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清萊|樹林間的光教堂


泰國災後學校重生 Bann Huay San Yaw—Post Disaster School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雜誌 2018 AUG / SEP Vol.54
2834 2018-09-09
關鍵字 : 

 ▲三間教室相通,彼此之間沒有封閉的門和牆,精簡建材也兼顧安全性。

 

 

 

泰國.清萊

樹林間的光教堂

泰國災後學校重生

Bann Huay San Yaw—Post Disaster School

 

文字:林珮芸

圖片提供:Vin Varavarn Architects

攝影:Spaceshift Studio

 

清萊是位於泰國最北的一個府,面積約11,678平方公里,海拔400多公尺,總人口數約120萬人,天氣涼爽,屬於高山地帶。這個俗稱「黃金三角洲」,位於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個國界地帶的山區,曾以其高海拔「嬰粟種植區」而聞名於世,如今改以農作物品為主要收入。由於鄰近多國,擁有特殊的地理環境,貿易往來非常便捷,再加上當地獨特優美的景致、雄偉的廟宇和山區部落民族的奇異風情,每年都吸引著無數遊客。

 

這樣平靜美好的地方也會面臨天然災害的威脅,大自然的反撲往往是人類文明的重新洗禮,可能被破壞殆盡,也可能重新繁衍出新面貌,無論物質上有多大的損壞,更嚴重的是在心靈上所造成的陰影,尤其對於兒童來說。201455日,泰國北部清萊遭遇了規模6.3的強烈地震,73所學校在此次地震中遭受破壞,近兩千名學生的生活受到影響。為了短時間讓學童恢復正常作息,該地決定重建學校。

 

勇往直前,只為朗朗讀書聲

向來與大自然關係親近的清萊,災後重建同樣想出了環保建築的設計。以相對低成本的方式大量運用在地建材,短時間重新搭建出一間學童的短暫庇護所(學校)。由非營利網絡組織「災後設計」(Design for DisaterD4D)發起了災後重建項目,在最受影響的地區建設九個新的社區學校。

 

九間泰國新興建築師事務所受到邀請參與該項目,各自設計一所學校。泰國工程學院(Th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hailand)和泰國諮詢工程師協會(The Consulting Engineers Association Architects under Royal of Thailand)提供工程技術支持、泰國承包商協會(Thai Contractors Association)為設計團隊聯繫建設公司,而暹羅建築師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iamese of Thailand)則提供技術支持,並通過其公共關係向社會募集資金或是建材。

 

森林間的遊樂場也是心靈堡壘

知名環保建築事務所Vin Varavarn Architects負責設計的是Baan Huay Sarn Yaw學校,此案獲得2017年美國建築獎AAP最佳教育空間(Education Building)。新學校需要為部落家庭的中學設計三間新的標準教室,而且建築設計要求必須是抗震建築,可以由當地工人簡單建造,並且盡可能降低造價。建築採用了許多輕質的建材以減輕地震中產生的水平衝力,這所學校在鄉間,在泥土上被一片綠意包圍,從地面挑高的教堂式結構給孩子莫大的想像空間,既像野地露營也像高聳的樹屋,對大人來說,亦是一所心靈的教堂。

 

這樣的設計不僅是建設標準的教室,更是要在學習空間上活躍災後受害孩子的生活氣氛。平面布局上,將三間教室整合到一棟建築中,可減少土地的使用。每間教室都配備一條廊道,廊道一方面可以用作學生放鞋的室外場所,讓孩子可以赤腳在木質地板上行走,增加與自然的接觸;另一方面有助於為兩間教室隔音,並增加風的流通。三間教室相通,彼此之間沒有封閉的門與牆,精簡建材也兼顧安全性,孩子身處在這樣兼顧通透與少部分圍擋的空間中,老師可以一邊教學同時給予注意力的關注。

 

 

▲每間教室都配備一個廊道,一方面可以用作學生放鞋的室外場所。

 

 

 

教室基地下的小山,順勢而生

其中最特別的是,為了避免地震再度侵襲,該建築設計之初即直接遠離地面,以重點支柱穩固建築,即便面臨倒坍也不會造成過度傷害。基地的斜坡地形被建築師巧妙利用,創造了建築下半部的半開放多功能空間,與自然地形和諧而生,和緩的坡度降低建築與土地之間的落差,自然學校的有機生長不因人為而破壞環境。它也大量使用竹子、木頭等當地建材,整體建築以鋼條架構出空間的量體,銜接處選擇以仿古老編織的工藝銜接,取代灌注水泥可能產生的擠壓扭曲之風險。

 

 

▲該建築為了避免地震再度侵襲,設計之初即直接遠離地面,以重點支柱穩固建築,即便面臨倒坍也不會造成過度傷害。

 

 

▲基地的斜坡地形被建築師巧妙利用,創造了建築下部的半開放多功能空間。

 

 

 

交錯編織、多種素材的混合搭配使用,形塑出學校的各種幾何空間,三角形外觀的屋頂有利於排水;屋頂不負重,承載支撐保護的功能;內部不過度掩飾包覆建材,讓孩子學習與自然媒材共處。此外,該建築還有一個設計亮點:沿著建築的縱向深處被布置了一排竹架子,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在花盆上種植五顏六色的花朵。

 

 

▲交錯編織,多種素材的混合搭配使用,形塑出學校的各種幾何空間。

 

 

▲孩子可以赤腳在木質地板上行走,增加與自然的接觸。

 

 

▲內部不過度掩飾包覆建材,讓孩子學習與自然媒材共處。

 

 

▲從地面挑高的教堂式結構,既像野地露營,也像高聳的樹屋。

 

 

打開天窗,迎接日光

傾斜的屋頂對孩子來說有高低差的危險,因此建築師特別設計出一個陽台作為過渡銜接,是防止孩子們掉下來的安全設施,卻也意外成為建築室內外的魅力空間。而前面提到竹架上的花盆則向孩子傳達設計者的訊息,提醒孩子們儘管自然災害帶來了嚴厲又冷酷的傷害,但是自然也給他們每天的生活增添了美好和快樂。屋頂設計為不同透光度的面板,包括竹簾和鐵皮,以大量採光降低電力使用,同時兼顧美觀。拼接式的屋頂平時可以單片打開接受日光,災害時也因各自獨立可分散壓力。

 

 

▲ 屋頂為不同透光度的面板包括竹簾和鐵皮,設計大量採光降低電力使用,同時兼顧美觀。

 

 

 

▲傾斜的屋頂對孩子來說有高低差的危險,建築師特別設計出一個過渡銜接,作為陽台。

 

 

孩子可以在大自然中學習,下課後可以在其周圍玩耍,三間教室如同大家庭般,將大家的身心緊緊相連。建築師禮敬在地環境,發揮樸實建材的最高美學,重新創造出一種生活感與新生的洗禮。這是一間心靈的教堂,也是孩子接受自然教育的堡壘。

 
 
▲孩子可以在大自然中學習,下課後可以在其周圍玩耍,三間教室如同大家庭般將大家的身心緊緊相連。
 
 
 
 

 

2834 2018-09-0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7236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894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6177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