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竹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師生創作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21年3月 Vol.306
1944 2021-02-25
關鍵字 :  裝置 竹子 竹構

©許倍銜

作品檔案1948

浮竹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師生創作團隊
 
 
「浮竹」是出現在「桃園2020地景藝術節」的一件竹構築作品,位在雙連坡展區(中央大學校園內)。本作品的創作團隊是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許倍銜副教授)以及五名碩士學生,設計的概念是「漂浮的竹林」。這是一個經由研究所「設計與實作」課程產出的成果,在本質上希望挑戰困難、追求突破,結合設計與研究。作品中存在的主要挑戰有三個部分:結構本身的成立、控制重力作用下的最終型態,以及繁複接點的精準構件組裝。
 
以創造一個介於裝置藝術和空間構築之間的構造物為目標,上部採用非傳統的「Tensegrity(張拉整體結構)」方式組織竹材桿件,桿件之間不接觸,產生輕盈的視覺感受。Tensegrity單元連結而成的上部量體和下方的支撐桿件之間,亦不直接接觸,兩者之間構成「反重力懸浮」的整體系統,以此呼應「漂浮」的設計概念。細鋼索穿過竹材並承受張力,並非是對於竹材的「順性用法」,而是刻意挑戰竹材的極限能力,試圖開發獨特的接頭方式使竹材得以承受側向拉力且避免破壞。開發過程中結合數位參數設計和實體的構造測試,經過數個階段的模擬和實作驗證,得以精準控制局部材料的尺寸,連結組構之後,在重力的作用之下得到理想的整體形式。另外自行開發的動態燈光模組則埋藏在竹管之中。
 
測試開發的階段之後,在交通大學校園內完成一份完整的搭建,做為預展與整體結構性能測試,其後經過局部的修改調整,在地景藝術節中正式出現。選擇中央大學校園內一片草坪做為基地,本作品和基地地面上既有之「雲朵」公共藝術作品產生互動。「漂浮的竹林」結合「地面的雲朵」,在日間展現風華,在夜間也透過動態的燈光,持續對話。(文:許倍銜)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浮竹
業    主: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地    點:桃園
用    途:裝置藝術
 
裝    置
設計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師生創作團隊
主 持 人:許倍銜
參 與 者:葉彥伯、謝明皓、林郁婷、曾慶芸、陳怡文
結構、監造、電力、燈光: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師生創作團隊
 
施    工:偉傑工程、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師生創作團隊
 
材    料:竹材、金屬管、鋼索
 
裝置大小:長10m x寬8m x高3.5m
 
造    價:新台幣200,000元
 
設 計 時 間: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
施 工 時 間:2020年9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1年3月號,Vol.306

1944 2021-02-2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Transformer Urban Show Case
中怡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793 2015-03-13
旅行的大洋蔥計畫
大合設計/蕭有志、王揚恩、蔡明穎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926 2015-03-13
浮雲 Woven Cloud(澳洲)
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Cave Urban Co.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6月
Vol.237
6561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