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 House山野聚所


台灣室內設計現在進行式 室內設計特輯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1月 Vol.340
1003 2023-12-29
關鍵字 :  室內

© 嘿起司有限公司Hey!Cheese


作品檔案2298

Wild House 山野聚所

合風蒼飛設計有限公司

 

規格

    座落山中的獨棟建築,B1到三樓,一家四口居住使用。除主棟建物外,另在庭院以鋼構及燒杉蓋一間小山屋作為瑜伽室跟茶屋,架高型態成為隱入樹中的自然屋。

作品概要

    設計從山景環繞的優勢出發,首重景的內外連結,以不同垂直軸線跟聚合空間破除水平式的生活型態,跳脫單一平面、單一景色,獲得更全面的自然感知。

    設計主要製造兩個層次的聯結,聯結室內、居者與室外環境,達到景與日常的內外相融,同時創造更具流動與多樣性的空間,做到居者之間的相處聯結。

設計要點

    如大樹向上向外延伸的垂直軸線發展空間,創造生活與空間有機蔓延。以孔洞與間隙為室內創造宜居的微氣候,深化與景共生的自然體驗。高低層次與多面向的空間設定化解單一平面的賞景角度,加深感受自然的廣度。

設計誕生的理由/背景

    享有幽靜與自然的山中居所,跟周圍環境還能以何種方式共鳴?並在垂直樓層的住宅型態中創造深度連結?

    我們從基地的外部環境發想設計,創造如大樹般的空間形態,將每個生活空間視為枝幹的延伸,像是樹自中心向上、向外延伸又能相互連結。試圖以垂直軸線打破平面式的空間設計,大量錯層的漂浮平台、共享、中介與角落空間,破除獨棟複層建築的分層生活,解決家人因樓層分隔的連結斷層。

    藉各種孔洞、間隙及中介空間,創造不同形式的聯結交流,進而引發豐富的使用行為,在兼具水平與垂直向度的公共空間,能彼此連結也能擁有安定感與隱私。

實現設計的經過和成果

    運用大面穿透材料融合内外與延展視覺,各種不同的框景創造身處於室内也像在室外的體驗。為加強與外部自然的連結,內退外牆、在每一層樓創造四米深的露台作為建築物與自然的中介空間,讓居者能實際將生活移至更接近自然的場域。

跳脫樓板限制,空間形式以大餐桌為中心向外也向上延伸,包含共享平台、樹屋、書房、閱讀室、起居室等,透過垂直與水平的空間發展,創造有機豐富的空間型態。在私密空間創造半公共空間,提供多樣的使用模式,打破一般住宅空間使用方式,朝向更自然、自由的生活。以無所不在的聚合感表達一家同心的情感連結。

    規劃兩個垂直動線,連結天井的大旋梯貫穿全樓層,也是空間的光束,並創造好幾個出入口,有從車庫進廚房的家事動線或直接上樓的便捷動線,也有從後院進家門的自然動線,顧及實際與心理浪漫。

補充說明

    各種不同的間隙形式,達到穿透、流動的效果,光、氣流、景色、聲音因而在空間中自由流動,提供優質的物理環境,居者可透過孔洞間隙感受圍繞四周的自然,放大山林住宅的獨享體驗。多孔洞的材料則為山區潮濕的氣候帶來固定濕氣的效果,也讓整體氛圍更為自然。

    在一、二樓的公共空間創造挑空並設計如大樹般向上延伸的垂直聚合空間,整合桌面、四分之一的旋梯、平台廊道與樹屋,隨垂直發展的空間,發展出有趣的生活體驗,給予每位家人獨立與共處的選項,發展出多元的相處模式,也能從不同高度跟角度欣賞山色變化,深化與自然的連結。

    以自由誘發多樣性的居住行為,不僅替垂直樓層的空間創造高度流動與趣味性,隨空間形式的有機生長,讓空間帶動生活像大樹一樣生長蔓延,創造出親近自然且能隨心所欲的生活空間,容許居者任意穿梭其中、觸碰不同室內外風景,也能隨地而坐感受自然,由空間的刺激引出更多未曾想像的生活。

    以設計探索人們對待大自然與建築空間之間的態度。除了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藉此案設計表達自然生長、無拘束的生活型態,如同以「大樹」為題的設計概念,生活就該自然有機的發展,最終長成專屬於一家人的生活居所。(文:合風蒼飛 x 張育睿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資料

Wild House 山野聚所

業主:許先生

地點:新北市

設計規劃

事務所:合風蒼飛設計有限公司

主持人:張育睿

參與者:張晉豪、吳家勳、林裳嫻

材料

側柏、鐵木、橡木、黑鐵、蚵粉

(自製牡蠣殼塗料)

樓地板面積:760m²

設計時間: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

施工時間: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4年1月號,Vol.340

 

1003 2023-12-29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薰衣草森林 初衷小屋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6年12月
Vol.255
5377 2016-12-14
一方靜
蘇杰鳴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3月
Vol.258
10287 2017-03-02
微胡同(中國)
標準營造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5月
Vol.260
5282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