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03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2年8月 Vol.203
3489 2015-05-11
關鍵字 : 

封面繪圖:潘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2012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建築奇想大亂鬥已於羅東天空藝廊展開


作品檔案1045」宏亞巧克力博物館(巧克力共和國)/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46」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台中圖書館)/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從數位國立台中圖書館談到台灣建築的「開始與轉變」/ 彭文苑


作品檔案1047」由利本莊市文化交流館,卡達力 Yurihonjo City Cultural Center, Kadare(日本)/新居千秋都市建築設計

論述」卡達力,由利本莊市文化交流館建築的身體性與空間/新居千秋


作品檔案1048」Primary school in Vipiteno(義大利)/CeZ Calderan Zanovello Architects

作品檔案1049」BASF Headquarters(墨西哥)/SPACE/Juan Carlos Baumgartner、Gabriel Téllez Galindo

作品檔案1050」收摺盒 /禾磊建築/禾磊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張弘憲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051」過山車(中國) /空格建築 Interval Architects

作品檔案1052」內湖Y宅 /冶鑄建築+設計事務所


評論」完成中的切片/徐昌志

評論」沒有時空的地方/王祺任


台灣地域主義建築論壇」台灣地域主義建築論壇總結/林盛豐×漢寶德×王俊雄×王維仁×羅時瑋×曾旭正×廖偉立×張清華×郭文亮×郭肇立×邱文傑×龔書章×陳永興

論述」後記「2012實構築ing」策展/吳光庭


專欄」櫻花喫煙所/李清志

專欄」Temporary Landscape/郭瓊瑩

台北學憂鬱」六條通。/顏忠賢

 


編輯室手記

 

日烈風強,大自然選擇以衝撞的方式與人們接觸。從古迄今,一直有將大自然視為機器的看法。機器,除了描述人們觀察到大自然具有規律的一面外,也描繪了人們眼中大自然力量之巨大,在人類語詞中唯有對於機器的想像足以比擬。想像機器,背後其實是對大自然巨靈般力量的懼畏和盛讚;促發了近世的機械文明後,卻曾讓人類一度認為人定勝天可以企及,而目空一切。人類看待大自然,似乎揮不去一種集體無意識,佔據佛洛依德理論中心的伊底帕斯弒父情結,似乎是這種集體無意識最合適的形容。

本期首先介紹巧克力博物館和台中圖書館,台中圖書館尤其引人注目,從競圖迄今話題不斷。本刊曾於第182期(2010年11月號)刊登潘冀聯合事務所的作品,其中的某些作品,已令我們感覺到潘冀聯合事務所似乎正在經歷一種轉變,而本期兩件近作似乎更加深了這種感覺。身處現在這種時代結構,轉變,似乎並不新鮮,也極其普遍,怕的反而是身不由己,被身旁的主客觀條件變化推擁著走的轉變。因此,如何面對轉變,而非追求轉變,反倒是我們真實必須思索的課題。從此觀點來看,潘冀聯合事務所在台中圖書館中呈現的轉變,似乎是過了頭,過度附和於某種特定的價值,反倒沒有巧克力博物館中的自在和洗鍊。比如說,潘冀聯合事務所一貫純熟的外牆(皮層)設計,在這兩案中都呈現出來了,但巧克力博物館雖然表現力較為婉約,但實則原創力較高,尤其外牆不論材料或是構造方式使用,產生實虛交錯且互為表裡,如此不但在形式概念上頗為精彩,也能以皮層開展空間論述,雖然造型和審美仍嫌生硬。相較之下,台中圖書館似乎因被既定形式所侷限,造成皮層性發展不足,反退回為工具性的外牆而已。相對於工具性的外牆,表現性的皮層在近年建築論述中頗為熱門,有許多案例不僅藉著皮層的表現性,探索藝術的自由形式(free form),更重要的是發展出許多文化的或是生態的建築論述,而指向了未來。

正是在對於表現力的嘗試上,日本新居千秋事務所設計的由利本莊市文化交流館(卡達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照,讓潘冀聯合建築事務所的努力,可能在當代國際建築的發展中找到位置。新居千秋嘗試在數位工具和身體經驗之間遊走,對照曾刊登於本刊第172期(2010年1月號)的大船渡市民文化會館,以及第194期(2011年11月號)的Karakida Community Center,相信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設計不過短短數年間,整體感更見成熟,只是卡達力空間繁複甚至可說莫名的變化,相較於周圍寧靜低平住宅區,是否妥當尚待時間驗證。相較於台中圖書館和卡達力對於「炫技」的嘗試,義大利建築師事務所CeZ Calderan Zanovello Architects提供的Vipiteno小學設計案,顯得平淡素樸,然而一旦細究其空間,不但令人覺得張力十足,而且轉折之間能果斷造成奇兵效果,又能與地方自然和歷史空間優雅呼應,處處求取和靜協調但不失自我,是深思熟慮下嚴肅之作。

墨西哥Space事務所設計的BASF總部大樓和禾磊設計的收摺盒(社區會所),都是技巧圓熟的作品。它們皆以外簡內繁表達出一種強烈的都市性,這除了與它們都位於鬧區有關外,相信這也是設計者想對其主觀感受進行表達,雖然兩件作品手法絕不相同。尤其收摺盒,雖然石材的虛偽厚重和某些不必要的精美細部,削弱了其想成就的空間連續性,但對照平面和剖面的關係,設計者的原意依然呼之欲出。空格建築設計的過山車以及冶鑄(禹連泉)設計的內湖Y宅,雖然尺度上只是小品,但其構思完整,值得玩味再三。

本期的評論三篇,對象各有不同,亦值讀者注意。任職於Zaha事務所、對於所謂數位建築有些實戰經驗的彭文苑對於台中圖書館的觀察,指出了台灣建築在面對潮流時的挑戰。徐昌志對於前輩建築師吳增榮畫作的解析,則令人耳目一新。吳增榮曾是台灣地域建築的先鋒,其作品今日回看,仍覺一定深度;二十年前完成台北市政府大樓後退休,從此沉浸其人生於畫作。由徐昌志策劃的吳增榮畫展,則將於8月11日於迪化街127公店開展,為期五週,由其畫作回觀其建築再回觀台灣建築這20年來變遷,令人非常期待。〈沒有時空的地方〉則是東海建築學生王祺任自發性的投稿,其手術刀般犀利的直陳批判,由建築而空間而社會一路套繪,加上照片和文字之間相互參照產生的反思空間,非常難得。台建幾年來一直希望能刊登學生的精彩文章,這次終能成真,希望不是絕響。而吳光庭對於「2012實構築ing」的策展論述,就如本次實構築展覽一般,堅實深厚。最後,顏忠賢的六條通,紀事又如寓言,只有小時候「聽聞」巧克力時(而非吃著巧克力)所帶來的迷人感受可以比擬。

 

 

 

 

3489 2015-05-1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1032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2363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840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