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60
TA台灣建築雜誌 2009年1月 Vol.160
新 聞
1J+6T 山本理顯與六位台灣建築師對談
作品檔案701」村依里儂/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林添安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702」中國大陸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協同住屋/i2建築研究室
作品檔案703」利勤廠辦/蘇靜麒建築室內設計研究所+李茂盛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704」鹿港凳屋-鹿港是我家/劉國滄.打開聯合工作室
專欄」2009,台灣建築加油!/傅朝卿
專欄」創意、想像力及政策經營!/褚瑞基
專欄」與社會接觸的「課外活動」/曾光宗
國際建材發展趨勢動態報導」日本TOPPAN COSMO/許郁青
國際設計動態」透過設計持續創造新價值-日本BALS集團/許郁青
特別策劃」第一屆桃園縣城鄉景觀大賞
[得獎作品]
桃園金質景觀大賞 舊百吉隧道暨週邊綠美化工程/築境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社區營造參與特別賞 桃園市龍岡公園環境綠美化及生態社區示範計畫/桃園市龍岡社區發展協會
生活空間營造特別賞 華亞別莊公共空間景觀營造/黃潘宗建築師事務所
公共景觀形塑特別賞 石門大圳自行車景觀步道工程/築境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設施創意特別賞 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自導式公廁/廖偉立建築師/立‧建築師事務所
[評審感言]
由景觀大賞看城鄉新風貌/王秀娟
從評選看桃園城鄉景觀/米復國
常民生活與專業美學之間/康旻杰
城鄉之美 活出自信/郭瓊瑩
現代桃花源/賀士麃
期待桃園「空間美學品牌」的建立/盧憲孚
[入選作品]
萍蓬的故鄉-棲地再造
水花園
東森山莊景觀規劃設計
桃園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新屋鄉街道巷弄空間及埤圳文化再造工程
雲遊桃花源
總編輯的話
從城鄉風貌到景觀改造
自1997年行政院的「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首次將各部門的行動計畫整合,包括內政部的廣告物改善、經濟部的攤販管理、商店街輔導、形象商圈、文建會的公共空間美化、傳統建築維護、環保署的環保社區、觀光局的觀光遊憩區輔導與農委會的富麗農漁村計畫等,期望藉此提昇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參與。從最早的「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接著「擴大國內需求方案」之策略計畫,到成為國家中長程、具有固定預算的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長達十三年的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已為台灣的城鄉風貌帶起了一個不能忽視的行動能量,從共識形成到內涵擴充及理念轉型強化,從早期「由上而下強力主導」到「由下而上、提案競爭」,從政策引導補助轉型到競爭型提案爭取經費,在地創意與競爭力得以被激發、跨部門的夥伴關係興起,新地方主義與中央–地方契約文化也開始形成。城鄉風貌改造計畫的補助申請機制,則使地方政府各局處之間在良性競爭下排序優良提案,利用爭取提案補助資源以解決環境實質問題,成為地方政府施政績效的重要指標,更促使地方重新建構生活地景的意義,發掘在地特色,形成新的普世價值。
Christopher Alexander在「一個新的都市設計理論」(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中對於形塑一個城市的基本法則提出了一個成長性的觀點,他認為逐步的成長與整體的成長規劃,對於城市紋理特質的視野、公共空間的處理、大尺度建築簇群的掌握、建築構造與營造形式的理解、中心的界定等七項基本法則,得以成就一個適居的人性城市,這也可做為城鄉風貌意涵的思考與界定,然而現今對於城鄉風貌的需求尚不只如此,尤其是在鄉村部份,除了傳承歷史與文化,更應考慮生態系統之重要,結合並容入自然,以發展多樣性的魅力。
台灣在「城鄉新風貌」運動開始之前,景觀專業並不被重視,景觀被侷限於環境設施美化與植栽綠化的範疇之中,事實上,對「景觀」的定義與解釋在不同專業領域中原本就有著各自的看法與期待,從庭園、城市美化與自然地景、保育之間歧異甚大,因此歐洲理事會在2000年景觀公約嘗試對景觀提出了新的定義:「景觀意指一個區域,因自然和人為因素相互影響,導致採取行動與產生的結果,具有被人類所認知的特質。」由此可知,景觀規劃和建設的核心應是自然環境與人互動所建構出來的。城鄉風貌改造計畫政策的形成與推動,可說是以景觀策略去實踐都市再生,這個趨勢隨著計畫執行愈見明顯,從「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開始,城鄉風貌改造計畫分為「水與綠建設計畫」與「社區風貌營造」兩項,揭櫫了將自然成為城鎮地貌的新能量,以城鄉生態、社會學習持續性的引導社會革新,建構更美好的社區。
台灣從1994年在高雄即有民間「建築園冶獎」的選拔,持續十多年,蔚為風潮,對南部住宅市場有相當正面的刺激與提升,台北市從2002年開始有「台北市都市景觀大獎」,內政部從2003年有「魅力城鄉大獎」、2007年有「全國景觀風貌改造大獎」,高雄市也從2006年開始有「高雄市都市設計景觀評選大獎」,到今年2008年「桃園縣城鄉景觀大賞」,可見「景觀」愈來愈為人所重視,相關具體行動也開展起來。
這股新的力量勢必帶動更多人投入,為改造家園面貌而努力,大家已慢慢了解,城鄉景觀風貌改造的重點不在於花很多錢,蓋一些無意義的建設,反而要去除各種不良景觀,更重要的是找尋在地特色,喚起地方民眾的參與感,凝聚社區共識。有專業知識、技術、經驗加入改造運動的脈絡中,公部門、專業者、居民團體三方面合作,形成由下而上的環境經營模式,在實質環境改造之外,吸取居民參與的養分,成為社會價值運動,景觀乃超越綠美化的概念,成為地方活化再生的觸媒,假以時日,我們擠、亂、髒、醜的城鎮風貌勢必將能轉換成具有生態、文化、創意的新故鄉。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6
8076
7442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