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88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1年5月 Vol.188
3313 2015-05-14
關鍵字 : 

封面繪圖:Stan Allen(台中水湳開發願景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2011︱6×2建築系學生畢業設計展」
策展人宣言/王增榮︱何以立︱林聖峰︱郭文亮︱楊家凱︱漆志剛


論述」地景化的公共基礎建設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s/Stan Allen

作品檔案911」延平河濱公園 Yan-Ping Waterfront/SAA / Stan Allen Architect

作品檔案912」光橋碼頭湖濱公園 Gwanggyo Pier Lakeside Park(南韓)/SAA / Stan Allen Architect

作品檔案913」水湳經貿生態園區 Taichung Gateway Park/SAA / Stan Allen Architect

作品檔案914」水湳經貿生態園區開發願景館 Taichung InfoBox/SAA / Stan Allen Architect


專輯」2011 TRAA 第三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得獎作品]
單棟住宅建築類 
第一名  House Flora/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林友寒建築師+清水建築工坊+何東光建築師
第二名  A House with Wings/考工記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集合住宅建築類 
四層以下︱優勝  宜蘭五結簡宅/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五至十四層︱第一名  述森林/劉偉彥、許榮江建築師事務所、雅門建築設計群
五至十四層︱第二名  平均律/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許錦榮建築師事務所
十五層以上︱優勝  藍海/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技術特別獎  似水年華/黃永沃建築師事務所

實驗特別獎  光影露台/石間設計工作室

[評審記錄]
初選會議記錄/王增榮×黃長美×郭旭原×蘇重威×褚瑞基
第一次決選會議記錄/王俊雄×曾成德×張晃魁×簡伯殷×蘇喻哲
第二次決選會議記錄/藤森照信×王俊雄×曾成德×張晃魁×簡伯殷×蘇喻哲

[評審感言]
初選/王增榮︱黃長美︱郭旭原︱褚瑞基︱蘇重威
決選/王俊雄︱曾成德︱張晃魁︱簡伯殷︱蘇喻哲


評論」師法自然的葉熾仁/宋立文


給未來的建築師」未來或是本然─給未來建築師的六項訊息/蔡元良

弱空間─從道德經看台灣新生代建築」混建築/阮慶岳

專欄」生魚片料理店的機械飛魚/李清志

專欄」都市再生,如何找回淡水河兩岸的生命力?/郭瓊瑩

台灣的地方」台灣的壘石空間文化/陳其澎


編輯室企劃」兼顧舒適與明亮的… 追日捲簾系統─SolarTrac®/新網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室手記
 

 

本期以雙專輯編輯形式帶給讀者,專輯介紹兩大獎項。

每年舉辦的P/A獎(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Awards)為美國建築界眾所矚目的重要獎項,以往評選採分類方式進行,曾關注的議題包括公共住宅、社區規劃和災後的建築興復等各面向,但今年第58屆的P/A獎,評審團決議回歸計畫案代表的初衷,即是選出對於積極推動現代建築發展有特殊創新的設計作品,而不考慮建築類型。得獎名單已在三月公布,在近三百件報名參賽作品中,選出了六件得獎佳作,其中一件即是位於台灣台中水湳經貿生態園區的開發願景館(Taichung InfoBox),建築師為現今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院長Stan Allen。開發願景館利用台灣在地材料-竹子為構築皮層,以地域性生態工法技術,呈現出一種優雅的建築空間質感,鑲嵌於一個老舊機棚中,Stan Allen在龐大的都市設計策略中,展現一種具有知識分子知性感的強大建構力量。

除了願景館之外,本期還包括由Stan Allen操刀的三件規劃案:台北延平河濱公園、韓國光橋碼頭湖濱公園與台中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台中水湳生態園區早在2008年便已獲得過P/A獎。於介紹作品之前,我們於編輯上首先以Stan Allen一篇強而有力的論述「地景化的公共基礎建設」,帶出其對於生態、環境和都市三者間共同演化的觀察,與落實於公共基礎建設規劃中的深刻探究。這樣的內容在此時下已不多見,多數理論多過於虛浮空洞和充滿意識形態,或是論述與落實兩者中存有巨大鴻溝。但跟著Stan Allen的文章思緒,透過抽象的文字,經由三件能不受現實羈絆的規劃案,與實際落成的台中願景館的呈現,可以讀出他積極的以最純粹的形式來展現他的理念於真實環境當中。我們期待讀者也能依循著如此的閱讀脈絡,充分理解他對於地景與建築共同演化關係所具有的明確中心與理想。

另一專輯為第三屆台灣住宅建築獎。透過這次得獎作品,可以看到存在台灣環境裡的另一種真實樣貌。住宅建築是構築起都市紋理的龐大基礎分子,從住宅建築形式的發展,可以閱讀出一個地域民眾是如何回應地理氣候、在地生活、人際關係與社會政治經濟等層面。建築的演化是緩慢的,尤其住宅更加如此,不過從最簡易的觀察,由本屆八件得獎作品的命名,便可看到人們對於住宅空間仍充滿想望的投射。無論是單棟住宅或集合住宅,看到建築師在創造一個適居的空間前提下,經由自身對於環境的理解、感知,與業主溝通協調後,極力滿足民眾需求,以建造符合人性的居住空間,值得讀者再次細細閱覽這些作品。同時我們詳實記錄了評審會議過程,與最後由評審們所帶來的感言與建議。住宅獎不是要再塑立一種流行的跟風,而是期望透過一次次的評選過程,引領出對於住居議題的思索,避免掩沒於商業市場掛帥的洪流之中。

本期除兩大專輯之外,精采評論為宋立文對於本刊三月號介紹葉熾仁的五件作品之深入剖析。探討葉熾仁如何回歸對於建築的初衷,以人與自然之間的介質去思考人類居住的地方,與環境共生共存。再由陳其澎帶來的「台灣的壘石空間文化」呼應,在在強調師法自然的價值,與運用人類累積起的生活智慧的重要性。而蔡元良給未來建築師一文恰如本期專輯的總結,點出無論建築與都市計劃,莫忘是需要長時間對於環境的探究,找尋時空涵構,順應在地特色,才能建造出好的生活環境,與理性和感性兼具的建築,實值得不斷思考。

 

 

3313 2015-05-14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38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68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76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