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台灣自己的綠建築之路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電子刊 2021 AUG-OCT Vol.069
4204 2021-08-14

台灣綠建築


THE SELECTED ARTICLES 02

走出台灣自己的綠建築之路

受訪者:王榮進 所長

資料提供: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受訪者簡介:

現   職: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

學   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Q1:台灣推出EEWH的重要性,是否和其他國際認證標章產生競合?

綠建築標章的發展,是在里約熱內盧全球高峰會議之後,對於氣候變遷、碳排放等全球環境議題的重要回應。各國綠建築的內涵、策略、實施方法需因應各地資源及環境條件,甚至是社會發展與國情的不同,而予以調整。但整體而言,均希望透過認證系統來減緩建築開發行為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達到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的目標,因此,我們認為各國綠建築認證標章的目標是一致的,無須以競合關係去看待。

 

不同氣候,不同評估系統

「綠建築」在各國有不同的名稱,定義及內涵也略有差異,在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築」(Environmental Symbiotic Housing),而在歐洲國家稱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或「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主要強調生態平衡、保育、物種多樣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生能源及節能等永續發展課題。另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就稱為「綠建築」(Green Building),主要講求能源效率的提升與節能、資源與材料妥善利用、室內環境品質及符合環境容受力等。因此,「綠建築」不是狹隘的單指建築環境上的植栽綠化而已,綠建築的綠,其實就是生態環保。而綠建築設計概念,是由地球環保的角度出發,以全面化、系統化的環保設計作為訴求的永續建築設計理念。因此,各國發展綠建築評估系統時必須依據其本身氣候條件、國情等不同,而有所調整,並不是一體適用的。

 

唯一獨立發展並適用亞熱帶氣候的EEWH

1999年9月,因應台灣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特性,掌握國內建築物對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之需求,訂定了我國的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及標章制度。現今全世界約有38套綠建築評估系統,而台灣的EEWH系統是繼英國BREEAM、美國LEED及加拿大GBTOOL系統之後,第4個實施具科學性量化標準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同時也是目前唯一獨立發展且適用於熱帶及亞熱帶的評估系統。

 

Q2:目前國際上的綠建築認證不斷加入新概念,EEWH與時俱進的模式或機制為何?

台灣的綠建築標章制度與全世界其他國家相同,都屬自願性質,並非法令強制規定事項,僅能採取宣導鼓勵申請方式辦理。為擴大綠建築政策之實施成效並與國際同步,在推行綠建築標章制度的過程中,也歷經了幾個重要的階段性改革。此外,綠建築評估系統是建立在科學實證之上,因此,當建築材料、設備、技術日新月異,我們也應適時更新評估內容和方法,來達到更有效、更符合實務面的評量,真正做到鼓勵建築朝向更符合地球永續的目標前進。

 

由公部門領頭形成產業生態

從2001年起開始政府透過一系列綠建築推動方案及「公有智慧綠建築實施方針」規定,要求公有新建建築物總工程建造經費達五千萬元以上者需取得綠建築標章。2014年開始,進一步要求公有新建建築物總工程建造經費未達五千萬元者,須通過「日常節能」與「水資源」兩項指標。由歷年通過案件數可明顯發現,屬自願性質的綠建築標章,經由政府公部門帶頭做起,再推廣鼓勵民間參與的方式,綠建築觀念已日益普及,自然形成綠建築產業之市場機制及環境。

 

綠建築設計納入法令強制執行

為進一步強化並提升綠建築的推動, 2005年1月本部營建署完成綠建築的法制化,在建築法令中增訂「綠建築基準專章」,包括基地綠化、基地保水、節約能源、雨水或生活雜排水再利用及綠建材等綠建築規定,使臺灣成為全世界首創將綠建築設計納入法令的國家。

 

提供容積獎勵誘因,鼓勵民間參與

目前中央政府透過「都市更新條例」及「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給予更新建案採綠建築設計並取得綠建築標章者相關容積獎勵。部分地方政府也採取了類似的政策,對於推動公私部門參與興建綠建築確有實質助益。

 

建立綠建築分級評估制度

由於EEWH原為分項評估,且各分項之間並無綜合評估機制,也無等級評價的差別。為了激發國內建築業界提升綠建築設計水準的良性競爭,我們參酌了美國LEED、英國BREEAM及日本CASBEE的分級制度,增訂完成「綠建築分級評估制度」,共計分成為合格級、銅級、銀級、黃金級及鑽石級等五級,並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與時俱進,版本更新

最初綠建築評估手冊是一體適用,並未進行分類。但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把廠房的節能標準套用到辦公室,評估就有可能失真。所以我們參酌美、日、英等國家之綠建築評估制度,於2012年依不同建築類型,分別訂立基本型(EEWH-BC)、住宿類(EEWH-RS)、廠房類(EEWH-GF)、舊建築改善類(EEWH-RN)及社區類(EEWH-EC)等五種不同版本之綠建築評估手冊。(第六類:境外版(EEWH-OS)於後說明)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的整合

節能減碳一直是綠建築的重要目標,我們也希望能夠彰顯建築物設計在能源效率上的努力和表現。參考了德國、日本及歐盟等國家推動建築節能策略之新趨勢後,著手建立建築能效標示制度。並且規劃將此建築能效標示併入現行之綠建築標章制度,能效標示分為七級,可進一步精確掌握不同等級綠建築標章建築的能源效率。

 

Q3:EEWH對於台灣建築產業發展的影響?

從申請及通過EEWH認證的案件數逐年創下新高就能了解到,它確實影響帶動了整個建築產業生態的轉變。2020年通過案件數就高達848件。以截至2020年12月底止通過案件數9,255件估算,預估每年可節省用電約21.38億度,節省用水約1億400萬噸,減少CO2排放量約121.23萬噸,約等於8.14萬公頃的人造林地(相當於2.99個台北市)面積所吸收的CO2量,每年節省之水電費約達85.22億元。在節能減碳、降低環境負荷之效益部分,成果甚是豐碩。

從近七年(2014~2020年)綠建築普及率由8.36%提升到16.43%。同屬自願性質的美國LEED綠建築標章,其綠建築普及率同期約僅為3.8%。EEWH不僅協助傳統營建產業轉型,更透過相關產業的良性競爭,不斷提升建築及建材技術水準,進而帶動整體綠建築產業發展升級。更重要的是公私部門經年累月努力推動、產業界的自發與自覺,綠建築已成為一種台灣建築產業普遍認同的價值、品質的象徵。

 

Q4:EEWH與世界綠建築接軌的未來性?積極進行國際推廣的可能性?

環境永續發展目前已成為各國共同發展目標,因此推動綠建築應不再侷限於有形的國界。事實上,EEWH認證已經走出國門,邁向國際。由於全球「社會責任投資(SRI)」與「企業社會責任(CSR)」概念興起,在東南亞國家設廠的台商企業紛紛反映希望能夠取得我國綠建築標章認證,藉此提升環保永續與綠色企業形象,以爭取與國際大廠的合作。為此我們於2017年6月出版了「綠建築評估手冊──境外版(EEWH-OS)」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優先針對氣候條件與台灣相近且台商較多之東南亞國家,規劃訂定認證標準。並協助台商企業取得綠建築標章,提升於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及商機。

目前在越南及泰國皆有台商之廠辦建築獲得EEWH標章,成為相當重要的國際宣傳與示範,也促進了雙邊的綠建築相關交流。越南建設部及國家建築中心(Vietnam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and Vietnam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副所長就曾經率團來台訪問,與本所針對台灣推動綠建築評估系統的歷程、執行經驗及發展現況等,進行討論。

 

Q5:如何推廣一般民眾對於EEWH的認識?

政府訂定綠建築評估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建築業界能藉此進行設計,以確實達到建築物節能、省水、減廢、衛生、舒適、健康、環保的目的,而一般消費大眾可以依據綠建築指標作為購屋參考,達到省能、省水、省錢、賺健康的目的。

建研所近年來也舉辦許多不同類型的教育推廣活動,包括「低碳觀光─綠建築知性之旅」不但製作精美手冊,介紹各縣市綠建築並串聯地方特色景點,成為民眾可學、可看、可玩的知性路線,更實際「揪團」並提供免費解說,透過旅行來認識綠建築。另外也舉辦中、小學生的綠建築繪畫比賽,透過整個過程,將綠建築的概念深耕到下一代。

 

(全文刊登於《綠‧建築‧人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Systems》)

 

4204 2021-08-1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省水,可以不用等到沒水那天
環保綠撇步
GREEN綠雜誌2013年8月
Vol.24
3915 2015-08-28
修鞋的啟發
環保綠撇步
GREEN綠雜誌2014年12月
Vol.32
4446 2015-08-28
大城小市 Thinking of the City Through Market Place
GREEN綠雜誌2013年02月
Vol.21
4168 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