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與市民參與(二)
送禮與接收的藝術 GREEN綠雜誌2016年6月 Vol.41
▲京都鴨川北望。
城市景觀與市民參與(二):送禮與接收的藝術
文字、攝影:黃舒楣
巴黎×京都:藝術橋風波
再訪京都,這回從一起爭議藝術橋案說起。1996年11月,當時法國總統傑克.席哈克出訪東京,在首都與京都市長晤面,一拍即合,決定要致贈巴黎藝術橋(The Pont des Arts)復刻版給京都,跨越鴨川上新建,以慶祝日本的法國年,同時也紀念京都與巴黎締結姐妹市40週年。時任京都市長桝本頼兼帶回這消息,萬萬沒想到會遭到市民群起反對。
藝術橋是何來歷?其乃巴黎塞納河上一座人行橋,連接法蘭西學會和羅浮宮中央廣場,建成於1801年,與巴黎鐵塔被視為見證花都繁華年代之地標。這九拱圈構成橋體的金屬人行橋是巴黎第一座金屬橋梁。橋兩側還設有植栽及座椅,成為城市一新景觀樣態。不過,現存藝術橋乃重建之作:由於原橋體結構問題,結構而後由九拱減為七拱,於1981至1984年間完成重建。1984年7月由時任職市長的席哈克所揭幕。或因此,席哈克特別熱衷於輸出藝術橋促進文化外交。
統治者們認為複製藝術橋能促進姐妹城市之間的交流,並肯認京都作為藝術文化之都位格。確實,歷來比擬兩個城市的地標的論述不斷,京都塔與巴黎鐵塔、御池通與香榭麗舍大道,再多一座橋,似乎更能加強兩個名城相互輝映。然而,有關橋梁,關乎河兩岸地方政治、歷史文化底藴,以及市民社會參與城市規劃,沒那麼簡單。
▲藝術橋。
首先,築橋跨越河兩岸,從來不能只是一側同意。在京都鴨川這段長達600公尺的河岸,北有三条大橋、南有四条大橋,西岸是著名的祇園,東岸是先斗町、橋下町、松本町等地。沿河向北望有東山群風景觀,三条大橋更非普通橋梁。它修築於江戶時代,是東海道和中山道的驛道終點。1917年時首度配合慶祝奠都東京50週年大博覽會,舉辦東海道驛傳徒步競走,即以京都三條大橋為起點,以東京上野公園內不忍池為終點。河兩岸商業歷史悠久,發展出極為不同的業態與商業組織。相對於東岸祇園藝妓風情、料亭,西岸的先斗町巷道兩側發展出興盛的居酒屋、酒吧。基於交通、都市防災等原因,早在二戰之前已有興建橋梁之提議,戰後也再次提出,然西岸商家始終反對,認為橋梁會將歷史悠久的巷道一分為南北,橋梁兩側所需土地也會破壞既有景觀。當藝術橋計畫一提出,他們率先表示擔心橋面達十公尺的設施會破壞先斗町的連續性與市井氛圍。同時,西側商家還謠傳這建橋提案,可能是因為東岸店家眼紅,想破壞其商機。
▲鴨川西側巷弄景觀。 ▲巴黎新藝術風格地鐵站出口涼亭。
三個方案,三種反對
1997至1998年間,隨著計畫揭示、公聽會、方案說明等等,好幾個階段有不同團體發聲,包括既有的地域性町造組織、商業團體、因興趣而組成的市民團體,以及政黨等。反對論述也有別,至少有三不同面向:一種是根本反對橋梁興建,部分原因如先斗町商家所述;; 一是針對「外來」而反對,反對引入外來形式,認為京都自有其千年深厚文化,不需移植一座歐風鐵橋,景觀不能協調,儼然自毀文化自尊。第三種反對則是針對「程序」,不見得反對橋梁或其樣式,但是不滿市長強勢主導,跳過京都市民引以為傲的市民社會傳統。投書、連署、抗議活動不斷,在1997年5月後逐漸升溫。
面對反對聲浪,市長開始妥協,提出某種和洋折衷的替代設計。三個替代方案,或多或少融入了在地傳統的設計元素,在橋面上增加反映地方風格的木箱座椅,例如,欄杆材料也替換為木材,或增設和風燈籠作為裝飾等手段。總之,即便複製巴黎藝術橋的計畫面臨破局,官方規劃者並沒放棄增建人行橋梁的構想。然而,這些折衷方案還是不能說服根本反對建橋者,在意民主程序者也還是不同意。1998年起,兩股新力量持續著反對運動,包括協同日本共產黨(JCP)的左翼文化人士,持續捲動超越京都地方的關注,收集超過八萬個簽名連署,還包括知名導演大島渚、山田洋次等人支持。另一方面,市民團體則尋求啟動地方公投程序,過程中還發動了手牽手保護鴨川景觀的運動,以「人鏈」表達反對藝術橋。反對動態從地方發酵至全國,然後延燒為國際頭條,運動人士也直接寫公開信給法國總統,引起法國國民關注,甚至開始響應反對此案。終於,1998年底,市長宣布將擱置延期此案。最終在2002年明確終結此案。
京都城市的市民社會能量,以及其複雜動態,具有高度的異質性,有其歷史脈絡。一方面,京都對左翼較友善的政治氛圍相當獨特,雖然沒有工業城市的勞動階級作為民眾運動基礎,知識分子以及古都中經營各色中小工藝產業的小商人們都熱心都市政治,寺廟和教會也在市民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一都呈現在反對運動過程中。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曾參與反對京都旅館(參見GREEN4月號/2016年/vol.040〈城市景觀與市民參與:借鏡京都百年學習(一)〉),也在此運動前期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以行動表達,首長之間的送禮與接受,並不一定能得到市民的支持,而市民參與才構成了城市最美的景觀。
巴黎×魁北克:「那個方塊!」
視野拉出京都之外,原來,席哈克在市長任內起就喜愛文化外交。1987年他就送給加拿大魁北克市一個雕刻,乃法籍藝術家尚皮耶.雷諾的作品,名為「與歷史對話」(Dialogue with History)。其創作初衷在於紀念當年落腳魁北克的法國裔移民歷程,然其造型抽象,由數白色方塊構成八公尺高的雕像,讓許多市民感覺難以理解其內涵,只好以「那個方塊(the Cube)」甚或「那間廁所(the Toilet)」來嘲諷之。很多人覺得雕像並不適合法國廣場周邊歷史紋理,畢竟周遭都是十八世紀留下的歷史建築。近年來,因方塊之間有滲水問題,外觀也受影響,兩年前開始有結構安全不穩之說,市民議論紛紛,以「結構安全考量」為名,市政府迅速地決定拆除,且在決定拆除之後才告知藝術家,藝術家雖表遺憾,也無法挽回。(註一)
巴黎 × 台北/蒙特婁:新藝術風格涼亭?
其實,巴黎也曾有意送一座百年新藝術捷運車站涼亭給台北捷運,然遭婉拒,被視為法國藝術外交的一次嚴重受挫。(註二)如果納入京都藝術橋案例,或許沒那麼嚴重。
法國自1960年代起著手將一些艾克特.姬瑪赫(Hector Guimard)設計的新藝術鑄鐵涼亭,作為藝術外交禮物,有「捷運外交(Metro Diplomacy)」之稱。姬瑪赫為何人?原來,百年前的巴黎為了1900年博覽會而推動地下捷運建設,對於車站也不馬虎,僱用建築師姬瑪赫設計車站涼亭,融合當時正興之新藝術風格與創新公共運輸系統,在1900至1913年之間,運用象徵工業文明的鑄鐵與玻璃,完成141個車站涼亭,遍布全城。這些涼亭有擬仿植物的有機美麗曲線、富藝術感的文字圖樣。然而,新藝術風格後來受到現代建築思潮的批判,巴黎捷運公司開始拆除這些鑄鐵車站涼亭,一度當成廢鐵標售。到了1960年代才重獲重視,停下不當拆除。今日在巴黎,有86個車站涼亭仍屹立原處。
同時,巴黎捷運公司(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 RATP)開始把除役的地鐵站當成禮物。不少城市收到這藝術大禮,包括在墨西哥市、里斯本、莫斯科等地收藏有複製品,將這些藝術涼亭放在某座捷運站外,彷彿連結了巴黎「美好年代」。有些禮物則直接搬進了展示架構中,成了博物館競相收藏的展品,例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與紐約現代美術館,都各藏有一座完整的「巴黎新藝術捷運車站涼亭」原件。
在法國送出的眾多「禮物」,唯一維持車站出口使用的,僅有位於加拿大蒙特婁市的維多利亞車站涼亭(Square Victoria Metro),這車站涼亭是原件,在1967年時由巴黎地鐵局送給蒙特婁,紀念該市捷運工程由加、法兩國工程師合力完成。對照前述魁北克市雕塑事件,可見外來禮物並非完全不受歡迎,但送與收之間,歷史、社會脈絡是否恰當,會造成很不同的結果。
▲蒙特婁受贈於巴黎的新藝術風格地鐵站出口涼亭。
近50年來,蒙特婁得到的這個禮物已成為文化襲產,經歷周邊街區更新,一度討論車站是否需要拆除改建,還是原地重組再修復。幾經爭議,最終決定原地保留修復,於2001~-2003年間進行。巴黎RATP也參與修復過程,再次提供原來巴黎捷運車站專用的白色瓷磚,以利呈現更接近時代風貌。
維多利亞車站於2003年9月重新揭幕,當天,包括巴黎RATP總裁都來到蒙特婁出席典禮。 有趣的是,修復過程中發現蒙特婁車站原來保有全世界僅存的原樣燈柱,甚至巴黎都沒有。當局決定將至為珍貴的兩個燈柱分別處理:一送給巴黎地鐵局,表達感激其充分支持修復,另一件則送入蒙特婁美術館保存展示,現場則由複製品取代。此地鐵站襲產化的過程又成為新的外交場域。
藝術:參與城市的想望
回看台北經驗,令人好奇的是,整個決定過程似乎完全沒有機會讓市民參與討論。然而,京都以及蒙特婁的經驗應能給我們一些啟發,關鍵不在於送禮與接受是絕對的對與錯,但是,為什麼值得接收?可如何接受?為什麼不該接收?怎麼決定是否拒絕?這些過程才是至為關鍵,關乎送與接受的藝術,也關乎城市想望,過程中必然眾聲喧嘩,糾結各種期待與空間流動想像,沉默於黑箱中太可惜。
進階閱讀:
■Brumann, Christoph. 2012. Tradition, democracy and the townscape of Kyoto: claiming a right to the past. New York: Routledge. (Chapter One)
註一:
Quebec City's post-modern sculpture 'Dialogue with History' is no more.(17 June 2015)CBC News. www.cbc.ca/news/canada/montreal/quebec-city-s-post-modern-sculpture-dialogue-with-history-is-no-more-1.3117194
註二:
陳宛茜(2008.12.22)「巴黎送大禮 台北竟拒絕」,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