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15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3年8月 Vol.215
3696 2015-04-17
關鍵字 : 

封面繪圖:蕭力仁(花蓮縣平和國中校舍新建工程)


 

編輯室手記

 

新聞  

 

作品檔案1150」法鼓山雲來寺/李文勝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1」法鼓山信行寺/李文勝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2」大安石翫/李文勝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3」禾碩星田/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4」新北市新莊勞工中心新建工程/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5」花蓮縣平和國中校舍新建工程/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6」宜蘭縣立吳沙國民中學校舍新建工程/吳志明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7」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暨慢性病防治所辦公廳舍新建工程/吳志明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1158」CS 639(墨西哥)/ZD+A

作品檔案1159」INTERCAM(墨西哥)/SPACE

 

作品檔案1160」宜蘭文化中心北廣場展演舞台及棚架/常式建築師事務所

 

論述」代謝派建築的熱血青春/李清志

論述」代謝派建築的今昔/吳明修

專欄」串連三「城」的台南創意文化大道/傅朝卿

論述」不可能的關係/胡恒

台灣空間文化」歷史保存的弔詭,公共文化的困境/王志弘

台灣的地方」向市招學習:台灣建築立面的符號解讀/陳其澎

 


編輯室手記

 

今年的夏天似乎很建築。許多建築展覽和活動在此時展開,讓人有些目不暇給。比如,六月初盛夏甫始,高達十場以上各建築學院的畢業展還沒完全結束,熱鬧的感覺尚未褪去,立偕建設贊助的田中央首次個展「田中央-工作中」已經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移動美術館展開。一個餘月後,忠泰基金會主辦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在台北市中山創意基地開展。緊跟著一週後,由宜蘭縣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籌辦的「2013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在田中央設計的羅東文化工場開幕。而即將在8月17日舉辦的「大評圖」,則是畢業設計國際特展的高潮,邀請了包括石上純也在內的日、港、新、台八位評圖老師與會,依去年的經驗來看,將有超過五百人入場聆聽大評圖,將現場擠得水泄不通。

這些活動的接連發生,套用流行說法,顯示「建築」對不算少數的人來說,是這個夏天的關鍵字之一。而我們社會對建築這樣重視的程度,在十年前似乎還是難以想像的。進入二十一世紀,喜愛建築之火快速蔓延燒開,雖然不是那種熊熊之火,但也足夠讓我們這種曾經歷將建築當作偏居一隅的實用專業的人,感覺到時代的轉換。而這個建築熱,也並非台灣所獨有,事實上它是世界性潮流的一部分,從上個世紀末以來這個建築熱就逐漸加溫,比如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就曾為文談過這股建築熱現象,並批評這建築熱為「外熱內冷」,意思是說,這股建築熱對於建築創作並無實益,只是一種外行人看熱鬧的現象。而可能由於台灣過去對於建築過於冷漠,以至於對這個瘋建築益加感到熾熱。

雖然這些展覽和活動帶著上述表面風華,但深入探察,它們還是有嚴肅之處。比如「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和「大評圖」雖可能有入譏為大拜拜,但以目前台灣建築學院投入畢業設計之深,亦頗有所成,若以此為基礎推進,為一整個年級的年輕學子打造一個國際舞臺,讓他們有增進膽識的機會,並藉著參照同儕為自己定位,不啻為畢業即將步入社會之最好的祝福?而「代謝派」展覽,原在東京森美術館展出,展品和策展水準都非常高,展出後得到很高評價。而忠泰基金會,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不惜巨資且費盡心力引進,讓我們不必出國就可以在台灣看到如此高水準展覽,確實值得一書。雖然其對科技少有批判的態度令人非議,尤其在此未來發展令人彷徨之際,但代謝論透過有機觀點來重新看待城市問題,仍是非常值得借鏡的。因此,本期特別安排李清志替讀者導覽這個重量級的展覽,並邀請吳明修建築師為我們為文介紹代謝派的緣起和發展。吳建築師成長僅略晚於代謝派諸人,長年關注日本建築發展且曾於日本九州產業大學建築系任教,為國內著名的日本建築通,他治學嚴謹考據踏實,這篇文章對於代謝派的論說,當可駁正許多對代謝派的誤會,讓我們更真實地認識代謝論。

在這樣氣氛下,本期安排刊登中新生代建築作品,包括蕭力仁、李文勝、吳志明和張匡逸等四人作品,並藉由墨西哥建築事務所ZD+A和Space的作品來彼此參照。蕭力仁稍年長於李文勝,而兩人給人的一般印象大多來自房地產作品。但本期除房地產案之外,還登出他們在公眾建築上的創作。李文勝的兩座佛寺作品,相信一定會一新大家耳目;蕭力仁的新莊勞工活動中心和花蓮平和國中兩件作品,則可以看到他面對公共工程低預算等不良條件,毫不氣餒地運用有限資源,達成水準以上的品質。吳志明和張匡逸的工作基地都在宜蘭,顯然過往宜蘭經驗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尤其吳沙國中,是一件對環境著力頗深的作品。

文章方面,胡恆的〈不可能的關係〉,為我們講述南京郊外佛水湖計畫案的滄桑,文筆直透社會人心,非常值得閱讀。王志弘在「台灣空間文化」專欄裡以歷史保存的弔詭,看穿台灣公共文化的困境,絕對是一篇擲地有聲的文章。最後是台灣地景通陳其澎在其「台灣的地方」專欄裡,帶我們看台灣的市招,以及在這個日常之物背後的社會歷史過程。


3696 2015-04-17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0136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1868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5175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