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87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1年4月 Vol.187
封面繪圖:Glenn Murcutt(辛普森─李住宅)
編輯室手記
新聞
2011︱6×2建築系學生畢業設計展 宣言與參加辦法」危險的自由/王俊雄
作品檔案902」弗雷德里克/懷特住宅 Fredericks/White House(澳洲)/Glenn Murcutt
作品檔案903」辛普森─李住宅 Simpson–Lee House(澳洲)/Glenn Murcutt
作品檔案904」穆卡特─勒文住宅及工作室 Murcutt–Lewin House and Studio(澳洲)/Glenn Murcutt + Wendy Lewin
評論」〈反身之鏡〉─格蘭穆卡特建築展前言/吳光庭
評論」羊棚和林肯大教堂:格蘭穆卡特的建築/王維仁
作品檔案905」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建築的不準確性VS.準確的建築─綠色蘭陽的工業地景/醫療器材宜蘭廠評論/劉崇聖
作品檔案906」永康休閒育樂中心/向度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岩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07」台北東門郵局聯合開發大樓新建工程/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佾所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908」淡水藝術工作坊新建工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09」昇捷逸品/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910」山妍四季II蝶舞行館/陳柏壽建築師事務所、吳毓廷建築師事務所
專輯」AECOM 亞洲設計訓練營
[六組設計作品介紹]
Group 1/Steven Lee、Jung Ku Kang、駱啓江、JJ Li、陳步紅、陳紫楓、林昭翰
Group 2/李文璽、Sungtae Cho、Art、王笑凱、徐宇亮、鄧振甫
Group 3/Dian Yusnita、丁一平、Ewa Koter、Nelsie Geogarfo、張璐、蔡昱偉、林冠宇
Group 4/李鴻、Joseph Claghorn、Hui Chiang、劉韜、林俐伶、黃登懋、陳亭均
Group 5/Guo Jie、Powei Lai、李景輝、梁新平、許恆維、賴嘉豪
Group 6/Jane Su、張穎、Jonace Bascon、Peerawoot Maneephaka(Por)、Anita Roth、邱俊華、蕭凱倫
[訪談] 專業的全球化 訪AECOM亞洲區執行副總裁喬全生/喬全生×王俊雄
弱空間─從道德經看台灣新生代建築」明建築/阮慶岳
評論」從運動身體到都市影像—論「間」與「顯」的建築生產/陳宣誠
論述」台灣第一座零碳綠建築—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林憲德
專欄」別忘了!好建築必須有量化之外的品質!/傅朝卿
專欄」微博時代遇見未來的希望與危機/張基義
台北學憂鬱」變節:關於「大稻埕」的我的耿耿於懷……/顏忠賢
編輯室手記
時近清明,但我們仍需裹著層層厚重衣物來抵禦這看似不曾間斷的低溫,今年的冬季是停留久了。其間穿插著舉世注目的日本強震與大海嘯,加上迄今仍有核能輻射問題仍待解決,大家的心頭似乎都有難以言說的壓力。大自然的逆然改變已真實來到眼前,規律與平衡都失了準,巨大無窮的力量翻轉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作息。自然力量真正推翻的是我們的自大,因為我們忘記如何去尊重與學習謙卑,無論是對大自然,還是對人。
以反省的態度,本期封面故事介紹正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澳洲建築師Glenn Murcutt,刊出「弗雷德里克/懷特住宅」、「辛普森–李住宅」與「穆卡特–勒文住宅及工作室」等三件作品。Glenn Murcutt可說是當今世上最注重土地倫理的建築師,在其作品中看不到炫目的技巧與花俏的樣式,他使用澳洲當地慣用的施工方法與平凡材料,順應基地環境中的種種自然條件,以取得建築、土地與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為要,簡樸實在的建築,可以看出其對自然的尊重與誠懇。而其建築樸實無華,也為其人生哲學。Murcutt事務所就他一人單打獨鬥,沒有秘書也沒有職員,從構思到所有施工圖說的繪製,以及業主、顧問和工地溝通協調,都由他親力親為,默默做著服務人群的工作。因此我們刊出他這些作品時,特別著重他的手繪施工圖,這些施工圖猶如社會性的藝術品一般,陳述著跨越二十與二十一世紀建築的一頁傳奇。Murcutt建築及其風範,堪為當今僅講效率以致理念混亂,徒令應為人群服務的建築師職業淪為資本工具和英雄表現之反照明鏡。王維仁在其評論「羊棚和林肯大教堂」一文中,除了對於其作品有著深入的探索之外,更形容他有如禪定的高僧,拒絕外在虛華的資本市場,繼續守著澳洲,思索最初衷的建築本質。而吳光庭其評論「反身之鏡」一文中,更指出在「永續」一詞成為當前與未來發展的普世價值之下,永續陷入被資本主義同化的危機,透過Murcutt的作品,恰好為這個時代提出一個深刻的反省機會。
其他作品方面,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的「醫療器材宜蘭廠」是一件值得細看的作品。餘弦一向以慢工出細活著稱,在台灣事務所裡獨樹一格,在此案中,其獨特的造型與空間關係,除了來自他們企圖拆解一向僵硬死板的廠辦空間,讓其更具人性化外,同時也能積極與建築周邊環境融合,對應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空間趣味。「永康育樂休閒中心」一作品,以創造公園綠意與環保教育等機能屬性,期待建築空間能回饋給當地居民育樂使用。「淡水老街藝術工作坊」則可看到建築、環境與藝術三者之間的結合。「台北東門郵局聯合開發大樓」雖處於複雜的都市紋理之中,並且必須符合捷運運輸與郵政業務的機能,但其展現的,如同前三件作品,皆可看出那份尊重基地環境的態度。住宅作品部分,「山妍四季 II」與「昇捷逸品」企圖替住戶營造舒適自然的居住環境,但相對上述四件作品,著力或稍嫌薄弱。
本期專輯為「AECOM亞洲設計訓練營」。AECOM為當今最大工程顧問公司之一,其龐大的跨國性與專業力,恰與Glenn Murcutt的獨行俠作風成強烈對比。AECOM的出現及其生存模式,顯露了當今世界的另一面向,而且是這個面向的極端化,對應的是一個崇尚資本與技術密集的全球空間的到來。這個在台北舉辦的工作營,是企圖在一個已被資本與技術撕裂地零散不堪的萬華地區,再用資本與技術的力量將其重新黏合的努力。六組結合專業者與學生的團隊,企圖由多向角度,找出可供發展的不同思路,重造華西街區的城市品質與產業活動升級。
另外,本期亦包含兩篇精彩的評論。劉崇聖在「建築的不準確性vs.準確的建築」一文中,透過連結餘弦以往創作脈絡,閱讀了「醫療器材宜蘭廠」與宜蘭地景的細密關連。陳宣誠的「從運動身體到都市影像」,則使用身體與都市的交互辯證,對黃明威的捷安特大樓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解讀。劉陳兩位年輕專業者在評論上的著力,後續頗令人期待。最後,顏忠賢以其一貫的主客觀交互筆法,娓娓道出了大稻埕豐富交雜的歷史感,在帶有濃烈的不得不的憂愁感中,物換星移,記憶與情感時愁時淡,構造出非常獨特的況味。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6
8076
7442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