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工廠裡的追風夢想家
陳永逢 GREEN綠雜誌2010年10月 Vol.07
▲陳永逢的個性樂觀,讓挫折成了契機。
鐵工廠裡的追風夢想家
陳永逢
採訪、攝影:沈憲彰
迎風飛翔的夢
在地底下穿梭是都市人的專長,在黑暗裡摸索是必備的技倆。每當捷運列車從民權西路站往圓山站行駛途中,車身躍出地面那刻,總令乘客想像飛翔。人不是隻小小鳥,所以怎麼飛也飛不高,一縱身衝向天空,雙腳立刻被軌道的現實緊緊抓牢。飛翔恍如遙不可及的夢,只得在上下班途中淺嚐,著實的無奈心傷。隨著手扶梯緩行向上,迎著出口竄進的風,吹散一身的失意與灰塵,回到地面後重新站穩。陳永逢就是個不屈服於現實的人,迎面而來的強風不是挫折,而是他借力使力、趁勢起飛的力量。也許飛得越高可能摔得越重,但唯有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才讓他迎風飛翔的夢越來越接近真實。
挫折是契機
陳永逢在高職念的是機械科,畢業後就在鐵工廠工作,鐵皮屋和鐵捲門的設計及施工是他最擅長的項目,當時的工作量很大,連周末都沒得休息,一心只有努力工作的念頭,希望一輩子就可以這樣安穩地度過。沒想到三十歲那年的一場重大車禍,車子全毀,人居然只受了輕傷,但即使只是腳骨折也無法正常工作,臥病在床一個多月。上天雖然關了他一道門,卻也為他開了另一扇窗,暗中賦予他一個使命。無意間他有機會閱讀到一本名為《風力的開發與利用》的書,書上指出流體力學尚未突破是風力發電最大的問題,這句話激起了他機械出身的研究基因,萬萬沒想到就從此投入風力發電的世界,至今二十餘年來都還無法自拔。是這個意外中的意外,讓挫折成了契機,改變了原本只求平穩的心態,成為開始追風做夢的人。
▲陳永逢的鐵工廠。
追風造夢之路
陳永逢的風車園就位於自己的鐵工廠旁,他謙虛地說這裡還稱不上園區,只是讓想了解風力發電的人有個可以參觀學習的地方,也讓小學的學童到這裡來從事戶外教學。透過讓大眾的了解,推廣風力發電及綠色能源的相關知識。園區裡現在矗立著三座風車,最新一座的葉片還沒安裝完成,正在鐵工廠內加緊趕工中。三座風車從新到舊,都是一代一代發展而來,不斷地實驗而後改進,前後歷經二十餘年,到現在到底第幾代了,陳永逢已經快要分不清了。而最重要的突破則是陳永逢在第三代讓風車融入了「樹」的概念,以柔克剛,從逆風型風車改為順風型風車,也如鬥牛士手中紅布與牛的關係,讓風車再也不跟風硬碰硬。風太強了則改變葉片傾斜角度,讓風車不至於轉速過快而燒壞發電機。陳永逢曾經為了照顧風車而不敢出遠門旅行,要是颱風來了,更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擔心。攤開記錄風車的相本,從第一代到現在,不僅風車的形態樣貌千變萬化,也寫真了陳永逢從年少時代至今二十餘年來的時光。陳永逢還向來採訪的我們道謝,說他總想要有新的成果可以展示給大家知道,因此媒體的採訪也成為督促他加快進度的動力之一。他歡迎電視或平面媒體的採訪,認為媒體朋友們都是天使,可以傳播他的夢想給大家知道,替他把這些綠色的種子從楊梅帶到世界各地去生根。
▲陳永逢用鐵工廠一半的時間來迎風追夢。 ▲風車園就位於鐵工廠旁。
▲陳永逢與雲科大學生合力完成的第一代風車。
整合是最大困難
一路追風而來的陳永逢, 也曾經在第三代時遇到瓶頸,一度只想要放棄,但是風沒有把他吹落谷底,反而吹出他新的領悟,雖然太太也笑他傻子,但一路上還是默默支持著他。風車能不能良好運作發電總是實地測試才知道,新設計的風車都需要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轉後,才能得到正式的數據。陳永逢已經把試驗的失敗當作家常便飯,不斷地改良和經驗累積也才能換來更好的成果,高達四十餘代的風車演進就是這麼來的。在風車的試驗過程中也有來自社會各方的關注與幫忙,曾有廠商提供免費發電機,希望能幫助他有更好的結果,他也由衷感謝。但由於風力發電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 氣象、流體力學、機械、電機、材料等,各方的知識都非常專業,但就是缺乏整合,這也是風力發電技術發展上最大的困難,也因此至今此技術價格依然非常昂貴, 無法普及到一般家庭。除了原本的機械專業,他也努力充實其他的相關知識並尋求專業協助,曾購買國外生產的不同材料葉片回來嘗試,希望能靠他的力量把各方專業在風力發電上整合得更好。另外在發電之餘也必須顧及周遭生態,風車的轉速太快會讓飛行的鳥類無法判斷,而誤捲進風車導致死亡。這需要在生態與發電利益間做適中取捨,否則來自綠色的能源將失去意義。
▲不斷改良的風車設計圖。
▲風力發電涉及氣象、流體力學、機械、電機、材料等領域。(李宜霖 / 攝影)
▲第六代風車。
▲第十代風車。
▲第十二代風車。
▲第十四代風車。 ▲第十四、十五代風車。 ▲第十七代風車。
風力發電的成效
風是一種不用錢買的能源,只要有風吹來就有源源不絕的電力可使用,風力發電勢必是未來綠色能源發展的重點之一。風力讓風車轉動後帶動發電機發電,電燈、電視、收音機、抽水機、砂輪機都可以直接使用風力發的電,多餘的電則儲存在電瓶裡,提供日後家庭使用。現在陳永逢的風車最高發電功率已達1,500瓦以上,可以節省家庭1/3以上的電費,但目前還是屬於一種輔助性的能源。但要讓風力用來節省生活電費,還需要讓風車更輕巧、簡單,進而把成本降低,這樣風力發電才有走入家庭生活的機會。陳永逢認為風是大家共有的資源,應該想辦法好好利用,而不是只要想拿來營利。如果找到了風的源頭,以後政府就不只有水利署、水利局,還會有風力署、風力局。風車除了用來發電之餘,還有疏導強風之效,數量夠多的風車將可緩衝風的強勁力道,進而降低風害。如果一個風車是一棵樹,聚樹成林就成了治風林,名符其實的「鐵樹銀花」。而風力發電過程在風車底部產生的衝力,還可用來擠壓回收的鐵鋁罐,對環境保護又多了另一項附加價值。
▲退役的風車葉片陳列於園區中。(李宜霖 / 攝影) ▲水車水力發電。(李宜霖 / 攝影)
▲風車發電用於抽水機。(李宜霖 / 攝影) ▲可因應氣候手動傾斜式風車。
▲(左圖) 缺乏整合是風力發電最大的困難。
▲(右圖) 發電功率已達1,500 瓦,節省家庭用電1/3 以上的電費。(李宜霖 / 攝影)
赤子之心
陳永逢絕對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一路追風造夢、堅持不懈、不管旁人眼光,興奮的笑容只要在風車轉動時就藏不住。陳永逢的風車園除了開放給小學做戶外教學,他還到小學去推動環保教育,指導老師和學童們環保藝術風車的製作,雖然只是個簡單的DIY風車,卻能讓小朋友紮根綠色能源的概念。讓小朋友知道風車不只是一個手中會轉動的小玩具,而是一個風的家,是個可以收集能源的好工具,隱藏了無限價值。而製作的風車不僅達到了宣導環保的目的,更拿來義賣以幫助有困難的學童。
▲陳永逢擁有一顆赤子之心,一路追風造夢、堅持不懈。
風不停、夢不滅
陳永逢向我們解說他親手繪製的設計圖,二十幾年來,從一開始用雨傘骨架做成的風車,到現在即將完成可調整角度的雙軸風車,透過一張張泛黃的紙片,每一代的設計與修正都清楚記錄,親手描繪的筆跡,透露了很深的情感。他用一半的時間經營鐵工廠、一半的時間來迎風追夢,一路反覆嘗試下來, 沒有成功與失敗的結果論,因為這些過程早就存在價值和意義。風車貌似剛強的姿態,迎風而來、欠身而下卻顯得分外柔軟,「以柔克剛」不僅是風車的設計想法,更是陳永逢受用的人生哲學。要不是一場突來車禍,讓他轉了個彎,哪知道鐵工廠竟是他追風的基地。陳永逢有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也有孩子般的赤子之心,硬頸精神和赤子之心就像風車和風,迎面碰撞在一起後,旋轉而流動出優美的韻律,只要風不停地吹,陳永逢的夢就會像風車一樣不停地轉動下去。
▲每代設計都清楚記錄,親手描繪透露了很深的情感。
▲園區內矗立著三座新舊風車。 ▲「以柔克剛」是風車設計,更是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