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177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0年6月 Vol.177
3233 2015-05-28
關鍵字 : 

封面繪圖:林洲民(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2011 第三屆 台灣住宅建築獎  徵選公告

 

2010∣6×2 建築系學生畢業設計展 策展人宣言」     
期待與企盼
/吳光庭
客觀與直覺/何以立
存在與凝視/林靜娟
接觸真實的設計創意/曾光宗
勇敢的特質/黃明威
特技演員.知識份子/曾成德

 

回應」廢墟加工間:從氛圍美學看建築繁殖場的懸擱秘境/龔卓軍

回應」About Siza:談Leca da Palmeira游泳池與Boa Nova餐廳/林芳慧

 

作品檔案805」臺北市國際花卉博覽會新生公園區  未來館與生活館、夢想館/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導讀」專業與土地-論臺北市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夢想館」、「未來館」、與「生活館」/畢光建

 

作品檔案806」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807」樟仔園-羅東小鎮歷史文化生活廊帶第一期工程/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808」員山機堡/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   

爭取空白,感謝歷史帶給我們的自由/黃聲遠

評論」創造歷史場所的新意-談黃聲遠的羅東鎮樟仔園與員山鄉機堡/宋立文

 

作品檔案809」唐山城市展覽館/Urbanus都市實踐建築事務所   

作品檔案810」MIGA藝文空間/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大崎社區發展協會

作品檔案811」寬域Ⅱ/雅門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812」清水姐妹宅/安住建研

 

特別策劃」URS 21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創意工作坊

[論述] 邁向軟城市的都市再生取徑/林崇傑

[緣起] URS 21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創意工作坊/王俊雄

[工作坊成果介紹]
GROUP 1  文創就是日常生活
GROUP 2  微笑城市
GROUP 3  衍異城市
GROUP 4  再繹台北街廓
GROUP 5  「共、浸、娛」的都市
GROUP 6  現地創作組

 

對談」原相原風景第四回:Methodology/龔書章 × 王俊雄

專欄」天網大樓/李清志

專欄」從世博、花博看Event Landscape之永續設計/郭瓊瑩

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系列報導」上海世博會台灣館特別報導  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許郁青

台灣的地方」淡蘭古道的中途站-石碇老街/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暴熱一下就來了,室內外之間溫差急遽拉大而冷氣嗡嗡聲也因此主宰了我們的感官。雖然我們大多渾然無知,直到冷氣關掉那一剎那,才知道機器吵鬧聲竟然已鑽入骨髓深處。然後,暴雨也來了。最終它造成一種對夏日的恐懼,因為倚賴統計預測的雨量預報已無法依靠,在災害新經驗裡我們彷彿回到前現代的世界,天氣再度成為妖魅,也因此塑造許多神話。神話之一是用花盆作垂直綠化,它是綠化的立體化,是綠化的極度人工化,而過度人工化正是地球氣候極端化的元凶之一。看來,人類很難改變自己。

本期的封面故事是「舊建築新風景」。在對抗地球發燒這個議題於全球發燒之際,有人也開始論述,舊建築再利用是如何可以達成節能減碳。然而,本期討論這些作品的目的並非僅著重於舊建築如何被再利用等這些實用性課題,還想更進一步探討包含在舊建築裡的「人文想像」。本期所謂「舊建築新風景」因此牽涉的是,新時空對於舊時空的想像,並如何以此為出發點進行設計創作。「想像」是有別於展示考據式的事實,在這樣思考脈絡下,仲觀設計的台博館土銀展示館,將台北市襄陽路著名古蹟前土地銀行改作古生物展示館(現已被暱稱為「恐龍館」),是極有創意的跨越。恐龍館除了讓我們得以實地領略電影「博物館驚魂夜」般的空間外,更重要地,也顯現出一種抗拒歷史決定論的想像活力,來自歷史而不囿於歷史的當代自信。而田中央+黃聲遠設計的「樟仔園」與「員山機堡」則更進一步與地區文化脈絡連接一起,將尋常的舊建築再利用以文化地景方式來詮釋,而引領出一種全新的方向,非常值得關注。來自中國的都市實踐事務所所設計的唐山城市展覽館,則是馬步功夫十足,細緻地讓當代性注入到舊場域裡,時而各自獨立,時而交雜一起,呈現極富韻味的空間變化。南藝建築所與大崎社區合作的MIGA藝文空間,由舊碾米廠改造而成,透過自立造屋方式改造出來的新空間,不僅富含建築教育意義,還藉此重新詮釋了社區關係,也拉開了一個舊建築改造的新圖景。

接續「舊建築新風景」,本期刊出由本社與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合作的「URS 21 創意工作坊」特輯。特輯中林崇傑的文章,特意點出都市更新下血淋淋破壞都市歷史紋理,與講究因地制宜和因勢導利等軟手段的都市再生的根本不同,在都市更新被媒體與選舉炒得火熱的今日,該文猶如一劑清涼。而工作坊的創作成果,也為都市該如何再發展提出了供人深入省思的空間。

本期的另一個重點是花博三館與寬域II和清水姊妹宅等兩件住宅作品。台北市花博的夢想館、未來館與生活館,大概是即將到來的花博會建築中最受人矚目的展館之一。九典以他們之前發展綠建築設計的寶貴經驗,在極短的時間內創作了這些展館,似乎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而畢光建提供的作品導讀文章,讓我們得以更深入地瞭解花博三館的成就,並從中想望未來。郭瓊瑩在其專欄中從Event Landscape角度重讀上海世博與台北花博,還有許郁青對於上海世博台灣館的深度報導,都回應了近日的博覽會熱潮。住宅方面,連得兩屆住宅獎的劉偉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寬域II,以其一貫簡潔洗鍊手法探討了商業化下的家厝空間構成。而安住建研雖屬新面孔,但其所提出的清水姊妹宅,卻是一件具有高強度空間表現的住宅作品,非常值得期待。

建築評論方面,本期共有三篇,包括龔卓軍的「廢墟加工間」、宋立文的「創造歷史場所的新意」與林芳慧的「About Siza」。建築評論是今年本刊經營的重點之一。評論之於建築專業構成的重要性,就如同雨傘的骨架一般,支撐了傘的整體形式,然而從外部是不容易看到的。評論並不是簡單的事,不是找人寫寫文章就算,而是能從作品中尋找創作者尚不(完全)自覺的光點,並得以回看到與社會文化脈絡之間的整體關係。評論始於對於作品意義的思索與追尋,平日沒有足夠的交換與討論,評論就常顯得是蒼白的自說自話。希望台建對建築評論的重視,能引起有理想的專業者之間更多平日的交換與討論。最後,「台灣的地方」本期帶我們到石碇老街。然而不同於前幾期的優美沈靜,陳其澎透過石碇老街講述的是地方空間的飽經摧殘。在他的提醒下,我們突然悟識到,飽經摧殘才是台灣地方的常態,地方今日若還能保有優美沈靜,原來是意外。我們必須行動,這似乎是其中最大的啟發。
 

 

3233 2015-05-2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33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68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75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