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洲合宜住宅──水與綠的逐夢踏實
GREEN BUILDING 綠建築電子刊 2021 NOV-JAN Vol.070
受訪者: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潘一如
資料及圖片來源: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潘一如
攝影及文字整理:
棲位工作室_呂慧穎
城市空間概念,常以建築本體為實,建築以外的空間為虛。但城市環境的改善,必須仰賴過去觀念中的「虛」與「實」配合無間。潘一如認為台灣目前真正能夠藉由城市空間改善來提升城市機能與形象、尊重社群生活模式並昇華文化內涵的案例並不多。就以提升城市文化意象而言,建置一座圖書館、美術館、文化中心會是直接的選項,因為「政績」顯而易見,但又有多少人會去認真檢討這些建築真正的效益?相反的,要重新整合城市的文化空間,包括建築本身以及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連結,有賴地方政府團隊各局處的橫向整合,效果無法一蹴即成,這樣的長期投資需要的是遠見與擔當。而潘一如坦言,過去所合作的城市空間改造團隊,大多數專業者所談的仍然是建築空間,討價還價的仍然是容積率,卻鮮少有人去重視「綠」的價值。
如果我們能確切體認到,過去概念中所謂的「虛」才是提升城市環境的「實」,並且是掌握城市生活品質、民眾健康、自然生態的關鍵,是否能獲得反轉的機會?轉「虛」為實,讓「水」與「綠」的規劃設計,在每一個開發或城市改造案中表裡合一,城市永續才能真正築夢踏實。
▲浮洲合宜住宅基地留設大面積綠地
預留下來的空間
潘一如言道,都市建案、開發案甚至是都更,多掌握在建築師的思維下,經常發生的狀況是,一塊土地的建蔽率被用到極致後,剩下的空間再拋給景觀和其他專業,而鮮少在第一時間去思考這塊土地所在之環境與建築本體間的關聯性。
而浮洲合宜住宅整體環境的誕生,潘一如認為都市設計的前置規劃架構功不可沒,除了依照原有的生態資源留設了大面積的生態跳島,更設定了補綴綠廊道,讓綠與綠之間能夠串連。「有了這樣的設定,
建築師只能在你們沒有畫到的地方去配置建築。因為這樣的前置計畫,保住了我們原本所想像應該被留下來的綠」。
浮州合宜住宅推動當時,恰逢李鴻源(前)內政部長上任,開始積極推行雨水滯洪零流出的概念(基地下多少雨就留多少在基地內)。有許多開發案的做法是在建築體下方建置大型筏基,下雨時就把雨存進去,不下雨時在排出或抽除,但這在潘一如心中並非最佳的模式。而浮洲合宜住宅基地建蔽率僅40%,給了她一個實踐心中雨水滯洪藍圖的極佳機會, 「扣除道路,我們還有很多空間,當時我就在思考,除了『綠』還可以創造什麼?」。
早前滯洪的概念多是以混凝土「三面光」的構造來收納雨水,「像一個BOX,我們要誠實面對台灣的氣候,這樣的構造平時就是乾涸的、沒有水的,但當暴雨發生時就滿給你看!」因此會有很多人質疑這些滯洪設施平時的效益,但面對暴雨卻又缺其不可。多數的土木工程師對於滯洪的思考仍停留在「量」的層面,也就是雨水的 「留」與「排」,但卻甚少思考到「質」的問題,以及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性。
「浮洲案因為前置規劃做了生態調查,劃設了數個生態跳島和補綴廊道,生態跳島白話而言就是樹很多的地方,把重要的生態熱點留下來,再以道路系統作為補綴廊道把綠跟綠連接起來」。而負責前置規劃的徐佳鴻設計師則說到:「我們在規劃當時曾幻想每一個生態跳島中都要有『水』!」潘一如則確確實實讓夢想成真,結合的正是滯洪功能。
李鴻源(前)內政部長上任後,浮洲為第一個大型的公共工程示範案,自然也會被賦予實踐雨水滯洪零流出政策的期待。當建築師們叫苦連天,因為基地面積實在太大,一般經常性建築筏基根本無法容納如此大的滯洪量;潘一如則看見,將近60%、合6公頃可以運用的基地空間,正是展現生態社區概念的絕佳契機!潘一如首先盡其所能將所有的大樹保留下來,接下來開始著手處理滯洪需求。
從滯洪著手但不以滯洪為限
「水只要處理得好,以水滋養萬物,所創造的不僅是水生生態,還包括陸生。」因此潘一如以景觀為媒介,善用「水」系統,在達成滯洪目標的同時,落實生態多樣性、調節微氣候,同時打造親水環境,讓社區擁有更高的生活居住品質。而首先就是解決過去滯洪設施不下雨就沒水的問題,提供水生生物庇護所的經常性水域。
第一件事,潘一如運用V型斷面打破三面光U型斷面結構的窠臼。將滯洪空間打開,在滯洪容量不變的條件下,讓滯洪空間變寬變淺,運用水體表面的蒸發作用,以溫差製造空氣的流動,自然形成都市微氣候的調節。而浮州合宜住宅基地保留了大量的樹群,植物的蒸散作用和輻射熱的調節,也能擁有調節的效果。
▲以V型斷面讓滯洪空間變寬變淺,打破三面光U型斷面結構的窠臼
第二步,利用緩坡型的水岸,照顧到許多水生生物仰賴水陸推移帶(eco-tone)生存的特性,在生活史中的不同時期能夠順利往來於水、陸環境之間;同時緩坡水岸也讓社區居民擁有更安全的親水環境。對於潘一如而言,只能看卻不能安心靠近的水岸,不足以稱為親水。社區中的生態環境要能夠透過日常生活去體驗與觀察,但也必須要保持自然生態和人為干擾間的適當距離,才能讓社區居民透過周邊環境獲得豐富的生活體驗,同時維持生物繁衍所需的寧適性。
▲緩坡型水岸兼具生態功能與社區居民親水安全性
▲淺水濕地淨化水質以及營造緩坡綠帶
第三步生態滯洪以及水體交換機制。潘一如將前置規劃中的生態跳島與生態滯洪結合,為了維持常水位,除了精確計算整地高程、入水及出水量,還結合了建築體下方的基礎筏基,讓筏基中的儲水與生態滯洪水體間能夠進行補充與交換。水體的流動除了可以帶動氣流,對於水體的健康更是至關重要。不流動的水體,容易成為病媒蚊的溫床,古語「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實為經驗的歸納。
▲生態跳島結合滯洪池
▲自然池常水位與筏基層備用池
「質」的提升有賴於具有時間尺度的思考
潘一如認為景觀建築設計者應該要了解台灣的降雨機制,而無論是綠建築或低衝擊開發的相關設計規範,對於透水鋪面或是其他自然下滲層的設計則應該要有生命週期的概念。理想狀態下,生態溝等設施能夠暫時容納雨水量,並且進行緩慢滲透,但是必須要系統性去思考如何排解瞬間暴雨量,因此無論是在滯洪量的分流儲存或是排水坡度的計算上,都必須要審慎思考與計算。同時還要顧慮到雨水逕流中夾帶的大量泥沙,生態溝等設施的滲透孔隙,很快就會被泥沙所填滿,滲透率就會遞減,因此只思考滯洪是不夠,必須將沉沙機制一併考量到生態滯洪系統當中,同時也要考量到多孔隙空間功能的衰退期。
再者,浮洲合宜住宅雖然保留了大量基地內既有植栽,但是多數為單一樹種列植。為了增加植栽多樣性,潘一如運用不同種類的植栽,其中包括各種誘蝶及誘鳥植物,以及水生及濕生植物。談到浮洲這處十年前的栽配置,潘一如直言她現在能夠做得更好,因為專業素養不斷累績,現在對於localized的條件掌握度更高,不僅能做到台灣南北有異,更能做到呼應在地的微氣候及土壤條件。她也提醒,景觀建築設計師必須要對植栽所處的環境有細緻的觀察,並且用心去了解個案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培養對於植栽「尺度」的感覺,無論是植栽每個時期的生長量或是最終的大小,都會直接影響景觀空間的呈現。
浮洲的生態滯洪系統,另外還有一項與「時間尺度」有關的考量,那就是以100年洪水頻率進行所有的滯洪計算。而為了在強降雨的條件下,社區仍然能夠維持正常的內外聯繫,因此所有的重要通道的高程設計都在洪水位以上。
韌性城市本應是系統性的考量
潘一如認為即便是要求開發案做到雨水逕流零流出的概念,仍然是單點思考的邏輯。欲打造韌性城市,僅是依賴各個開發案的雨水逕流就源管理,難以快速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尤其是對於相對成熟的都會區而言。她認為無論是新興都會區或是未來城市空間改造,都應該要系統性去思考整個城市的滯洪架構,從道路系統整合空共空間是她目前嘗試去推動的方式,但每一步都應該是落實宏觀藍圖中的一部分。而偕同專業者繪出韌性城市的宏觀藍圖,正是執政者應肩負起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