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美術館Vol.345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4年6月 Vol.345
封面/Poul Henningsen's family home© Kurt Rodahl Hoppe∕Realdania By & Byg
編輯室手記
新聞
特約編輯|
自都市發展與保育之角度談「建啤」活保存之意義/郭瓊瑩
家的美術館
論述」家的美術館:立足於歷史的肩膀之上,抑或忍辱負重於其之下/楊惠宜
訪談」保存與修復、教育與故居美術館之保存
受訪人:瑞克.比亞恩霍夫(Rikke Bjarnhof)
作品賞析
杜勒之家/Dr. Christine Demele, Director, Albrecht Dürer's House
作品論述」由杜勒之家及其畫作窺探紐倫堡/馮紀涵 Chihan Feng
林布蘭故居美術館/Jan Peter, Rembrandt House Museum
作品論述」挪用與重塑:探索林布蘭之家美術館百年歷史/張琇茹 Hsiu-Ju Chang
約翰索恩爵士美術館/Tom Smeeton, Brunswick Arts
作品論述」索恩美術館:建築之間/周佳潁 Chia-Ying Chou
斯卡恩藝術家:安娜.安契爾、邁克.安契爾及其故居/Andreas Spandet Bjerre, curator and PhD-fellow, Art Museums of Skagen
作品論述」策展之旅:走進斯卡恩藝術美術館和安契爾故居美術館/安德烈亞斯.比耶爾
卡爾.艾爾德工作室美術館/Sara Bourke, Carl Eldh Studio Museum
作品論述」卡爾.艾爾德工作室美術館的轉型:
從工作室到美術館;建築物屬性及對觀者經驗的影響/Anna Lykke Abraham
對談」線上研討會:「家」或是「美術館」?/Rikke Bjarnhof, Per Troelsen, Britta Tøndborg, Jeppe Priess Gersbøll, Kirsten Marie Raahauge
2024第三屆traa學生論文獎
審查會議紀錄/王進坤
評審感言/鄭政利、鄭晃二
得獎論文–首獎」
自駕城市主義建築空間組構與城市生活風格之重思/賀昭恩
得獎論文–佳作」
TOD容積獎勵下透空式高層建築對微氣候影響之研究——以捷運南京復興為例/黃智賢
--
ta好作品徵集
預鑄工法於台北遠東通訊園區立體停車場之應用/薛福淦、湛曉威、鄭燦鋒
歐洲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歐洲名人故居博物館通常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可能是古蹟、歷史建築或代表特定時期建築風格的典範,其中也不乏歷史悠久的藝術和文物收藏。通過保存這些建築,人們可以瞭解過去的建築技術、設計風格和居住環境,包括居住其中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家居擺設、日常活動和社會文化背景,提供了對過去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深入理解。若是藝術家的工作室,觀眾可以透過工作室環境和創作過程,瞭解藝術創作背後的故事和技術,也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來保存和展示藝術作品。從原來的住宅或工作室轉變成博物館或美術館使用時,可能需要增加展廳、展示櫥窗和設施設備等,建築的結構和環境也可能需要調整,以確保藏品得到適當的保存和展示。它融合了建築、藝術和歷史,從最初一個工作或生活的地方到一個藝術體驗的地方;新與舊的結合帶來一系列建築屬性和遊客體驗的對話,滿足展示、保存和遊客服務的需求。
本期感謝客座主編楊惠宜幫忙策劃「家的美術館」這個主題,將歐洲這股住宅博物館的風潮和各種不同的定位與處理方式介紹給大家,探討將個體記憶轉化建築空間主體性的可能性,以及在觀者主觀意識的定位過程中,探討空間的暫時性以及流動性,以及這些流動所帶來的建築與展品之間的交集與邊界。這裡講述故事的是空間本身,空間的建築元素以及它的氛圍狀態呈現了一個沉浸式的空間,在創造和利用空間的同時展現我們對歷史的理解。不同人對博物館關注點的差異,回應了定位(The Process of Positioning)的重要性。有的規定不可以變動原來室內生活的樣貌,有的翻修出發點採用考據還原歷史的方式,重建藝術家當年的居家狀態;有的整修的建築師則認為原來生活的樣貌會干擾人們與藝術家作品的直接對話,而選擇忽略原有生活的樣貌,致力於創造出一個能夠讓藝術品直接與觀賞者對話的空間;有的把建築物當成物質性的展示容器,有的則會尊重建築物為人們記憶的載體。
在時代的巨輪下一切都在改變,現今文化資產保存新的觀念,已在保護文化遺產中如何擁抱變革與創新,為空間注入新生命。但重要的是從根本上尊重原有建物的歷史價值,在過去和現代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並保持動態的關係與對話,才能擴展遊客對空間本身的體驗和理解,獲取對過去的洞察,從中汲取靈感和教訓,促進對當代值觀的思考,確保它與後續發展的文化環境之關聯性,隨著社會價值觀和時間的演變,博物館與不同視角的互動,才能確保其作為文化交流和探索的動態中心。
近來建國啤酒廠及國立歷史博物館整修的爭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對文化資產與經濟利益的重視程度有差,對歷史建物整修的態度及定位也有所不同。一棟建築物代表的是一群人曾經在此生活的證明,也是過去的故事可以被繼續流傳的重要元素,它更訴說了如何在時間的洪流中,努力的蛻變並積極地接受各個時代與觀念的挑戰。市民對於城市的記憶,可使我們反思這些主題與過去的真實互動和相關性,各界知識與智慧的激盪,可讓我們對歷史建築修復與保存作批判性思考。我們是否應該更謙虛而小心,勿以自我意識與審美觀凌駕於對時間與歷史的尊重之上?時間可以積累文化的厚度,抹煞歷史,終將營養不良而枯萎。
總監 黃長美
熱門首選
HOT
10421
7861
7310
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