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字的文明,沒有電的知識


台東鸞山部落森林博物館 GREEN綠雜誌2012年6月 Vol.17
5066 2015-11-16
關鍵字 : 

▲用氣根走路的樹,全台最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有如身歷魔戒或阿凡達電影中的場景。

 

 

沒有字的文明,沒有電的知識

台東鸞山部落森林博物館

 

採訪、攝影:沈憲彰

 

 

「我不和你談論人生,不和你談論那些深奧玄妙的思潮,請離開書房,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去看看遍處的幼苗,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吳晟〈我不和你談論〉

 

此時此刻,你正用什麼樣的媒介閱讀這篇文章?是需要插電連上網際網路的電腦螢幕,還是用油墨把文字圖片印在紙上的書籍雜誌?目光所及,是手指滑動點擊間的扁平資訊,這些知識來源沒有不好,不過無論如何都是二手知識。如果文明不透過文字,知識不透過電,博物館沒有文字也不需要電,我們用純粹的身體感官直接吸收所見所聞,溫度、顏色、大小、空氣、水分都不再透過想像,刪除虛幻又遙遠的距離,這才是真實的「親眼所見」、「親身所至」、「親手所及」。

 

位於台東縣鸞山部落的「森林博物館」,雖然名為博物館,卻沒有建築、大門,當然也沒有定期更換的展品,它是一座山頭、一片土地、一座森林,「博物館」這三個字就只是條隱形的線,在意識裡框出定義與範圍,提醒我們大自然比博物館更值得探索與珍惜,那些比人類更早存在的所有才是名符其實的「博物」。森林博物館是「真實」的博物館,不用文字書冊堆砌的方法保存知識,也不模仿重建原民的文化外貌,讓關心山林與部落資產的參觀者親自蒞臨,用原住民祖先生存的方法體驗山林,實踐勝讀萬卷書,其能留下與傳播的遠比書本來得多。

▲森林博物銀行裡的一線天,巨石間只容一人通過。

 

搶救土地和大樹的奇人

 阿力曼是森林博物館的催生者,起因於搶救自己部落的山林免於葬身財團利益之下。他是鸞山部落布農族人,用盡方法各處奔走欲保留下這片青山綠水,到處籌資甚至抵押房地產,不忍再讓土地受文明利益剝蝕,於是集合各方人力成立「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籌辦「森林博物館」。他希望族人們不要把土地賣掉,沒有了土地,不只森林不在了,就連文化也跟著消失。大自然和文化是無價資產,一但消失就無法再重生,短視近利將使台灣人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

 

生態文化教育的堅持

透過預約,視時間或需求選擇一種套裝行程,參觀者被要求在鸞山派出所前集合,而非直接前往所在地,為的是盡可能保護這處祕境。導覽者不諱言的指出有觀光客的地方就會有垃圾,於是避免大剌剌曝光所帶來的衝擊和損害,森林博物館沒有路標、沒有地址,需要專人帶路才到得了。為了表現對山林尊重,導覽不使用麥克風、參觀者關閉手機、禁止大聲喧嘩、禁止摘取自然植物、垃圾不落地,阿力曼說:「在部落生活裡,沒有規定,沒有不行,只有堅持。」這是布農對自然不可妥協的堅持。

▲為了保護自然,森林博物館沒有路標、沒有地址,需要專人帶路才到得了。

 

半天至三天兩夜的行程,參觀者來自台灣西部或北部各地,甚至海外或對岸遊客也不在少數,導覽者笑稱解說需要翻譯就如「八國聯軍」。而這些原本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們,此行目的在於重新找回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若夜宿於此就要體驗沒有電的生活,離開受電力控制的生活模式,回到人類初始的大自然中「充電」。阿力曼集合眾人之力規劃參觀路徑、策劃了各種行程,讓人可以在短時間內體驗山林,吸取飽滿的自然知識,把眼界和身體得到的紮紮實實存留在心中帶下山。內容從山林體驗、文化講解到實作參與,生態文化教育多樣而豐富:

 

「會走路的樹家族」

這片森林是全台最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大葉白榕的氣根不同於山下的榕樹鬚,白榕的氣根著地長成後可能脫離母體新成另一株樹,因此有會走路一說。榕樹也是族人用來界定土地範圍的標註,也因為氣根「會走路」而鬧出不少所有權糾紛。而樹的年齡從母體一脈相承,無法確實算計,也見證了橫跨族人各代的歷史。看大榕樹靠氣根延生於山林中的奇景,有如身歷《魔戒》或《阿凡達》電影中的場景,透過風趣的講解,同時也可了解布農族人從高海拔的中央山脈遷移至低海拔鸞山部落的故事。

▲從鸞山部落瞭望花東縱谷的景色,布農族人原從對岸的中央山脈遷移而來。

 

「森林瞭望台」

感受布農的迎賓禮,在木竹構造等傳統工法的屋亭中,親嚐自己動手的木炭烤山豬肉,山中獵人的「舒跑」是土肉桂茶或甘蔗茶,特色小米酒更是絕佳原民風味。一睹布農的傳統家屋與環境,也聽取環境生態的倫理的解說。

▲木竹構造工法的傳統屋亭。

▲用竹編條綁紮木樑與竹竿,覆蓋以茅草即可遮風避雨,是原住民的傳統智慧。

▲感受熱情好客的布農迎賓禮。

親嚐自己動手的木炭烤山豬肉,搭配飲用獵人的舒跑,原民風味十足。

 

「森林博物銀行」

由與祖靈打招呼的土地祭儀開始,米酒一瓶、檳榔一包、原來報戰功的人頭顱由山豬下顎骨取代,祈求入林的旅程順利平安,同時也學到了幾句布農問候語。緊接其後是山林中爬樹越山、手腳並用的原始森林SPA。布農族有不走回頭路的傳統,生態廊道、獵人小徑、大板根一線天,對初次到訪的遊客來說,環狀路線在山中並不清晰可辨,幾條扮演前導角色的土狗卻對山路非常熟悉。這絕對不是場輕鬆的山中散步,但一定是場汗水淋漓的享受。

▲原用來報戰功的人頭顱現今已由山豬下顎骨取代,用來祭拜祖靈。

▲森林博物館裡的路程並不輕鬆,常得手腳並用爬上陡峭的岩石。

▲森林博物館,汗水淋漓的森林SPA享受。

▲與祖靈打招呼的祭拜小屋,祈求入林的旅程順利平安。

 

「布農風味餐」

傳統木頭炊事,就地取材的野菜料理,體驗都市中沒有的森林簡樸野味。

 

「三心二意」

為了讓參觀者留下「記憶」和「回憶」,親手種植下一顆樹苗,象徵也能對土地永續經營。並透過八部合音的練唱,大夥手拉手圍圈體驗布農文化,初學五音不全也是娛樂效果十足,帶回滿滿的「兩意」。

▲親手植下一棵樹苗,留下記憶和回憶,象徵對土地的永續經營。

▲八部合音練唱初體驗,大夥手拉手圍圈體驗布農文化。

 

心有多大,森林博物館就有多大!

  每當有人問起彎彎曲曲的大榕樹可不可以爬上去拍照?導覽大哥用幽默且口音濃厚的語調說:「榕樹上長滿青苔,離哪兩個地方很近?離天國和醫院很近。」風趣的回答總是逗的大夥哈哈笑,不過也趁機教育了大家尊重自然和注意安全應有的態度。他腰間總掛著一把布農族短刀,令人印象深刻,即使不打獵刀子還是不離身,像是暗示著傳統文化和土地自然是共生且不能喪失的,使命感不言而喻。生之自然,取之自然,還之自然,森林是銀行、是冰箱也是倉庫供我們生存,若不永續利用,自然是會反撲的。

▲布農族短刀,即使不打獵還是刀不離身,傳統文化的使命感不言而喻。

 

  布農族原來自中央山脈的內本鹿山,後來被日本人哄騙驅趕至海岸山脈的都蘭山麓,原來這裡是卑南族與阿美族的祖地,不過不論現在是誰住在這片土地上,森林與自然資源都是台灣人所共有的,沒有人保護就將從台灣的土地上消失。阿力曼覺得他一定不會孤單,台灣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盡心力來留住自然和土地。而這責任,是原住民的,是台灣人的,也是地球人的。阿力曼說:「人的心有多大,森林博物館就有多大!」而森林博物館正是生態文化與生命教育的絕佳殿堂,希望來訪的人不只是在週末來台東鸞山踏青一遊而已,更樂見每個人都帶走了尊重並珍惜自然生態的種子,而後在各地散布結果。

▲文化的傳承,布農少年們也加入推廣的行列。

 

 

 

 

 

 

 

5066 2015-11-16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7648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980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6476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