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建築教育展 ta Vol.266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7年11月 Vol.266
8785 2017-11-01
關鍵字 : 

 
封面╱ 羅廣駿-濾室間景 Temperature Renewal

編輯室手記

新聞

論述」第五屆亞洲建築新人戰 ,新加坡/黃琬雯

論述」一個基層兼任講師的建築設計教育觀察/林彥穎

年輕人小作

建構的實踐

“換”換”看—系館之開口部再設計/流動形體之構築/PLASTIC ATTEMPT

邱雁琳/王瑋傑/凌福揚

力的形式美學:台灣傳統建築‧裝飾的材料構成/山坡地上種房子/家之頂

宋修慈/陳鈺雯/馮瑩真

社會的實踐

拾構築:參與實踐紀實/走回重建街/自然力鏽場

賴季葳/陳彥詮/林奕廷

山城,之後/常民構築:蘭嶼.達悟男人與塑膠垃圾的一生/各位旅客,大甲站快到了

陳平/陳鈺炫/邱宇平

設計類別成就

懷疑中的信仰-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濾室間景/Adaptable City-南機場中繼站

蔡呈林/羅廣駿/鄭宇傑

捕霧-建構地方認知系統/水泥紀錄器Recording Landscape

陳乃綸/簡任欣

建築教育的特殊成果/跨領域

Scale Place-根莖城市/點狀雲/失眠經濟/礁岩說/SYNECDOCHE , UNSEENS

鍾柏賢/油錫翰/秦藝華/鄭又嘉/方冠穎

[]PARENTHESES/型隨生產/Architecture In Urbanism 4.0/森塚幽介/臨界前的躁動

王維寧/陳建均+胡家寧/葉鎧/陳卓君/周佩瑋

特殊計畫案及實踐

雨水實驗室Raining Lab

江能煜+甘宣浩

論述」江湖里—建築設計教育觀察/許棕宣

作品論述」構造系統與空間-成大中正堂改建計畫

陳冠帆X成大建築四年級原型結構組-李秉勳/許恆/黃玟瑄/陳詠載/林家瑄/黃品鈞

論述」數位設計與製造教學的發展/陳珍誠

作品論述」數位時代的金屬織理性/林晉瑩

論述」機器手臂建造實驗/紀又文、黃崇安、林檉煌

訪談」淡江數位構築Studio/陳珍誠X台灣建築

論述」從建築系「畢業設計」談建築的教育現況與演變/單世瑄

作品論述」供霧所/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

訪談」2017第四屆X-site計畫:供霧所/「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曾令理、陳冠瑋、蔡旼姍╳台灣建築

專欄│台灣建築的過往軼事」為建築戴上慶典面具/凌宗魁

  


 

X世代建築教育-進行式及未來式

建築教育的本質為何?是一個專業(職業)的訓練,還是一個進行思想啟蒙的過程?應該都是。

過於強調大學建築教育只是一個進入職場的準備,則是業界一個頗為自私的「操用者」期待;但過於浸潤在虛幻以及不切實際的理念構築,則是學院偏頗的以管觀天。然面對快速的科技進化、動態社會、經濟轉型,知識在學院中被構築的過程挑戰重重。身為教育工作者更無不戰戰兢兢地自問自己:我們走在哪一條道路上?而這道路會是正確的指向嗎?

本期的《ta》是一個紙上展,展出以今年為主的建築系同學畢業設計中值得被觀察的內容。其主架構來自於四個展示類別:(一)建構的實踐、(二)社會的實踐、(三)設計類別成就、(四)建築教育的獨特成果/跨領域。此外有三個獨特被拉出來旁支區塊的呈現:結構與設計、跨領域合作、智慧新科技建築教育。

這樣的紙上展覽,一方面提供一個整體觀察建築教育的座標,也在散落於不同學校教育理念及成果中,提供一份可以被觀察出來的「建築教育的進行趨向」。

(一)建構的實踐。對於「建構」已成為這十年進程中,建築教育最大的質變內容。由實作開始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材料的真實接觸,讓建築教育更加具有實踐力。

(二)社會的實踐。在這一個領域中,學生的畢業設計多止於題目上的社會關懷,然而進入實地操演、進駐、社區參與或是移地執行,大多僅止於特定學校及老師的作業中,而少見諸於畢業設計案例中。如今,在青年參與社會、社會設計的概念引領中,已經有不少實際操作的出現。

(三)設計類別成就。設計類別的優異選項多來自於各校老師的推崇。過去年代的「優異作品」,可能在如今變得平凡;而如今在野界大開之後,「優秀」的組成似乎有了悄悄的改變。

(四)建築教育的獨特成果/跨領域。對於由建築學習進行跨領域/媒體、藝術、科技連接的設計獨特性,各校也各有資源給予學生支援,並在教育的層面上擴大學生眼界以及未來社會的需要。

此外這個紙上文件展覽中包含了一個特別選擇的studio作業展,這是一個以構造系統為主的成大四年級空間設計。對於加入這個展示內容,也代表這個社會必須更加真的面對建築/土木間的對立,並尋求新的合作可能。如今正在進行的「採購法」修法過程,以及之前因為美濃大地震引發的土木以及建築專業間的相互攻擊,都有一條無形將兩方區隔甚至互相綑綁的枷鎖。建築教育是應該好好面對相互的對話及理解了。

由陳珍誠老師所帶引的淡江大學智慧手臂工作室,是台灣建築教育中由90年代電腦3D繪圖化、2000初期CNC智慧切割化、2005之後的雷切、3D掃描、成型等製造化之後,進展到下一步robotic design的先驅教育單位。這無可限量的新學習在台灣建築教育系統中就剛剛萌芽不久,但也正是如此,我們將更加期待它的未來。

今年頗轟動的北美館X-Site是由一群非常年輕的建築師以及設計師所設計及執行。「偶然設計」&「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以一個非常「國際」的方式執行;專案期間由討論、設計溝通到最終的執行無不精彩及緊湊。由於團隊成員散佈世界各處,他們多以視訊會議進行溝通,而執行效能在互信基礎下,形成以一個二十四小時/跨時區的運作方式運行。

對於台灣建築教育的期待,莫過於要讓我們的人才站得上國際的舞台;期待這一個教育下所訓練的學生,當站到世界各地時都會是昂首挺然,並終將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ta》的本期的紙上展覽便是試圖撥攏這些教育界的努力,並讓大家再仔細思索台灣建築教育的現在及未來。

總編輯褚瑞基 

8785 2017-11-0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946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2336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753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