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建築力:2019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輯Vol.290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9年11月 Vol.290
8873
2019-10-30
封面/台灣建築相關系所分布圖 ©編輯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Z世代的建築力:2019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輯
論述」看見地出的光芒/林家如
報導」2019台灣九所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作品宣言
分析」台灣2019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關鍵字報告/林家如、蔡佳蓉
競圖報導
2019創意新生代學生建築設計暨新北景讚作品徵件選拔
2019臺北市建築師公會學生競圖畢業設計
Team 20 第七屆建築與規劃新人獎
Taiwan 20/2019 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世代傳承
論壇」大家來評圖──2019 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論壇活動
漆志剛╳林家如╳周書賢╳張樞╳龔書章╳林友寒
作品│台北市議會 A Dialogue Between Democracy & Monumentality/龔書章
作品│對話─建築中的古典與現代/郭旭原
作品│奇觀社會劇場──紅樓的沉默 The Theatre of The Spectacle-Redhouse Muted/林友寒
作品│趁「虛」而入 2 Barrier-Breakers under the bridge/周書賢
論述」畢業設計筆記──從觀察者到關係修補者的創造性複育/陳宣誠
建築教育海外觀察
論述」走向物質資訊引導式建構/戴言儒
成長的洗禮
每個建築相關科系的學生幾乎都必須經過畢業設計這一關,算是建築人大學專業訓練的總驗收,也是一場學習生涯告一段落、面對另一階段未來的成年禮吧!因此畢業設計過程中,從議題決定、論點開發、觀察了解、研究討論、歸納判斷,到主張策略、構想手法,學生在老師的陪伴、導引下,總合訓練個人獨立思考、邏輯論述的能力,完成其健康、營養、美味的畢業大餐,是一趟美好而值得回憶的經驗。
早年的畢業設計多是真實的基地、實際的題目,為了訓練畢業後的建築師執業為目的,時至今日,多元的社會、開放的觀念和價值觀下,帶來的變化明顯而巨大,畢業設計題型選擇更多樣,各校訓練方向或不同的老師指導出來的作品也有所差異;除了與傳統類似關注人與生活、機能的整合性設計之外,不乏具有實驗性、社會性、城鄉關懷及環境生態的議題,特別是許多對於感知、意識、時間、敘事等抽象概念的探討,不知是遊戲世代習於虛擬的表達?還是物質──抽象極致的反轉?反映到實質內容中,有人玩概念、有人玩空間、有人看重視覺性、有人特別著墨於矛盾的對比抽象性質之表達,也有從產業、構造、材料的實作切入,可謂百家齊放,殊途異歸,各取所需。雖然觀念方向的訓練可不設限,但是否紮實、完整,能夠顯現其專業水準,而非空中樓閣、虛無縹緲應是檢視的重點;如何才是健康、營養?還是就是一種宣言?與自己的對話?對社會的提問?抑或成就一種儀式?一種思辨的過程?抑或僅是對未來熱情記憶之封存?其實,端出來的是論文、散文、詩歌、抒情文,端視個人追求、詮釋與省察為何罷了,重要的是專業性,是對議題表達的深度和方法過程中的邏輯性。
孔子說「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這句話其實也對作品的內涵與表達形式的關係做了一個很好的解說;以實際建築作品來說,只解決生活問題,或為形式求新求變的極端形式主義而不思深入人心,終將走入空洞、貧乏的死胡同;以畢業設計來說,表面花俏的圖面,甚至電腦、媒材的過度表達只是技巧滿分、思想貧血、自我陶醉的過眼煙火罷了。超越表象思維的多層次與現實世界的多層次彼此同構對應、交叉演繹、不斷的豐富、深化,才能達到現象形式和精神內容兼具的藝術價值。藝術在感知的形式、符號與意義之外,要關照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矛盾、衝突、問題,只有在社會活動深刻的矛盾中,才會獲得有價值的平衡與美好。
本期邀請林家如老師規劃,從多面向呈現了今日畢業設計縱橫切面的面貌:由九所大學提供的「關鍵字報告」中,可以看出現在這世代同學關心或偏好的議題及基地,具有橫切空間軸的廣度與趣味;畢業設計師承今昔的師生對話,碰撞出時間軸的意義和省思;除了延續過去宜蘭大評圖的內容外,也納入了今日許多畢業設計的競賽,如TEAM 20、台北市建築師公會與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等等(現在的學生何其幸福有這麼多可以發揮的舞台!);本刊也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畢業設計展現與對話的平台,希望除了涵蓋紀錄出更完整多樣的畢業設計面貌之外,也給予這個年度建築畢業盛典的社會性有一個初步的掃描。
總監 黃長美
8873
2019-10-30
熱門首選
HOT
10498
7949
7374
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