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086
TA台灣建築雜誌 2002年11月 Vol.086
2670
2015-07-07
作品檔案304」六和學園第一期工程-六和高中/黃模春、張矩墉建築師事務所、柏森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305」榮星幼稚園-大稻埕辜宅修復工程/許派崇建築師事務所+中國技術學院建築與歷史研究室
作品檔案306」馬雅MAYA叢林之謎展/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307」淡水小鎮餐廳/玩工室內設計工作室
論述」美國與加拿大的建築師養成制度/王記鯤
論述」Zaha at Yale,2002.04-Zaha Hadid的近期作品展覽、演講與設計教學/許麗玉
專欄IHTA 5」空隙(Void)的填實-從兩個競圖是建所引發的若干思考/吳秉聲
專欄」建築異型檔案/李清志
專欄」弱建築-初論程紹正韜/阮慶岳
特別企畫」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辦公室Oglivy Centre/元崇設計
專訪莊淑芬董事長-談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之獨特建築設計/張煦華
任何差異都可以創造偉大/龔書章
新聞及消息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
法國建築師柯必意的作品展已在10月底結束,在為期三個月的期中,我去了現場四次,我感受到了建築展之於一所美術館的重要性,從美學教育推廣而言,能將逐漸世俗化了的建築以一種應用藝術(Applied Arts)的方式展出建築,無疑是為建築這個古老的專業給予肯定。美術館的展覽企劃人員對於展出期間能引起如此大之回響,並且吸引如此多的參觀群眾(展覽期間,為維持參觀品質,而限制進場人數,民眾因此必須排隊進場,實屬少見)多顯示懇定,而且因為如此重要且規模甚大的展覽能在台灣展出,當然更加強了往後爭取其他爭取國際建築展的機會,這應是好事一件。
然而,看建築展的一般觀眾多了,建築美學的影響層次擴大了,但整體建築環境仍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中,前輩建築師的努力,青年建築師的投入,學校教育的改善雖都有很大的進步,但我們都得面對"仍須努力"的自我反省與期勉,即以建築展覽為例,印象所及國內建築師曾正式的在美術館舉行過各人或事務所作品展只有李源祖建築師一位,在此之前也僅只有八0年帶中,台灣與日本建築師合展的"開東合西"展教受人矚注目,台灣的建築文化二十年中進展緩慢是令人焦慮的,從這個角度看,台灣當代建築的發展似乎還未走進二十一世紀。
在本期月刊的內容企劃上,四件作品介紹刊登反映了近期台灣近築市場上的"動向",黃模春建築師的學校建築案例,似乎延伸了這一波中小學建築的活潑生氣至高中職的學校建築設計中,許派崇建築師在古蹟維修及再利用的課題上,以細膩的技術與專業知識,完成了榮星幼稚園-台北市重要的古蹟再利用案例,楊家凱建築師為台中國美館所作的展場設計以"邊修邊展"的概念所提及的空間構想,為空間的臨時性反映了一些想像空間,年輕室內設計師王仲豪在淡水真理大學前的河畔營造了一處頗不尋常但又很淡水的休閒空間,這些作品議題都是近期設計業務上的典例,我們很榮幸能向讀者推介。
此外,關於建築實務的關心,也一直是本刊的重點,淡江大學建築系的王紀鯤教授在業界素以對建築專業改善與提昇的公共議題研究而甚獲尊重,本刊當先後刊當過其大作關於台灣加入WTO及APEC後的專業證照的發展動向,頗受讀者肯定,本期,我們再度以全文一次刊登的方式將歐美先進國家由其是美國、加拿大最近的建築師考試方式做專文介紹,當可讓台灣的專業考試主管當局及專業人士在人才規畫尚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在耶魯大學念書的許麗玉小姐,將其在耶魯的所見所聞,以Zaha in Yale為題,也讓我們瞭解了外國校園動態的一手資訊,也非常具參考價值。由林義傑所築劃的建築貧論專欄"IHTA 5",所提供的專業設計評論本期由吳秉聲針對去年總統府花園廣場競圖獲優勝獎的個案所提出的概念"void"而有所反應,是相當獨特的建築設計思考為前提下的論述,亦值得讀者參考。逐漸的,我們試圖將本刊的文字論述包括李清志、阮慶岳的專欄整合成以"評論"為前提的論述,我們相信,這事促成台灣建築發展將有進一步成就的必要的以設計作品與評論並重的為本刊編輯企劃的"兩手策略"。
特別企畫,本期以台灣廣告業的龍頭公司-奧美廣告的辦公空間為題,詳實介紹其公司文化與空間設計的使用策略,這是個令人興奮的案例,我們看到了不同設計實務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如何共同完成空間設計,更重要的是透過空間設計展現其"公司文化",我們非常感謝奧美公司莊淑芬董事長及公司相關部門的熱心與資料提供,設計單位元崇公司的全力支持,東海大學張煦華教授的專訪與文字呈現,龔書章的評論,構成了這一份難得一見的"實錄"製作,相信這篇專題企劃也一定能引起讀者在設計專業上的收獲。
2670
2015-07-0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21028
2015-07-06
12363
2016-01-04
15839
2016-03-30
熱門首選
HOT
10625
8075
7441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