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展館巡禮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5年7月 Vol.358
241 2025-06-30
關鍵字 :  大阪世博

封面/TECH WORLD 館© 丰宇影像∕趙宇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2025國家公園夏季號好文節選」濕地:臺灣命運預言書/左美雲

 

第10屆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

打造幸福的容器・探索住宅的本質

2026第十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學生論文獎徵件辦法、住宅建築獎徵件辦法、

第一次評審團會議/王進坤

 

2025大阪世博展館巡禮

論述」本世紀世博會的空間議題/丁榮生

論述」大阪萬博2025的現在進行式

           從烏托邦式想像轉向與環境交往共生之建築思潮流變/謝宗哲

論述」給未來的備忘錄:以日本傳統木構文化,創造木構建築的新可能/陳冠帆

論述」走進2025大阪世博:從大屋根出發的展館體驗之旅/林欣億

作品檔案 2459|TECH WORLD館/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 2460|EXPO HALL/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作品檔案 2461|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Konoike, Yasui and Hirata akihisa group

作品檔案 2462|Blue Ocean Dome/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Shigeru Ban Architects)

作品檔案 2463|葡萄牙館/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作品檔案 2464|fuku fuku/onishimaki+hyakudayuki architects(o+h)

 

ta好作品徵集

作品檔案 2465|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大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何鴻志建築師事務所、

                                                            株式會社佐藤綜合計畫(AXS SATOW INC.)

作品檔案 2466|台東江賢二藝術園區/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地方建築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 2467|WISP/毛軒揚建築師事務所

 

←下一期                上一期→

 


地緣政治下的世界博覽會價值

    1851年世界博覽會首次在倫敦舉辦,Joseph Paxton設計的「水晶宮」以預鑄玻璃與鋼鐵結構象徵工業時代的來臨,1889年巴黎世博會Gustave Eiffel設計的「艾菲爾鐵塔」更展現了鋼結構的美學可能性,1967年蒙特婁世博會展示了早期電腦與通訊科技,1970年大阪世博會亮相機器人技術,1929年巴塞隆納世博會Mies設計的「德國館」以「少即是多」的理念,用鋼鐵玻璃構築輕巧流動的空間,奠定現代主義建築的典範。從以前到現在,世博會一直是人類科技與發明的舞台,展示人類的文明進步與創新。

    世博會提供一個多元文化對話的平台,各國透過國家館展示其文化、歷史、藝術、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促進全球文化交流與理解;各國國家館是國家形象的具象化,以視覺與空間敘事表達其文化身份,吸引人們目光。雖然我們進入世博會的各個國家館,彷彿進入了旅遊展,也有人質疑在這個網絡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這個平台是否有其必要性,但在全球化進入冰箱,地緣政治、種族主意被高舉的混亂時代,對於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其實仍有其必要性。

    今日世博會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反思與倡議世界未來發展的議題與趨勢,21世紀氣候變遷、全球糧食與能源等議題需要技術創新與材料突破,實現環保、節能、智慧、永續的目標: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許多展館即關注城市未來、綠建築與節能,其中英國館「種子聖殿」(Thomas Heatherwick設計)以六萬根壓克力光纖棒嵌入植物種子,象徵生命與自然共生令人驚艷;2015米蘭「滋養地球,滋養生命」,大量使用木材、綠植牆、太陽能板等永續設計語彙;2020年杜拜世博會的阿聯酋館(Santiago Calatrava設計)仿獵隼展翅的動態結構,結合被動式節能與太陽能板,新加坡館的「垂直綠牆」結合感測器,即時調節植物生長環境。今年的大阪世博會更以「構建未來社會,想像明日生活」為主題,關注人工智慧和低碳技術,以大量「木結構預製」,減少施工廢棄物,展現可持續的「讓生命更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

    世博會成本高昂,雖然主辦城市可藉此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吸引大量觀光與投資,催化區域發展和城市更新,也可以激發社會想像力與凝聚力,創造集體記憶,提升國際形象。然而大量的臨時性建築一直存在永續環保的爭議,因此現代多傾向保留更多館舍,建築形式也更具彈性與環保,或是在設計時已考慮「可拆解、可遷移或永久保存」的可能性。成功的世博建築或會場往往通過功能轉化延續生命,1992年塞維利亞世博會場地改為濱水休閒區、米蘭世博會場區轉型為創新產業園區,杜拜世博會會場轉型為「杜拜世博城(Expo City Dubai)」,成為創新、永續與與文化教育樞紐的南部發展核心。

    世界博覽會中的建築不僅只是展示的工具,更是全球建築界對未來可能性的大型公共實驗,它集結了當代最前端的建築思潮與跨文化設計語言,既是「時代的鏡子」,反映當下的技術與文化,也是「未來的實驗室」,預演可能的城市建築樣貌;其價值不僅在於短暫的驚艷,更在於能否激發長遠的建築思潮與社會效益。Rem Koolhaas說:「世博會是建築師唯一能擺脫客戶束縛、純粹為理念而設計的舞台。」

   世界博覽會的核心意義在於:「透過創新展示與文化傳遞,推動全球理解、合作與永續未來的實現。」在今天各國家民族互不信任、對立嚴重、衝突不斷,它成為全球文化交流、科技創新和經濟合作的重要平台之功能仍然無法被取代。

 
總監 黃長美
 
 

 

241 2025-06-3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慈林新館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7月
Vol.238
21987 2015-07-06
ta台灣建築雜誌 Vol.244
ta台灣建築雜誌
2016年1月
Vol.244
12925 2016-01-04
Four Seasons.台大
英屬維京群島商唐宋國際建設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胡永復建築師事務所、協定設計
16498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