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繭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5月 Vol.344
700 2024-05-03
關鍵字 :  裝置 竹構造

© 拾蒔生活製作所


作品檔案 2320

橋繭
郭恩愷|森林木人建築工作室
 
設計說明
創作者師法自然,仿效蟲隻作繭依附於枝葉,力行將竹螺旋環繞成拱,共構於交大校園落羽松環湖步道具有詩意的小橋上。設計者同時也是工程施作者,從自然建築的森林木構到竹構,將自身致力「蒸氣彎曲樹」工法,首度應用於竹構上,全長圓徑桂竹以「蒸汽彎曲竹」詮釋在建築尺度上的先驅實踐者。
 
竹構兩側似繭開裂的氣口提供通風、排熱,同時橋廊行經者得以欣賞羽松湖光水色;皮層上半部為彈性透光防水織布成頂棚,並將竹紙耐候加工綁固如鼓面皮帳。白日陽光、夜晚燈光照應下,皮層呈現透光肌理,竹構、行人、蟲蝶飛舞、樹飄葉落,若隱若現間也呼應周圍自然景色,從步行小橋從走進到走出宛如破繭而出的旅程。
 
設計概念
主結構以12組由小至大、有機漸變的螺旋竹拱架構於小橋,拱體由橋體兩端人需稍稍低頭行經的進出口高度,朝向橋央攀升拱起至六公尺高之殼體空間。次結構以三維曲度環繞各竹拱、穩定交織成菱格網。竹材單元皆為約10公尺全長圓管桂竹,並皆以「蒸氣彎曲」工法一氣呵成構築。大小竹材管徑交疊無任何鐵釘、螺絲、螺桿打穿,取而代之是可靈活調節的綑綁器,讓展後的材料與固定鎖件皆能系統化拆卸、竹材友善回歸大地。
 
竹繭皮層以三層詮釋;頂棚形體以回收漁業海廢浮球錯位分佈綁固於竹拱上,用彈性尼龍繃布覆蓋竹頂包裹,並以防水耐候漆塗佈繃固後,使得布料內裏與竹體撐開,提供竹拱與皮層材料之間得以透氣呼吸,而外部凸凹起伏形成有機型態的曲線,以利雨水、落葉自然流動滑落;中央單側批覆透空針織網順應新竹風勢流通;下擺「竹紙」以耐水塗層強化來庇蔭側向日曬風雨。
 
夜間「橋繭」內部上方有一對鎢絲球燈隨風擺盪,小橋欄杆投燈於皮層內側以緩奏呼吸般地漸明漸暗,表現蟲體生命。無論白天夜晚橋行者行進間的身影、抑或樹影搖曳,皆能呈現外界與內部空間的薄繭脈動, 體現「橋繭」與自然環境、與構築工法、與人良善共學的手思建築。(文:郭恩愷)

作品資料

橋繭
業主: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落羽松湖畔小橋
用途:提供小橋廊道觀景、遮陽遮風避雨
 
設計規劃
事務 所:森林木人建築工作室
主持 人:郭恩愷
參與 者:竹構協力:吳成龍
結構:陳冠帆、張家維∕原型結構
 
施 工
建築:森林木人建築工作室∕郭恩愷
竹構協力:吳成龍
 
材 料
外牆:竹、竹紙、布料
鐵件製作:吳浩瑋∕鉦興鐵材
燈光設計:陳怡彰∕偶得設計+森林木人建築工作室
燈光施作:丞逸照明+森林木人建築工作室
小橋養護:劉姊/金鈔工程
 
建築面積:50㎡
 
設計時間: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
施工時間: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4年5月號,Vol.344

 

700 2024-05-03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Transformer Urban Show Case
中怡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788 2015-03-13
旅行的大洋蔥計畫
大合設計/蕭有志、王揚恩、蔡明穎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924 2015-03-13
浮雲 Woven Cloud(澳洲)
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Cave Urban Co.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6月
Vol.237
6558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