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寶雲寺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台灣建築雜誌2015年5月 Vol.236
作品檔案1306
法鼓山寶雲寺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攝影:阮偉明
每座寺院,都是一個自成天地的「環境」。自古至今,不分小大,幾乎無一例外。
設計法鼓山寶雲寺時,目標從不是如何設計「一座寺廟」或「一棟房子」,而是希望塑造出身處在都市大環境中的,一個自在的小環境。藉由聖嚴師父提示的「本來面目」,以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創建時「三個三門」的二個重點,作為設計方向的導引,使得寶雲寺不至偏離法鼓山信仰的基本精神。
設計上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在形狀狹長的都市基地上,做出飽滿合宜的使用配置。北側臨六十米寬的市政路,尺度壯闊、氣度莊嚴;而南側面臨寬度僅十米道路及寧靜的住宅區,尺度親切、氣氛宜人。因此設計將建築量體及使用空間盡量安排近基地北側,而將空地留設在南側,不對住宅區形成壓迫感,同時增添了綠意、與鄰近環境融合。因基地狹長,室內除留設必要的防火間隔外,將建築面寬全幅做足,以爭取室內寬度。主要結構柱及服務性空間安排在東西二側,留設出中央結構大跨距達十五米的無柱空間,供各式集會空間彈性使用。因此,這個在各層樓都出現、跨距達十五米,幾乎空無一物的「空」,成為建築平面最大的特色。
北側主建築塔樓形成另一個挑戰:如何將傳統寺院水平排列的空間垂直化,而在觀感上又保有寺院的特色?我們盡量降低造形上的複雜性,而以最簡潔明晰的面貌呈現,選擇了傳統寺院「大屋簷」的意象,把整座達十二層塔樓上部的八層樓,拉長為一個沿街面逐層漸退的緩斜面,各斜簷面的帷幕單元仿同屋瓦,片片立體搭接,構成「數大即是美」的純粹主體意象。下方四層樓高的大開口,則形成對都市接引的「第一個三門」。
進入第一個三門後,會眾便緩緩拾級而上,到達位於行願館上方的大殿。步入大殿前殿,向來時入口回望,大開口便形成「框景」的效果,將市政中心中央軸線景觀盡收入框內,是使人舒展心性的「第二個三門」。最頂層,在與前殿同平面位置、但位於寶雲寺至高點處的觀音殿向前望時,環境景觀的外框也去除了,心境回復到人與環境最始初的狀態,便成就了「無門為門」的「第三個三門」。(文: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資料
作品名稱:法鼓山寶雲寺
地 點:台中市市政路
用 途:都市寺院
建 築
事 務 所: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參 與 者:黃明威、許浩銘、林新峰、林雅琇、孫建能
陳昭宇、林彥志、王志仁、張鉦昌、何冠儀
黃盈慈、謝 敏、陳欣惠、黃宣穆、陳嘉琳
王清漢、吳韋霖、何 珉、邱育宏、謝依容
梁晏綺、江佳鴻、蔡瓊玉
前期規劃: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龔書章
顧 問:建築╱陳 邁
室內╱黃惠美
燈光╱周 鍊、林大為
綠建築╱張芳堯
結 構:大彥結構土木技師事務所
水 電:智展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室 內: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景 觀: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吳忠勳
施 工:建築╱麗明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室內╱茗巧裝潢有限公司
材 料:鋼筋混凝土、乾式花崗岩、鋁門窗、烤漆鋁板及鋁格柵、玻璃帷幕、SA工法修飾混凝土
基地面積:2,465.68㎡
建築面積:1,232.84㎡
樓地板面積:15,320.52㎡
層 數:地下三層、地上十二層
設計時間: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
施工時間:2011年5月至2015年 3 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15年5月號,Vol.236)
熱門首選
HOT
10498
7949
7374
9095