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的陽光,恰好的風


KSM Architecture工作室 KSM Architecture studio GREEN BUILDING 2020 FEB/MAR Vol.063
2461 2020-02-17
關鍵字 : 

▲工作室與一座廟和參天大樹比鄰而居。

 

 

 

 

恰好的陽光,恰好的風

KSM Architecture工作室

KSM Architecture studio

 

文字:沈如瑩

圖片提供:KSM Architecture

攝影:Sreenag BRSSneha Vivek

 

【KSM Architecture Studio】

位置: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清奈縣

用途:辦公室

設計/團隊:KSM Architecture

建築師:K.S MoneySriram GanapathiSiddarth MoneyPonvinodS. SeranP. MathivananRaginiDeepak JainSidharth T Vaishnavi RJayaprakash Reddy

日期:20162

 

 

 

▲壁面上緣突出的設計可減少陽光直射導致溫度上升。

 

 

位於印度南方的清奈(Chennai)是孟加拉灣沿岸最大的城市,全年氣候炎熱潮濕,5月到7月之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高溫可達攝氏40°C左右;10月至3月則相對涼爽。印度的建築師事務所KSM Architecture,決定在這座城市的新興商業中心Sripuram Colony為自己打造新的工作室,第一街(1st Street)是典型的印度街道,工作室旁邊是一座已有35年歷史的小廟,以及四棵參天大樹。

 

清奈幾乎全年都保持恆定的南風,速度約為1.5公尺/秒,來自海洋的微風溫度較低,清奈的建築物長久以來都根據這個特性進行通風設計。設有自助餐廳的陽台及傾斜的竹屋頂,沿著建築物的東側邊緣延伸,除了能遮蔽陽光,並能引導涼爽的海風通過屋頂上懸掛的開口進入工作室。

 

 

▲西側立面只開一個窗戶,並藉芒果樹和攀藤植物隔熱。

 

 

▲落地窗內外的植栽增添些許涼意。

 

 
 

 

 

全方位隔熱措施

由於氣候炎熱潮濕,有60%的熱量來自直曬至屋頂的陽光,在建築物外部設計隔熱包覆十分有必要。工作室的淨寬為10.7公尺,由45公分寬的混凝土肋梁,以一公尺間距形成架構。屋頂採用25公分厚的高密度聚苯乙烯砌塊,夾在兩個10公分厚的混凝土板之間宛如三明治一般的構造,外層再覆蓋高太陽反射指數的瓷磚,進一步降低吸熱。在屋頂的梯形鋼錐中,更設置了三個30公分的方形天窗,將散射光引入工作室。

 

竹屏風:調節自然光與空氣對流

東部和南部的外牆以鋼桿將六公分長的竹節串成的屏風覆蓋,此設計的目的有三:一、引入早晨和下午的陽光;二、引入南方的微風,同時因空氣對流產生的負壓,減少外界的塵土一併吹入的比例,有清潔空氣的效果;三、降低室內空間溫度(約可達2°C)。在南側靠近屋頂的地方放置了兩個電動擋風板,擋風板垂直牆面打開,有助於將周圍的微風吸入室內。

 

人工與自然,雙管齊下

在溫度最高的三、四個月中,朝北的立面對著太陽,因此減少上層開口。少數幾個開口採用深切窗戶,可以減少臨界的陽光照射角度。較低的開口設有玻璃滑動門,上面覆以常綠的本地開花攀藤茉莉Nithya Malli。西側立面只有一個開口,因為西曬之故,這堵牆通常吸熱甚多,該地現有的芒果樹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陰影,而大部分立面則是空白的生物牆,同樣覆以常綠開花攀藤植物以隔熱,此處種的是西番蓮屬的mupparisavalli。這些人工與自然的隔熱措施,將室內溫度保持在2530°C之間,較室外溫差可達510°C

 

當地建材及永續設計

本案工作室的建材採用當地材料。多孔的竹屏風彷彿讓建築物戴了面紗,引入大量光線進入室內,又使其免受惡劣的室外環境影響。庭院地表為透水的混凝土床,用以收集雨水。內部空間由當地的石灰岩「Tandur」石材包覆,這種石材在視覺上具有自然的顏色變化,同時保持涼爽的表面。另外採用回收的松木板與混凝土搭配,為空間營造出質感。

 

多層次室內空間與設計細節

工作室從外觀看來是單純的兩層樓,但內裝的設計卻超乎想像,在中央區域的兩側分別創造了五個不同的層次,以視覺和感官的方式與街道連結,這五個層次的空間分別為主要設計師辦公室、建築和工程工作室、圖書室和工作坊。除此之外,頂樓露台設有自助餐廳,整個工作室由整片屋頂覆蓋,成為一個完整空間。

 

 

 

▲外部看似兩層樓的建築,內部實則有五層錯落的空間。

 

 

▲屋頂設置了三個30公分的方形天窗。

 

 

雖然內部具有多重層次的隔間,但中央空間在視覺上將所有空間融為一體,從而創造連通的工作氛圍。藉由不同位置的直梯和迴旋樓梯將各個樓層相互連接,增加了在空間之間移動的體驗。在其餘細節中,可看到許多永續設計的巧思:空調管道巧妙融於室內空間;工作站覆以纖維加勁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讓空間色調維持一致;用於圍籬的松木與回收的水管,則經過再利用,設計為圖書室的書架。

 

 

 

▲藉由不同位置的直梯和迴旋樓梯將各個樓層相互連接。

 

 

 

▲設有自助餐廳的陽台及傾斜的竹屋頂,能遮蔽陽光並引導海風進入工作室。

 
 

藉由完成自己的新家,KSM Architecture工作室充分實踐了自身的設計理念和原則,打造以永續設計為基底、實用、美觀、舒適,同時保有個人空間與團體討論彈性的工作空間,想必有助於未來更多的腦力激盪。

 

 

 

 

 

 

 

 

2461 2020-02-1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7236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894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6177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