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


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9月 Vol.300
3562 2020-09-01
關鍵字 :  整建 老屋活化

©Studio Millspace


作品檔案1909

歷史建築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
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
 

背景說明

新竹市將軍村原稱金城新村,為1958年興建之眷村聚落,其規劃參考陽明山美軍宿舍,獨棟、獨院、獨戶的格局,為高階軍官之眷舍,原有89戶,目前僅存15棟。2015年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於2016至2019年進行第一期修復及規劃。將軍村目前呈現錯落有機的樣貌,反映多年來的眷村生活、時間堆積及空間堆疊的過程。

 

再利用計畫以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為定位,四大學門為:向傳統學習/向在地學習/向自然學習/向未來學習。反映保存眷村文化、交織多樣族群、流動多元資訊、納融多象文化及傳承在地傳統等議題;轉變資訊與知識的載體,開創當代性文化空間。

 
設計概念
  1、面對歷史脈絡的基地場域特質,以續接記憶、修復空間、保留尺度、打破封閉、縫合園區為原則,修復空間、生活、記憶、生態、面域,保留既有痕跡,低姿態置入新系統,重塑新與舊之串聯。
  2、回應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的定位,以流動性、透明性、開放性、系統性的特質為概念,導入規劃設計,塑造知識生產與事件交換的場域。
 
設計策略
 
承續時間的永續性
置入現代結構安全與設備系統,延續歷史建築生命週期,清晰呈現不同時代的片段。
 
保留生活的常民性
以保存修復的態度介入,維持既有的尺度感/空間感/材質感,保留生活的常民性。
 
修復的時代辨識性
必要保存措施採用新工法介入,使用一次性材料及工法,如:清水模、耐候鋼與木材,與現況既有二次性工法對話,產生時代辨識的自明性。
 
縫合環境的整體性
整體園區被道路分割,為增加民眾活動的面域,採取新增人行道、縮減路寬、改變部分道路鋪面以降低車速及車流,縫合現況園區為一體。
 
打破封閉的流動性
既有圍牆造成空間封閉感及分割。增加圍牆透明性,產生流動感,創造聚集節點與串門子路徑,並維持既有生活空間尺度感。
 
修補生態的循環性
以食物森林可食地景為概念,拆除原本大面積柏油鋪面,導入透水鋪面、雨水循環系統、都市農耕、自然生態循環及土地倫理等資訊,產生向自然學習的空間。
 
彈性構造的可逆性
考量歷史建築的特性,採用輕鋼構築系統與歷史建築銜接,未來若有修改或變更的需求,輕鋼構築系統具有彈性拆除或再變更的可逆性,保有歷史建築具有的文化特性。
 
使用機能的系統性
因應園區使用機能需求多元,以系統性的設計歸納,增設現代電機設備區採用木格柵系統;增設活動戶外活動棚架採用輕鋼構造系統;必要性再利用空間採清水模系統;修復歷史建築主屋採用既有工法系統,維持整體空間一致性及系統性。
 
匯聚族群的共融性
原眷戶、新住戶及青壯年、兒童、婦女、訪客等各樣族群,在將軍村各自有適切的活動場域。(文:曾泊銘)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歷史建築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
業    主:新竹市政府
地    點:新竹
用    途:圖書、展覽空間
 
建    築
事 務 所: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曾泊銘
參 與 者:黃旻瑄、蔡明翰、王汎盟、陳奕文、鄒礎凡
監    造: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
結    構:鴻邁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水電、空調:龍泉電機工業技師事務所
室內、景觀: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
 
施    工
建    築:春盛營造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清水模、耐候鋼、紅磚、水泥瓦
開    口:耐候鋼、抿石子
室    內:灰泥、清水磚、木桁架、乾式磨石子地坪、杉木板、鋼筋
景    觀:陶磚、透水混凝土、實木、石板、鋼構、PVC浪板
 
基地面積:5,680㎡
建築面積:465㎡
樓地板面積:465㎡
建築層數:地上一層
 
造    價
建    築:新台幣58,000,000元
 
設 計 時 間: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
施 工 時 間: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0年9月號,Vol.300

3562 2020-09-0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高雄前鎮 ‧ 李宅
樸作設計有限公司(樸作設計 PMD)
2016年8月
Vol.251
7252 2016-08-01
工研院光復院區大門改造工程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6年06月
Vol.249
8955 2016-06-02
臺中一中校史館修復及再利用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6月
Vol.251
8803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