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91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1年8月 Vol.191
3805 2015-05-11
關鍵字 : 

封面繪圖:Álvaro Siza(艾茉莉太平洋集團園區)


 

編輯室手記


新聞


作品檔案943」忘域/建築繁殖場

論述」場域第四部曲─忘域/陳宣誠


作品檔案944」艾茉莉太平洋集團園區 Amore Pacific Campus(南韓)/Álvaro Siza、Carlos Castanheira、Kim Jong Kyu

演講紀實」阿爾瓦羅.西薩 談 遠東行旅/Álvaro Siza

訪談」訪 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 Siza × Carlos Castanheira ×劉舜仁×孫伯任×林盈吟


作品檔案945」新日光能源二廠暨辦公大樓/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46」廣鎵光電中科三廠暨總部大樓/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47」益邦製藥竹南廠一期/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廠辦,一種「流動性」空間組織的再現/賴怡成

作品檔案948」正崴精密土城頂埔高科技園區研發中心/吳瑞榮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49」金賓汽車有限公司廠辦新建工程/薛晉屏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50」Yotsuya Tenera(日本)/小山光/Akira Koyama + KEY OPERATION INC./ARCHITECTS

作品檔案951」麗景天地/張德昌建築師事務所


回應」基地論述:從日式宿舍到淡水「藝術工坊」/黃瑞茂


給未來的建築師」給未來建築師的一封信 To Be a Designeer, a Meta-Designer and a Matrixtect/羅時瑋

弱空間─從道德經看台灣新生代建築」益建築/阮慶岳

專欄」法格斯工廠列名世界文化遺產的啟示/傅朝卿

專欄」我們從空心菜學到了什麼/呂欽文

台灣的地方」台灣地景的線條/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繼去年刊出Álvaro Siza設計的首爾擬態博物館(Mimesis Museum)與安陽展示館(Anyang Pavilion)之後,本期台建再報導Siza同樣位於南韓的新作-「艾茉莉太平洋集團園區(Amore Pacific Campus)」。園區中配置五棟主要建築,作為此化妝品集團的研發與設計中心、展示空間、訪客旅館等使用。這些建築體靜謐的被置於它該處的位置,彼此對映,與基地周圍環境維持一種平衡狀態;內部空間卻是依著人物活動事件、光影、空氣等串聯而流動。Siza秉著一貫的設計理念形塑出謙虛、雅緻又素樸的空間氛圍,澄澈清晰的展現他對建築本質的論述於建築物之內與外。

去年九月,Siza曾於東海大學進行一場題為「遠東行旅」的演講,他陳述了對於東方的迷戀如何影響葡萄牙建築的發展與變化,以及行旅與接觸異文化對建築師而言是一項重要的養成過程。他還透過豐富手稿,講述了艾茉莉太平洋集團園區與台豐高爾夫球俱樂部兩案的設計想法與發展過程,更重要的,Siza特別強調業主這個角色所能反饋給他身為一位建築師的「熱忱」。這場精采的演講,本期實錄刊出,期望有更多人能獲得啟發。而由東海大學教授劉舜仁等人對Siza進行的訪談中,進一步可看到其在與亞洲建築專業者合作的歷程和感想。Siza深刻指出,對於觀看建築的方式,應是「試圖思考、捕捉真實的欲望,卻不沉浸於自我的想像」,這樣的思維,對照在這個浮誇又追逐流行的現今,是個提醒,也是個知識分子的批判。

本期還報導其他七件作品。五件於科技園區的辦公空間作品,各生產不同的精密產品,有太陽能板的、藥品的、汽車的⋯,因產品製程與產業規模的改變,促使生產所需的空間進行徹底的變化,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廠辦的既存認知。在賴怡成的評論裡,藉由潘冀建築師事務所的三作品「新日光能源二廠暨辦公大樓」、「廣鎵光電中科三廠暨總部大樓」、「益邦製藥竹南廠一期」,為我們剖析當生產模式改變之後,廠辦建築進行的內部組織演化與影響,更以其觀察提出台灣廠辦建築的未來發展。在這五件作品中,不難看出建築師們都為了能改變使用者對於廠辦建築刻板冰冷、無人性的印象所做的努力,並亟欲與週遭環境展現親近之感,但相較於Siza作品呈現的對於建築本質的關注,這些作品的論述力顯得薄弱些。

集合住宅則有日本建築師小山光(Akira Koyama)的作品「Yotsuya Tenera」與張德昌建築師的「麗景天地」。小山光這位年輕建築師於1996年取得倫敦巴特雷建築學院碩士,1998年成立事務所,在其獲獎紀錄中,多次獲得日本國內所舉辦之住宅獎項的肯定。本期刊出的Yotsuya Tenera位在東京新宿四谷這個稠密地區中,建築師意圖在此地創造最大化可居住的空間。樓梯間、陽台這些常為台灣所忽視的公共空間,在小山光的設計中,是創造建築空間通透、流通感的一個重要手法,適度、均衡的留設這些「縫隙」,不僅帶進了風與光,更能提供社區居民可交誼的公共空間,是一個與周圍既存鄰里環境親近的集合住宅。「麗景天地」不刻意強調某種「風格」,樸實的打造出容納人可居住的載體,綠意樹影可穿透其間。簡單而產生的穩定、寧靜,一直是多數人所期望的居家生活,在這兩個住宅作品中,不難看到建築師對於居住的核心價值。

黃瑞茂的評論「基地論述:從日式宿舍到淡水『藝術工坊』」一文,提出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活用與新建建築物之間所需更加審視的層面,尤其淡水近年因觀光行為帶動起商業活動的活絡,但失去越來越多一種由時間與人文積累出的只屬於淡水這座城市的獨特氛圍。拆與建從來不是輕易可以被二分,倘若建築物在沒有地方政府與專業者的審慎評量即被建起,造成的損害恐不是一時以金錢就能衡量。陳其澎這次則為我們介紹「台灣地景的線條」,以其敏銳的觀察和豐富的照片紀錄,陳述屬於台灣無論是人工的或自然的地景線條,他也同樣憂心於這些在城市與自然景觀中的地景線條的保存。台灣很美,這是居住在這個土地上絕大多數人都同意的,但只因太貼近我們的眼前,所以忽視這些美麗,並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破壞累積下來的無形資產,實為可惜。讓環境更加美好是建築專業者責無旁貸的使命,對於目前我們所遭遇到的景況何能再不審慎面對?

 

3805 2015-05-1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33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68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75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