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22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4年3月 Vol.222
封面:華山綠工場Green Factory(梁豫漳 攝)
編輯室手記
新聞
挑戰與回應」團紀彥的「咖哩」/王明蘅
新聞延伸」第五屆深港雙年展:在城市邊緣論邊緣/張羽
雲林農業博覽會特別報導
論述」從自然端起跳,真實而有力─我看雲林農博/曾旭正
對談」農博「碳匯林場」的策展及其意義/蘇慕容×王俊雄
對談」農博作為友善環境的試驗場/李綠枝×甘銘源×王俊雄
作品檔案1208」雲林農博─營運設施/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209」華山綠工場 Green Factory URS27_2014 Next Play/禾磊建築ARCHITERIOR
作品檔案1210」觸口遊客服務暨行政管理中心/立‧建築工作所(AMBi Studio)
作品檔案1211」國立清華大學校友體育館/立‧建築工作所(AMBi Studio)
評論」試以建築理論標籤雲的方式談立建築的新作二題/謝宗哲
作品檔案1212」師範大學林口校區資訊與教學大樓/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213」國立交通大學基礎科學教學研究大樓/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214」國立政治大學第二國際學生宿舍統包案/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企劃特別報導」澳洲黃金海岸市中國城開發計畫之入口牌坊設計/十一事務所、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何侯設計、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清水建築工坊
論述」時間、影像與空間─看杉本博司攝影展/王進坤
專欄」「甲午」年談台灣一百二十年來建築自信心之建立/傅朝卿
台灣空間文化」小鴨、療癒、禽流感/李重志
日說新語」發酵的建築/平田晃久×王俊雄
編輯室手記
這期的內容形形色色,有些彼此之間甚或爭議,但爭議並非壞事,爭議的內容一旦能深入到本質,爭議就成為帶領我們進入真理之門。本期首先在「挑戰與回應」中刊出王明蘅教授的自發來稿〈團紀彥的「咖哩」〉。這是今年一月號王增榮評論文章〈清晰的建築,模糊的作者〉刊出以來的第二篇回應文章,第一篇是由團紀彥本人發出,我們馬上登在二月號,並在該期雜誌團紀彥文章之旁並列王增榮的回應短文。而本期王明蘅教授之來文,則以「咖哩」來比喻團紀彥的建築理念是為整體環境作嫁,因此對團建築師來說,無所謂個人風格表現問題;而王明蘅個人也反對建築創作的自我風格化。這樣的說法加強了二月號團紀彥文中所言:「對我而言建築家是在多種多樣的文化或環境中邊思考能做什麼的同時,發揮專業性擔負著經過(與環境、文化、涵構等)異種交配完成生誕建築的任務。因此我不認為我們必須確立自己風格的樣式…。」
本刊很榮幸在這三個月之內,有這三位作者提供四篇文章給我們,讓讀者可以藉著他們三位這幾篇誠摯躍於紙上的文章,來對建築創作究竟該做什麼,進行更深刻的思索,並以此來提醒自我。這樣的討論,我認為其價值勝過任何作品的刊登。因為,就如漢娜‧鄂蘭延伸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所提出的,人的天性是「與他人共享世界」,因此「美」具有公共的性質,何謂美我們不僅希望和他人共享,也該進行爭辯,因為它「期待任何其他人的同意」。而這種理念和創作上的同意,也該如王明蘅本期短文最後所言,是「和而不同」,無謂輸贏,而是彼此提醒。這也是王增榮在二月號回應短文裡所談到的,他樂於見到團建築師可以藉由這次機會清楚說明其創作立場和建築論述,而這也是台灣建築師們較缺乏的勇氣。最後,對於建築創作能否徹底放棄個人風格,我是深表懷疑的。因為就如風格(style)這個詞語所表明的,就是我們每個人做事總是擁有一種個人獨特的方式和表現,是天生的,就如每人寫字字體總擁有的獨特性一般。這個風格並非團紀彥所言的那種虛飾的商品化風格,而是個人自發同時又能博得公共認同的風格。王增榮想要發掘的,似乎是團紀彥建築創作裡的這個潛能。而團建築師之誤會,亦有其時代背景,大概與不滿於在晚期資本主義裡「簽名建築師」的崛起和建築因商品化的墮落有關。而這些問題盤根錯節,無法在此短文盡書。但本刊希望,他們三人這四篇文章的拋磚引玉,能引來更多人願意挺身爭辯建築。
本期亦籌劃刊出「雲林農業博覽會特別報導」,這是繼二月號以構築角度刊登農博幾件作品之後,想要進一步以更體驗性的角度來理解此次農博的嘗試和成就,因此邀請南藝大曾旭正教授為我們撰寫評論,並與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和大藏建築的李綠枝及甘銘源分別對談。慈心基金會為國內最負盛名之有機農業推廣單位,此次因理念契合擔任碳匯林場策展團隊,將晦澀難懂的「碳匯」翻譯成庶民語言而博得廣大認同,是農博裡最成功的一項展覽。大藏則為農博園區硬體設施的規劃設計者,甘李夫婦二人長年耕耘本土建築論述之開發,其專注和用心在對談中展露無遺。本期另一項特別企劃是澳洲黃金海岸市「中國城入口牌坊」設計的邀請競圖,最後將由黃金海岸市選擇其中一座興建之。相對於農博的草根,中國城牌坊是抽象的符號問題,是文化離土移植甚或不可免地遭遇異化的問題,而作為一個文化現象,也是我們不可迴避的真實的問題。很慶幸地,這五個提案團隊,都以高度的「當代性」,輕快甚至帶些幽默地來回應這個沉重的問題,其答案值得我們深思。
本期作品方面,農博營運設施和華山綠工場除為上期構築論述之延伸外,這兩件「小」作品也可為本期其他作品之對照。華山綠工場為模板所構築,模板為建築過程材料,在正式建築中並無地位,禾磊這一翻案立場大膽,但也替自己創造困難,因為如何以模板構築出空間並不容易。但其結果令人驚喜,禾磊不但利用模板間空隙讓模板重回木構築論述殿堂,其輕盈的厚牆穿透,讓模板呈現屬於它自己的獨特魅力。立建築(廖偉立)的觸口遊客中心和清大體育館,也是擲地有聲的建築,尤其觸口案和環境之間產生的多重對話關係,值得讀者去深究其手法。而在潘冀事務所的三件校園作品中,潛藏著許多台灣校園建築的寶貴經驗,在緊張的預算和保守的行政氛圍下,他們仍然不懈地嘗試每一個可能。
論述方面,居住在香港的張羽為我們評介了本屆的港深雙年展,補充了我們對於本屆港深雙年展的空白;王進坤則為我們介紹此刻正在學學文創展出的杉本博司攝影展。李重志在「台灣空間文化」專欄裡,重構的黃色小鴨荒謬劇,其真實性恐怕勝過本期任何一篇文章。最後,「日說新語」裡,平田晃久談論他的發酵建築論述對於都市介面的重視勝於個人風格,似乎也從某個角度回應了「挑戰與回應」二王一團的爭議。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5
8074
7441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