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FOLLOW QUESTION 2020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輯Vol.302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0年11月 Vol.302
5351 2020-10-29
關鍵字 :  學生作品

封面設計/李念、羅國碩

編輯室手記
 
新聞
 
FORM FOLLOW QUESTION
2020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輯
 
論述」超前部署的島嶼派對/林家如
特別企劃」台灣建築系畢業設計旅遊指南/林家如、李念、羅國碩
 
競圖報導
建築師公會學生畢業競圖系列報導
TEAM20第八屆建築與規劃新人獎
Taiwan 20/2020 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疫情時代的畢業設計
論述」疫情下的建築數位評圖/黃俊銘
論述」無出路未到達──框列畢業設計/謝宗昌
論述」建築設計與思辨:四年制建築系建築設計的教學實驗/林靜娟
 
世代傳承
論述」後─畢業設計──畢業設計的傳承與建築的信仰/周書賢
論述」跨維度的城市研究學:從大地、基礎設施到城市共居/郭孟芙
 
 
 

混亂時代中的變與不變

今年的畢業設計評圖適逢Covid-19肆虐,各校多採線上評圖與展覽的方式,雖然感覺不太過癮、有些遺憾,卻也減輕了同學模型製作的花費與負擔,增加了圖面表達與說明性的要求,相對於實體展覽與評圖過後製造的垃圾,也降低了環保的負擔。經過一整個下學期的「疫情教學」,目前台灣的設計課幾乎已經恢復常態,但我們的生活已有了重大轉變,面對歐美第二波更加嚴峻的疫情,舊有生活不知何時才能恢復,我們必須更積極地應對、準備與規劃,以能適應並與此狀況共處,或是對可能產生更惡劣的變化迅速而彈性地做出回應及可能產生的新常態,這是非常急迫的任務。

 

疫情的產生強化了線上教學、數位學習、居家自主作業的強度與重要性,其實在此之前,因為電腦軟硬體的一日千里,數位工具早已成為新一代設計人思考表達的重要管道,從早期師徒制到面對面討論、修改,利用2D思考的設計教學方式也面臨變革;然而,數位學習仍是有所侷限,學生在還沒有尺度與空間訓練之前,貿然從事數位設計可能淪為空泛虛無的動畫模型,其與真實的差距也容易被忽略;為此,許多學校設計課也加強了材料、構築的訓練,或是以實際操作的工作坊來補其不足。

 

隨著跨界的時代需求,專業已不僅是一脈相傳的垂直繼承,更是藉由橫向跨領域的對話、學習和整合。芬蘭自2016年開始推行新課綱教學,建立「跨領域」以及「現象為本」的學習模式,整合不同領域/科目,希望理解問題、學習創新並找出解決方案;國內成功大學也早在十三年前即成立不分系,規劃跨領域學分學程,以因應今日複雜多變的現實世界,面對未來的挑戰。

 

因應跨界的時代潮流,畢業設計關心的議題更為多元,題目也愈發五花八門,即使是針對建築類型也多就其時代意義作重新的定義與詮釋,其中也有對社會問題、特殊族群、文化現象、未來生活型態或社會的預測等等,不僅跨出人為環境進入自然:公園、山林、植物、農業,更包括地質、海洋、宇宙……等,也跨到科學、醫學、社會學、哲學……,有因應地球暖化的環保、復育、永續議題、供急難救助用之開放建築、青銀共學的社會期待;甚至內省於自身的心靈、感官、精神、信仰、現象等的反思,有的帶一點童趣,有的帶一點發明,有的帶一點哲學,或用藝術、或用電影的手法呈現,可說百花齊放、多彩絢爛、目不暇給;然而,能否拋棄自身本位的局限,產生跨出領域的深度仍是必須繼續努力的。

 

我們都知道混血兒常會有優勢的基因產生,跨界的能力和知識也是產生新能量與動力的來源,但全球化的發展又受到種族主義和病毒的威脅,讓我思考三國演義中「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及朱熹「治久必亂、亂久必治」的說法,既然地球運行的速度與方式已經改變,我們要何所適從,才不會被忽然來的浪潮淹沒?才能在變與不變之間取得平衡?以設計教育來說,答案還是回歸到畢業設計的原始訓練目標:獨立思考、發掘與解決問題,有效安排時間、自我鞭策的能力,在海量甚至如宇宙般浩瀚的網路資訊中,正確地學習,在眼花撩亂、眾聲喧嘩的社會中正確的判斷,運用可用的資源、工具協助完成目標,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持續讓自己站立的有其高度、廣度和深度。

 

本期仍是委請林家如老師擔任特約主編,集結了國內有關的畢業設計活動與成果,雖然因為疫情各校畢業設計展覽多未能舉辦,大評圖也改為線上舉行,但是畢業設計作為設計者的成年禮之地位仍然不變,也希望每年的這本「年鑑」未來能成為時代建築教育面貌的線索。

 
 
 

 

總監 黃長美

 

5351 2020-10-2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建構的實踐 I
年輕人小作-建構的實踐 I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11月
Vol.266
3858 2017-11-02
建構的實踐 II
年輕人小作-建構的實踐 II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11月
Vol.266
3683 2017-11-02
社會的實踐 I
年輕人小作-社會的實踐 I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11月
Vol.266
3304 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