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行動成為社區恢復的機會─借鏡IET
英國 西約克郡 托德鎮 可食地景 GREEN BUILDING 2020 JUN / JUL Vol.065
4016
2020-07-10
▲大夥兒一起準備鋪設新的小徑。
地景行動成為社區恢復的機會─借鏡IET
托德鎮可食地景
文字:李家寧 Alexandra Li
圖片提供:IET
英國、西約克郡、托德鎮
特色:居民在社區各個角落種植可食蔬果
發起人:Pam Warhurst
成效:綠化公共區域、飲食教育、帶來新經濟
2020 年農曆春節前夕,中國武漢封城的新聞震驚了台灣社會,這一夜 2019-nCoV 以未明身份初登場即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事發之初,世界經濟強權判斷這起從中國中部爆發的疫情只會如流感般引起小波濤不足為患,未料度過整個 2 月一路到 3 月底,疫情卻未曾稍歇,勢態反而愈趨嚴重,終至演變為 WHO 宣布的「全球大流行」恐怖風暴。隨著疫病如奇襲般地肆虐各國,更多類似封城、關廠、閉館的指令被下達,國家對人民的行動限制手段紛紛搬演,開發中國家如此,已開發國家亦然,人們禁閉家中,悶得慌後開始垂釣浴缸錦鯉、擠上陽台與對街住戶歌舞相酬,或對著窗台的麗格海棠訴曲衷;一個個總是熙來攘往的觀光熱門城市,街頭像是傳說中莫名失落的文明杳無人煙,屬於人類的時間似乎靜止了,獨留威尼斯河道碧波蕩漾與海豚相伴。
每一次社會震盪都不免賠上高額的經濟代價。為因應 COVID-19(2019-nCoV 正式名稱),全球多國實施各種境管措施,斷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各國傾力施行的防疫作為很快的帶來了副作用,我國勞動部統計至當年度 4 月底的無薪假通報已經達 1.8 萬人,達近十年新高,無薪假連帶得影響勞工收入減少、消費力道減弱,以致經濟成長趨緩。根據國際調研機構IHS Market 統計,3 月份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歐元區跌到 31.4 元,是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歷史新低。
疫病帶來的社區共食反思
探照歷史的長河,東西方文化均多次經歷規模不一的疫病黑暗時期,總能挺到雨過天青。他日疫情逐漸被控制、各國解除境管封鎖之時,這世界如同長期與世隔絕的饑饉病漢,亟待營養的飽食、豐足的社交,與親近自然的精神療癒。
最初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小鎮托德鎮(Todmorden),在 2008 年的全球性經濟衰退之後,致使當地高中面臨關閉的危機,鎮上許多小店在連鎖影響下也快無以為繼,這些情況觸發了當地居民們的憂患意識,逐漸擔心起下一代甚至孫子輩的生活環境。兩位當地婦人挺身發起會議,召集居民們討論應對策略,在大夥多次的來回討論之下,逐漸聚焦行動策略的目標與推動共識,從而決定把該區來自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們,透過「吃」凝聚在一起,他們的社群標語也因而成為:「If you eat, you're in」。「民以食為天」這句直白的俗諺背後卻是牢不可破的道理,IET 善用「吃」為手段,結合人們天性喜近自然的需求,以社區營造精神號召居民各自貢獻所長,一起整理社區家園中無人關照的荒草角落、利用可食植栽改造主要公共路徑上的風景,藉由社群共工,重新形塑社區公共空間的地景風貌與過程,打破人們物理上、心理上的藩籬,拉近彼此,同時創造了身心的滿足與療癒。
▲在住屋前種植免費的食物。
▲大夥一起鋪設新的街道菜圃。
IET ( I n c r e d i b l e E d i b l eTodmorden)的行動,無疑是創造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也稱 Foodscaping)老觀念新思維的傑出應用。早在西元前的古埃及、巴比倫文明,就有利用食用作物如:石榴、棗椰、葡萄、無花果,以及芳香植物花園等,創造宮殿庭園景觀的記載;希羅時期也有不少哲人因嚮往田園生活而在居家周遭、屋頂,種植食用蔬果的例子,伊比鳩魯甚至被譽為「花園哲學家」。經歷黑暗中世紀的歐洲,修道院在教士住宅柱廊環繞的方庭中種植花卉,醫院前闢設藥園,食堂廚房前劃設菜圃,而對生活困頓的人民而言,庭園更以實用為考量。爾後,隨著科技進步、城市發展,迎來生活富饒的社會,庭園開始轉為純觀賞用途;工業革命後,全球都市化程度節節高升,人口也大量集中於都會區,相應而生的是危及生物乃至生態的溫室效應、空氣汙染、耕地面積萎縮等等課題,並逐漸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世界大都會之一的倫敦,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藉勢重整市中心,委託倫敦大學學院城鎮規劃教授 Patrick Abercrombie,以霍華德(Howard)爵士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理論為依據,疏導人口往衛星城和走廊地帶,主持制定了《大倫敦地區規劃》,英國繼之頒布《城鄉規劃法》,為倫敦綠圈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直至八○年代見效的規劃理論,也成為後起城市規劃行動前的參考標的。
綠色空間無疑是當代都市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根據《Science》期刊 2017 年中的研究報告,居家附近有較多綠或水的環境,促使人們腦部杏仁核發展較好,提升了腦部的健康;另一份由英國在2000 ∼ 2005 年蒐集分析的資料則顯示,越「綠」的城市,因貧富差距造成的死亡率越不明顯,近期環境與綠諸多研究資料都指向一種顯著的情況:都市綠化更是增進公共健康的基礎設施,且可降低健保支出。此外,曼徹斯特大學一份研究指出,IET 執行的可食地景行動,對地方的社會、經濟、環境影響都非常正向,而且可說是在永續效益之下,又凝聚了地方居民。
小行動的累積
2020 年初春,全球雖然籠罩在COVID-19 的陰影之中,IET 的創始執行祕書 Judy,在旅澳景觀規劃設計師 Janelee Li 的牽線下,仍不畏艱難,毅然在嚴密的防護中飛抵台灣,向台灣景觀領域的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進行了可食地景的經驗分享與深度交流。開宗明義,Judy 便點出了 IET 的行動關鍵字:社區、商業行為、學習,這三點也是 IET 籌辦之初即定調的的三大方向,而隨後的一切行動準則都以此為依歸,並且透過全體、一點一滴累積的事件逐步實踐。
行動的最初不像童話故事那般美好而順利。在 IET 鎖定社區中荒廢的公共空地後,即籌劃改造空間的執行時間,依據成員專長屬性安排工作項目,有的種作、有的搭棚架、有的捕鼠、有的下廚,有的成為小隊聯繫員,或是協助規劃系統化的電腦紀錄,供 IET 持續後續維管,IET 的信念之一就是:「只要是加入的人,都是 IET 用得上的人才」;社區勒戒中心的受戒人也是IET 張開雙臂歡迎的共工對象,當地社區大學外的手作盆器,就是受戒人鼎力相助的成果。然而初期當IET 在現地清除髒亂、砍除雜草時,總有不瞭解社群的其他居民側目,也有帶嘲諷意味的言語揶揄,甚至在他們好不容易清理出來的空間丟棄垃圾。但是 IET 的大夥沒有因而氣餒喪志,反而堅定地持續他們漸進而結構嚴謹的行動,久而久之,原本冷眼旁觀的路過民眾開始主動接觸 IET,瞭解社群行動的用意,其中為數不少的居民,最終也成為IET 的一員。
在公共開放空間的大前提下,可食地景的操作地點只要不被政府阻攔,可說是沒有極限。然而 IET 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除了一開始地方政府沒那麼支持,隨著營造成果呈現,地方政府也態度轉變,大力讚揚 IET 的所作所為,甚至以「善良股份有限公司」的美稱嘉許,並將 IET 廣告放上官方旅遊網站頁面的,作為宣傳當地觀光的亮點。孩子在 IET 中與成人是一樣重要的。IET 設計的可食地景營造項目與當地教學結合,讓孩子親自栽種,認識種植的作物,促發孩子與家人討論植栽的項目,從園圃中所立的解說牌誌上認識他們所種的東西,以扭轉孩子過往只從超市認知包裝蔬菜的情況。
▲正在成長的洋蔥。
▲設立解說牌,讓人知道作物已可採收。
制度化的運行方式容留了因應彈性,也廣納了各種可能的活潑氣息。IET 分組小隊雖然有各自的操作時間與地點,但是每隔週日舉辦一次工作後餐會,讓大家在作業完後一起吃飯,由於 IET 一開始就設定可食地景的產物可供民眾自行免費摘取,所以例行餐聚上,他們也不吝嗇的歡迎所有未參與 IET 活動的居民加入共餐;除了定期餐聚之外,也曾利用種作收成籌辦食物嘉年華,讓當地小學生在嘉年華上打扮成蜜蜂的樣子,以向眾人宣達學子們對於全世界蜂群崩解與消失的擔憂。諸如此類的大小活動,都是IET 藉以實踐社群設定「社區」項目的實際作為,也從過程中,提供相互「學習」各自專長與知識的機會。
▲蜜蜂旅館。
居民意識帶動政府作為
「不要求政府金援,不請求政府同意,不寫宣言」是 IET 成立最初共識的決定。在不要求政府金援、不以計畫養專案人員的堅持下,社群的物資雖然得仰賴認同者的主動提供與支持,但同時在努力且持續的營造後,卻收穫更好的成果,那就是對政府的影響力。其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當地政府如今制定新的計畫法時,都規定了興建區必須納入一定比例的花園或種植區。另一方面,雖然政府沒有實質的補助,但是政府的官網廣宣與政策回應,或許更為吸引物資贊助的效果加了一把勁。IET 的創始執行祕書Judy 笑道,「一開始都是拿別人樂捐的種籽去種,後來變有名了,開始接受世界各國邀請演講,而有了金錢的收入支持,IET 的經費都是這樣來的。」
▲正在工作的成員瑪莉 Mary。
▲運用採收的蘋果作成果汁。
▲將採收作物製作為咖哩,免費與大家分享。
IET 運作的底氣,其實也源自於籌辦之初所設定的「商業行為」方向與精神。由於組織內的所有人都是不支薪的義工,也不申請補助計畫,如此便省去寫計畫、提報告的力氣;由於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所以也省了租金、電費籌措的麻煩,節流的同時,IET 也努力開源。IET為當地商店組織掛上代表在地產品意義的 LOGO 牌誌,讓消費者能清楚知道該店所販售的飲食確實產自在地,加上一開始主打的「免費摘取」可食地景,這番情景讓當地旅遊名氣漸漸打開。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後,紐國送了一團人到當地,學習如何在重建時,讓景致也能具有可食地景的效益;托德鎮內漸漸出現來自各國組團旅遊的客群,IET 趁機經營了「蔬菜旅遊」,以講解、導覽後遊客自由捐獻的方式,增加 IET 的收益。
「台灣歷史上非經濟性的自耕自食的生活存在久遠,但是做為一種新的都市生活時尚則是最近幾年的風潮。」中原大學景觀系講師陳信甫 2015 年為文提到。而在 2013年底,IET 的可食地景經驗概要已透過網路媒體登陸台灣,惟當年媒體內容所載並未有如今 Judy 來台分享的深刻與厚實。
▲許多有興趣的外地年輕人前來小鎮觀光學習。
台灣如何行動
可食地景在台灣逐漸談出一股聲量,透過「單調草皮與園藝花卉在生態上的貢獻甚少,以食用與實用蔬果取代之」的論調,探討田園城市概念的可行性。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副教授陳惠美於 2015 年刊載於台北產經的網路文章〈可食
地景:社區/屋頂農場規劃管理〉,從環境特性、空間設計、設施配置、植栽選擇、土壤管理、水源灌溉、農作管理等七個面向扼要闡述了規劃管理概要,應可作為可食地景興起的有力科學支撐,然而可食地景議題同年予社會大眾討論時,民眾對於「菜要是種在車水馬龍的路旁邊,恐怕受到汙染」的擔心,或許反而多少抑制了拓展可食地景的機會。然而真若如此,IET 經驗或許更可以為台灣推動可食地景注入一劑強心針,在 Judy 的分享中,IET 曾針對作物受汽車排煙等空氣汙染問題詢問專家,得到的答案是正面的,收成不會有問題,因為植物本身就會處理這樣的情況,所以IET 的大夥對可食地景的收成照吃不誤。
台灣當前制度化推動可食地景的相關單位以新北市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藉公部門力量輔導可食地景對象最為明晰,而此一操作場域以社區、中庭、露台、屋頂、鄰里開放空間、學校為主,一定程度的避開了交通繁忙要道,推測仍屬於權衡之下的現象。
越來越多民眾透過可食地景的實際種作,體驗到其效果不僅止於安全食物的取得,縮短食物里程、強化都市人缺少的農耕體驗、提供景觀效果及休憩價值,都是可食地景廣泛效益的一環,在栽植作物實體的收穫與衍生出的觀光經濟效益之外,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推動過程,因著社群溝通交流而為地方帶來的凝聚力。對於 IET 而言,貫穿整件事最強烈的核心價值就是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是「有力量的」,而人們參與過程最重要的就是享受且樂在其中,相信只要與社群同在,任何事情都變得有可能,同時瞭解到時間短暫而地球正面臨諸多棘手的問題,現在不作為則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留給未來了,只要這樣信仰著並且行動,「and the power of small action」,讓一次又一次的小行動累積成巨大能量,才是最深切的盼望。
如今,全球認同 IET 理念的各個組織或社群,在各自的家園推動著可食地景;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Charles Philip Athur George)為了更瞭解此一行動概念,與 IET創始人之一─ Mary Clear 女士並肩信步對話,甚至邀請 Mary 到家中長談,展現了對 IET 推行之事的極大興趣。台灣青壯一代在生命經歷中有更多機會廣泛的接觸社區營造,也對公共事務的操作更為熟悉,「東、西方文化差異沒有這麼大」,Judy 提醒道,英國這一代也算是很保守的,而可食地景能推動成功,有一個重點是:不要讓活動過程變為制式的知識階級指導,而是要廣泛的對整個城鎮的居民展開雙臂,確保各經濟階級、文化背景的人們都能等同參與其中,因為,「If you eat, you're in」。
▲豐收祭活動,一起採收作物。
▲豐收祭活動,一起採收作物。
▲豐收祭活動,一起採收作物。
面對 COVID-19,台灣在首波攻防戰中抓穩防範先機,為此受到國際的關注與喝采,展現了台灣卓越行動量能的一面,而待雨過天青之後,面對亟待恢復的家園、親友,你,又會選擇怎麼著手行動呢?
4016
2020-07-1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7636
2016-08-01
5979
2015-10-12
16474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