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層次的大眾運輸


旅行綠背包 GREEN綠雜誌2016年6月 Vol.41
3262 2016-06-27
關鍵字 : 

▲行駛在主要幹道的雙條車,由小卡車改裝,是當地人常搭的短程大眾運輸工具。

 

 

有層次的大眾運輸

 


文字、攝影:船橋彰

 

我住在曼谷的市郊地帶,恰好隔一條馬路就已經是外府,但仍然屬於人口稠密的大曼谷都會區,就如同住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交界上。而曼谷的大眾捷運系統尚在發展初期,仍不足以供應龐大的通勤人口,直至現在只有四條線運行。所以如果我想到市中心去,並不能搭上地鐵直達曼谷蛋黃區,我不開車也沒有機車騎,非得轉換不同交通工具才能到。在我原來的台灣經驗中,無非就是公車轉捷運,頂多奢侈點搭搭小黃。但曼谷的大眾交通方式非常多元,除了地鐵和公車,還有其他根據地域與遠近所發展出來的大眾交通方式,而且彼此延伸銜接,我稱之為「有層次的大眾運輸」。

摩托車→雙條車→小巴→公車→地鐵
摩托車/曼谷缺乏都市規劃,也無法規劃,是先天不良的惡劣體質,許多巨大街廓裡的巷道深不見底,又如打結般的羊腸,沒有邏輯且互不相通,對沒有車的人來說,一出門就需要大眾交通,即便只是從家門口到大馬路的公車站,就可能讓你走上大半個小時。所以曼谷人一出家門口就會搭摩托車,也就是「計程摩托車」,花10銖、20銖讓摩托車司機載你到公車或地鐵站,並依據遠近距離要價。在社區裡很容易看見計程摩托站,各大巷口、重要機關、甚至便利商店前,每隔幾公尺就可見計程摩托,而且負責地盤劃分清楚,是離你最近、最基層的(半)大眾運輸。

雙條車/雙條車是由小卡車改裝成的吹風小公車,乘客面對面坐在原本載貨區加裝的兩排座椅上(有頂棚),所以稱為雙條。雙條通常在主要幹道循環行駛,或是往來鄰近的城鎮。因為都是當地人搭乘,通常以車身顏色代表行駛路線,乘客跳上跳上,下車後再至駕駛座給錢,搭乘十分輕便隨興,運輸的層級比計程摩托稍高一級。

小巴/小巴或稱麵包車,若用泰文直譯則是「櫃子車」,也就是台灣說的廂型車。我認為小巴是曼谷最具當地特色的交通工具,路線之繁複不輸公車火車,尤其在勝利紀念碑可說是小巴的交通樞紐,離曼谷五小時以內的地區,不論上山下海沒有小巴到達不了的地方,甚至已經發展出供旅客查詢路線的app。小巴一方面是地鐵的延伸,一方面也是更快速方便、機動性更高的中程交通選擇(沒錯,五小時在泰國只能算中程)。

在地鐵站至家門口之間的多種交通選擇,若地鐵是主幹,小巴、雙條到計程摩托則是往外岔開延伸出越來越細的枝枒。而曼谷能存在這麼多元且具有層次的大眾交通網,並非代表曼谷比台北進步,甚至可能是因為民眾有車的比例較低,因而產生這些交通服務的需求,這些交通服務全是因為「民眾的需求」而存在,有需求,才有供應。

有位朋友在臉書上抱怨我的家鄉台南,連像樣的公車都沒有。乍聽之下,真的是不能再同意更多了。不過我憑良心想想原因,除了台北都會區以外的公車幾乎都很難經營,是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沒有人要坐公車,既然沒有需求,公車當然很難「像樣」,非得靠政府用力的補助才能勉強經營,以服務真正需要公車的少數人。台灣人號稱是對「便利性」需求度最高的國家,家家戶戶都有一台以上的汽機車,甚至在大眾運輸已經非常便利的台北市,許多人還是依賴著汽機車,何況是外縣市。

在台灣最常聽到關於公車的一句話,無非是「我們本地人都不搭公車的。」交通當然是個複雜且難解的課題,但最基本的,如果你不搭大眾交通,大眾交通永遠就不會便利;然後再捫心問問自己,在抱怨公車要等很久之前,你真的有搞清楚公車多久來一班嗎?

 

 


 

3262 2016-06-2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化為大愛的黑色甜蜜
「Feeling18巧克力工房」
GREEN綠雜誌2014年8月
Vol.030
6569 2016-08-01
城市傳說
沙丘上的白城市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5538 2015-10-12
300年老樹上的隱匿木屋
「熱海鳥居」
GREEN綠雜誌2015年10月
Vol.37
15481 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