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蜷亭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5月 Vol.344
463 2024-05-03
關鍵字 :  裝置 竹構造

© 黑鳥音像BlackBird Imagine Studio


作品檔案 2322

蜷蜷亭
曾令理、偶然設計Serendipity Studio
 
作品介紹
「蜷蜷亭」的創作概念由蜷曲的型態出發,希望能將野性的竹材建構出數位設計中的序列感,在精準性與平滑性之中完成具有當代感的作品。工法上以創新的剖竹片集成續接,展現竹材的編輯性與可信賴的特質。
 
基地位於陽明交大光復校區,特意選址為工程館與第二餐廳之間,在這片人潮絡繹的草坪上,期望打造一個能讓人們駐留的空間。型態上以連續的曲面打造出半室內的亭子,並蜷繞出一個室外的大座位平台區,形成一個邀請性極強的幾何,內外皆坐具設計,輔以帶有透明度的農膜,與手工細竹共構兼具遮陽與美學的實用作品。
 
創作心得感想
這是我們團隊第一次使用竹子創作,其實對這個材料並不是很有把握,懷抱著些許天真與對NURBS 曲線的愛,最後捏了個不對稱的三維造型,跨距達8米、高4米8。
 
起初以為這個提案會被竹師傅們勸退,結果竹籟文創的師傅很願意與我們一起挑戰看看,在尚未簽約的時候就協助我們做等比例的測試件,過程中給了我們很多共創的信心。基於這個活動具備實驗性色彩,場域又在校園可以時常觀察維修,我們就決定挑戰用剖竹片集成的方式來塑形。考量自然材料的形變特質,曾經一度想要加入金屬支架,然而在師傅的鼓勵下,我們最終決定接受疲軟變形的可能,採用全竹構造完成作品。
 
從放樣、施工、修細、上膜、次向結構加強、護木油、Epoxy加固,整個過程很像是在正模上STUDY,多次拆下來重作,工期也因此拖延了許多,也體會了使用自然材料所需要的耐心,需要勤懇的馴化並且給予真實的尊重。最後團隊成功將各種細部與燈光整合在主結構上,讓作品呈現輕巧靈動的質地,是一趟印象深刻的旅程。

作品資料

蜷蜷亭
業主: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地點:陽明交大光復校區
用途:亭、休憩平台
 
規劃設計
事務 所:曾令理∕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謝禎原、王嘉澍、蔡宗翰、朱俐穎、
                廖子寬/偶然設計Serendipity Studio
燈光設計:陳怡彰、林皓偉/偶得設計
結構顧問:陳冠帆、張家維/原型結構
 
施 工
陳慶來、陳昭雄、陳建丞、廖金益∕竹籟文創、吳源鋐、吳源庭/伸茂園藝溫室工程
燈光:丞逸照明
 
材 料
孟宗竹(剖竹)、農用塑膠織網、鋼梁基礎
 
建築面積:4.8㎡
遮蓋面積:35㎡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4年5月號,Vol.344

 

 

463 2024-05-03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Transformer Urban Show Case
中怡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633 2015-03-13
旅行的大洋蔥計畫
大合設計/蕭有志、王揚恩、蔡明穎
台灣建築雜誌2010年10月
Vol.181
5764 2015-03-13
浮雲 Woven Cloud(澳洲)
幼葉林藝術創作工作室、Cave Urban Co.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6月
Vol.237
6421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