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的城市景觀 vol.30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1年1月 Vol.304
6396 2020-12-31

封面/哥本哈根城市街景 ©魏曾玄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新聞延伸」為什麼我們在荷蘭MVRDV建築師事務所工作?/MVRDV
新聞延伸」淺談「台電訓練所所本部多功能綜合大樓競圖」對台電及建築界的意義/王進坤
 

哥本哈根的城市景觀

論述」日常生活建構起的都市哲學/魏曾玄
 

日常及生活 Urban Life 

論述」城市日常生活的尺度/Christine Bjerke
論述」鄰里關係是構成宜居城市的關鍵/David Sim
作品論述」以公共空間重新定義中國街道/Gehl architects
 

空間及廣場 Public Space 

對談與論述」哥本哈根海港浴場/許家茵 x JDS x Magnus Maarbjerg and Marshall Blecher
作品論述」哥本哈根島嶼計畫/Magnus Maarbjerg、Marshall Blecher
 
對談與論述」在哥本哈根從開放空間走回家/蘇天儀 x SLA
 
對談與論述」哥本哈根的「兒童城市」童年──從「公園綠地」、「人本街道」和「非典空間的參與式設計」三個維度來看/李玉華 x JAJA
 
作品論述」綠空鐵道軸線計畫/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建築及材料 Building & Material 

論述│日常生活──丹麥日常生活與對重要事物的核心觀點/Tiago Pereira
 
對談與論述」形式的意義:一位建築師在丹麥的所學/Min Ter Lim x BIG
對談與論述」毫米方寸間穿梭──感受生活中交織的經緯/梁兆沅 x Kvadrat
 

哥本哈根經驗

現在「宜居城市」成為顯學,我們許多城市都以此為目標而努力,然而追溯其源可早至六十年前的哥本哈根,採取有別於其他現代主義的城市規劃作法,成為一種「哥本哈根」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奠定了日後世界「宜居城市」的基礎。而這又要歸功於丹麥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他在當時以高樓與車道為主導的現代城市規劃潮流中,提出「城市是為車而建,還是為人而建?」的問題,呼籲重視行人與公共空間中的生活,強調做規劃設計時,永遠要把「人的生活、行為和體驗」放在第一;他寫了六本著作,其中《Life Between Buildings》、《Cities for People》更是經典,影響改變了哥本哈根的交通和公共空間規劃,也使其人本空間及單車文化成為世界上其他城市爭相仿效的對象,進而影響了整個世界。
 
Jan Gehl說:城市是為了「人」生活得更好而產生的,因此必須「以人為本」才能提高生活品質;他在1990年代共同負責丹麥公共空間計畫,優先考量的即是哥本哈根的都市開放空間,希望建造不同類型的公共空間,提供人活動與交流的機會,從中發展出多樣的公共生活。影響所及,2009年哥本哈根市政府發布了「人性都會(Metropolis for People)」的都市發展策略,2014年,丹麥文化部更頒布了一項特別的建築設計政策──「把人放在首位(Putting People First)」;文化部長在拍宣傳照時,還捧著揚‧蓋爾的《Cities for People》,她說:我讀的這本書會告訴大家,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
 
從希臘羅馬時代,廣場即在西方佔有重要地位,亞里斯多德說:公共領域中公民之間頻繁的會議、相遇和思想交流的品質是公民福祉的基本要求。如果說城市是人類重要的發明,那麼多功能廣場可說是傳統城市規劃中最重要的核心。Lewis Mumford說;不同居民之間的接觸以及在城市公共場所(街道和廣場)進行的對話是「城市生活的終極體現」。在市場、廣場等公共空間中,人們用自己的方式使用這個空間,休憩停留、分享見解和觀點,進而成就一個參與、包容、民主的空間與社會。這時你就會相信揚的一句名言:首先我們塑造了城市,然後城市將塑造了我們(First we shape the city, then they shape us)。
 
因為「以人為本」,交通規劃已不再是關於車輛的移動,而是規劃人如何移動及如何到達;因此應該發展更便捷、舒適、便宜的公共交通系統,及更好的綠色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歐美十幾年下來重新設計了車道,刻意縮減車道和停車空間,包括「縮頸」、「種植島嶼」或「圓島」、重新鋪設和抬高人行道,以減少交通量,創造更優質、安全的自行車交通,都讓都市居民騎乘自行車的意願增加,至今超過50%的哥本哈根人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另外,哥本哈根1962年即開始了第一個步行街的改造計畫,市中心行人專用區逐年擴大,只容許必要時緊急車輛和指定時間的服務車輛,或是自行車、公車或計程車;鋪設連續的行人路線網絡遍及城市。這些花費不大,卻可帶來可觀的環境、社會與經濟效益,更大的效益則是居民的健康。
 
宜居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人與自然/水的關係,其實1960年代哥本哈根港口也有嚴重的工業汙染,丹麥環境部於1971年成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改善水汙染;在花費數十億美金之後終於獲得成效。1989年,哥本哈根將原本港口軍事、航運和工業用途的地區轉變為商業、辦公與住宅用途,曾經是污染、工業、交通和物流的港口,慢慢地成為現在人們聚集、休閒、享受並與水共舞的地方。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只要觀念改變、戮力執行,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本期感謝魏曾玄建築師策劃,讓國人了解這個大家較為陌生的國家丹麥,從大到小的設計面貌之輪廓,我也才知道原來學生時代即奉為教科書的作者Jan Gehl仍活躍於當世,也佩服他的真知灼見,讓城市不致死亡而持續有著生命力;謹以此雜誌向大師致敬!
 
 

 

總監 黃長美

 

6396 2020-12-3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峇厘島棲息屋計劃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6年12月
Vol.255
4544 2016-12-14
溪頭銀杏橋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Capstone課程「溪頭木橋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7月
9784 2017-07-05
林建築
跡.建築事務所(TAO)
2017年12月
Vol.267
5751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