馬路,導致都市裡的空氣滯留不動,我們在都市裡才會這麼悶熱。」其實只要不把基地封死、不要創造一直相連的量體,碎化所形成的半戶外空間與間隙,就可以成為風遊走穿梭的風道。
 
這個概念也在若餘山被實踐了,於是整座山,上上下下,真是無處不生風。就連地下三層的停車場,也因為在北向開了垂直天井,夏天時新鮮的風可以從南向的車輛入口處進來,進而把地下的髒熱空氣從天井排出去。至於家戶的通風,因為若餘山是大樓,風速很強,所以窗戶不需要大,而是去留意開窗的面向要能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住戶得學著如何去觀察風向與操作窗戶引導風流。顏偉純認為,某種程度如果住戶沒有相對應的感知,其實也無法達到設計者預期的舒適感。
 
 
 
 
▲ 碎化所形成的半戶外空間與間隙,成了風道。
 
 
 
 
▲ 左:通往停車場的入口是最佳的進風口。右:地下室的垂直天井是髒熱空氣的出風口。
 
 
非單向度的生態建築
 
就是因為半畝塘的理念不是單向度的,而是環環相扣的循環,因此要真正落實,就無法只靠建築設計與單方面的心意便可達成,而是要外至大環境的預備,近至住戶在觀念與感知上的配合,以及各相關專業領域的整合,才有機會在都市裡運作生態建築,進而開啟都市的綠帶。「這其實是一條危險而不可逆的路。」顏偉純說,「因為選擇透過綠環境去達到微氣候,那麼植物就一定要長得好才行,假如長不好,不就全部歸零了嗎?這也是我們只能不斷往前走的原因。」
 
況且,對於植物與生態的知識要堆疊很深,除了直觀感受還需理性檢核,因此半畝塘在種樹方面向日本取經建立植物履歷,在物理環境上事先模擬再微調,完工住戶入住後,還需要每1.5個月的客戶訪談與一年一度的總體健檢,當然還有無時無刻對植物的關照養護。「你就是必須全方位地照顧好自然這件事,永續才會啟動,只做單一的事情是沒有辦法談循環跟永續的。」
 
然而當你啟動了有生命力的循環,你就會在裡面發現更豐富的東西。雖然知識沒有盡頭,追尋無法回頭,但它的回饋都將超出你預期的想像。「你剛剛問我們一直以來是怎麼走到這裡的,」一路參與半畝塘實踐核心價值的顏偉純研發長,氣定自若地對我們說:「我覺得是自然給了我們動力。」此刻坐在若山裡,風正從合院吹過桌面,這合該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 在都市建築裡導入生態,成為人與自然的介面。
 
 
/// 完整版圖文請見《綠建築》vol.048
 

13784 2017-08-0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7638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979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6475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