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69


TA台灣建築雜誌 2009年10月 Vol.169
3417 2015-05-21
關鍵字 : 


 

新  聞

 

展覽論述」讓我們一起真誠地來蓋房子!寫在「實.構.築」建築展之前/林芳怡

 

讀者回應」關於實踐理想的一種方法    試評廖偉立建築師的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孫啟榕

 

專欄」李再春銅像出土/李清志

專欄」自921震災到88水災-打破學校建築之框框/郭瓊瑩

 

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系列報導」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許郁青

 

展覽」
享受台灣設計師思維-Share & Enjoy  2009台灣設計師週/廖軍豪

展場設計-Paper City「享.設計」/劉國滄+林琮然

 

人物系列」是急流,但為何要勇退?訪龔書章/龔書章×王俊雄×王增榮

 

特別策劃」2009| 6×2 建築系學生畢業設計展

[6×2 座談會記錄]
你真的了解「畢業設計」嗎?/王俊雄×王增榮×何以立×吳光庭×林靜娟×曾光宗×曾成德×黃明威×黃聲遠  

[參展作品]
何以立
白千勺|單身觸群 Life Tagging
黃勻芳|家宅in新竹

吳光庭
林佑昇|城市資源的循環機制EXPO ACTION CENTER
蕭凱倫|香流.留香⋯的一則寓言

林靜娟
陳品雅|以“家”為基準出發的城市體驗Between Layers
彭曉文|貧窮力社區
陳翰成|沐道
楊雅文|九乘九個九份

曾成德
高宛韜|家住環河路
胡國裕|Made In Script 四宮格住宅競圖案 程式語言 再發揮

曾光宗
謝以士|久違的青草香
巫育賢|微城市Micro city
陳廣文|都市地景與空間知覺THE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SPACE
顏子承|Urban Farm-新住宅生活

黃明威
汪煒傑|海市蜃樓 移動東沙島 MIRAGE MOVE
李志偉|導熱連續面之研究VAPOR CHAMBER STRUCTURE

 

攝影」森山大道

 

編輯室手記

 


編輯室手記


記得小時候學作文總想學大人寫作方式,因此英國作家狄更斯《雙城記》裡的名句:「這是最光明的時代,也是最黑暗的時代」(This is the best of the time, this is the worst of the time),常被用來作為開頭,以為可以帶來磅礡的氣勢。後來發現,別的小學生也常這樣用,才知道這是套招,心中不免有些靦然,然而還是會因為這樣用作文得高分而竊喜。

小時候這樣用主要是為了虛張聲勢,不過,如果不嫌「厶ㄨㄥ 」的話,這期台建倒是蠻適合用狄更斯的這句話。龔書章的訪談〈是急流,但為何要勇退?〉讓我們覺得烏雲罩頂、難以喘息;然而,本年度的〈6x2建築系學生畢業設計展〉,卻讓我們聞嗅到些許光明的氣息。

龔書章在今年五月關掉了他一手創辦「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這個決定傳出,立刻引起台灣建築界的震動,尤其在年輕建築師與學生之間,一時之間耳語不斷。在原相存在的這十二年裡,他們的作品不論大小,其顛覆性的思維總是令人耳目一新,也因此得獎無數,龔書章本人也得過所謂的「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雖然我常覺得這個獎跟他格格不入(另一個更格格不入的是他的同學黃聲遠)。在這個關於原相收掉的耳語環境裡,台建很早就決定要訪問龔書章,由他本人給個說法。然而,龔書章的出國行程,使得這個必將受到矚目的訪談,只能延遲到本期才刊出。不過,訪問龔書章不是為了滿足台灣社會橫流的八卦慾,反而,我們相信在龔書章決定把原相收掉的背後,有一些嚴肅的問題需要我們反省。台灣建築環境的惡劣,其實絕對不算什麼新聞,然而當其惡劣程度,已足以把熱情指數高的罕見的龔書章給暫時拉下馬來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再視而不見。更重要的是,訪談裡他的清明理智,以他十二年豐富的實戰經驗為基礎,為我們剖析這個爸爸不愛媽媽不疼的台灣當代建築,其弱點究竟在哪裡?他犀利的言詞其實直指台灣社會富裕之下的短視,與對自己進行結構性改革的無能。龔書章因此決定轉移戰場,讓建築教育成為他改革台灣建築的基地。

撇開令人充滿無力感的台灣建築執業環境,而從今年的〈6x2建築系學生畢業設計展〉來看,台灣建築教育的能量依舊非常驚人。今年由我與王增榮擔任總召集人,大幅更變了之前兩屆的策展人選。何以立、吳光庭、林靜娟、曾成德、曾光宗與黃明威他們敏銳明晰的策展觀點來詮釋,似乎足以將台灣今年畢業設計的能量爆發出來。上兩屆的策展人黃聲遠與龔書章,被邀請擔任經驗傳承的角色,積極參與每次討論會,發揮了很好的功用;而王增榮的細心提醒並完成最後協調最難的整合工作,尤其功不可沒。在這過程裡,最讓我震動的,是在今年學生作品裡展現的對貼近現實的努力與渴求。我們常以為學院是象牙塔,學生作品只是作夢,或者無病呻吟,但今年學生裡,不論對被排擠邊緣而文化岌岌可危的山地原住民部落、對資本主義社會傾軋下的貧窮現象、瀕臨瓦解的台灣當代家庭與淪為口號的永續建築等,都進行了深刻的討論。這是我們在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當代台灣建築的實踐裡看不到的豐富景象。這不禁令我要問:台灣建築師究竟是怎麼失落的?今年〈6x2〉就某個層面來說就是當代台灣建築師的過去;而我們絕對絕對不希望,當代台灣建築師的遭遇(如同龔書章訪談裡的那樣),會是今年建築系畢業生的未來。

另一方面,這期中我們也看到了一股新的力量在台中滋長著。由林芳怡策劃的「實.構.築建築展」,即將在十月中在上期本刊報導的救恩堂裡展出。而救恩堂本身其實就完整展現了「實.構.築」的純樸美學,而似乎是救贖台灣建築當今墮落的道路之一,無怪乎引起熱烈迴響,而有孫啟榕的評論之言。孫之文章還縱剖地追溯廖偉立的作品脈絡,可謂對「實.構.築建築展」下了很好的註腳。廖軍豪有關「2009台灣設計師週」的報導,是台建意在擴大建築文化層面的嘗試,廖文的細膩介紹非常值得閱讀。最後,台建邀請商周出版社合作,刊登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攝影作品,是想重溫台灣建築雜誌以前曾有過的人文關照,而趨向左翼、堅持底層觀點的森山,無疑是最好的參照。

 

3417 2015-05-2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202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95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223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